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量为5.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

两者均创下历史新高。

那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还有规模存量、增量又是什么呢?

我想非专业人士,对这些高大上的专业名称和数据是很难理解的,更谈不上理解其背后对经济和市场的具体意义了。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注: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

上面是官方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解释,我知道放在这里可能意义不大,所以为提高阅读体验,就用图片形式展示了,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理解下。

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大家讲讲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下面简称社融),社融对市场到底有何意义!

一、什么是社融?

通俗的讲,社融就是整个社会的“借钱”总量。

借钱的方式包括贷款、股票、债券。

以下是2020年1月社融构成的图表,以及你平时在报告里面看到的社融的定义。再看到这些词语和表格的时候你就不用再有心理负担,直接理解成整个社会新增的借钱总量,就行了。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在这张图上你还会发现一个突出的数据,在社融总额构成中,人民币贷款独占鳌头,占了整个社融的62%。

换句话说,股市、债市,你平时听它们嚷得很热闹,其实在目前中国经济中的位置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这个比例也反映了你平时在媒体上经常听说的一句话:我们国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为主的市场。

二、社融对宏观经济的“指向性”作用

现在你知道社融就是整个社会“借钱”的总量,很自然就能理解为什么它对宏观经济有这么大的“指向性”作用了。

逻辑很简单:

全社会新增借钱的总量反映的是什么呢?是这段时间里大家投资和消费的欲望。不管是扩大再生产,或者像车子、房子这种大宗消费,都需要依靠借钱才能实现。

所以一段时间里,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再借钱了,甚至还掉一些以前借的钱,那意味着什么呢?肯定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比较悲观的,我们又怕投资折本,又要储粮过冬,所以反映在社会融资总额上就是增速很低,有时候甚至为负。

你没有投资,没有消费,很快就会反映在比如GDP这种经济总量上了,经济就会出现疲软或者下滑。

所以社融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速是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的,而且还有很强的预测性

如果一段时间里社融特别持续稳定地增长,你基本就可以判断这段时期的经济向好。反之,社融持续下滑,就意味着经济偏冷。如果社融出现突然的下跌或者上涨,就意味着出现了某个特别重大的正向或者负向冲击。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举个例子:

2016年的3月到2017年的8月,中国社融是连续18个月保持15%以上的增速。这期间,GDP的增速大概在6.7%到6.8%之间,就被称为这几年的经济小阳春;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社融增速在10%左右徘徊,大家感觉经济寒气逼人。

2008年的6月,社融增速是从21.5%,一下就下降到18%,这就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突然的负向冲击。

而且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美国的社融和GDP增长的相关性也差不多高达27%。

所以简单地说,社融的增速反应了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是社会消费投资欲望的数字表达,所以也可以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冷热晴雨表之一。

三、社融和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之间的较量

这个较量分两个过程:

过程一:社融与货币政策

因为社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我们经常会在政府报告里看到这样的句子,要维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或者说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接下来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抓手,货币政策会根据社融的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只要社融数据持续地向下,货币政策就会偏宽松,就放点资金到市场上进行刺激。反之如果社融数据是持续向上的,货币政策就会保持谨慎,因为你要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经济过热。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过程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预期

货币政策会影响市面上资金水量的充足度,进而影响大家投资消费的能力。作为预先反应的金融市场价格,当然就会率先作出反应。

社融数据不好,聪明的机构投资者反而会预期货币政策要放宽松一点,他们就会立马入场,大量的资金涌入,就会使得市场预期变热,资产价格上涨。

反过来,社融数据要偏乐观,投资者们就预期货币政策会偏紧张,很多短期的投资资金就会马上离场,资金的流出会使得资产价格下跌。

疫情后的这波股市上涨,很大程度也是市场对2月社融数据不太乐观的提前事先反应,预期货币政策会更加宽松。近期央行“降息降准”动作频繁,对此也是一个印证。

说到这里的时候,你已经明白了社会融资总额这个宏观指标对股市的影响路径。


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四、还有三点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点,社融不是唯一的指标,像CPI、PPI等价格指标,还有工业增加值等利润指标,都对我们的市场和政策有重要影响。但是在预测度和先行性上,社融确实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第二点,市场和央行对社融数字的解读不一定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政策和市场都可能出错。但是从短期资金博弈的角度来看,对不对没有那么要紧,要紧的是市场上大家怎么想。

第三点,在社融数据公布的同时,央行还发布的另外一个重要数据:“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货币余额突破200万亿大关,弄清楚这些“钱”去哪里了,对我们理解经济和市场仍有较大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