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活动看企业的生命周期——借钱?还是增股份?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兴起了一阵创业的风潮。不管是在美国、中国,创业似乎变成了一种潮流。要创业,除了有好的点子之外,第二个开始困扰大家的,就是钱从哪里来。


从融资活动看企业的生命周期——借钱?还是增股份?


企业可以选择使用贷款或让创投入股。在选择的过程当中,也面临了取舍:让创投太早进入,把股权稀释了,等于把经营成果双手奉给别人;使用贷款,就要负担一定的利息费用。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企业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如果投资人能更了解企业所在的生命周期,并思考企业的未来,相信能够更有信心地果断下投资决策。因此,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借由观察各个不同募资工具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推测企业可能会采取怎样的融资行为。


中国企业筹募资金主要来源包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收购重组)、资本市场(IPO、现金增资)。企业该如何选择适当的募资管道呢?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这些募资管道的特性。


金融机构


向金融机构融资依时间长短以及性质主要可以分成短期融资、中长期融资、商业本票、应收帐款融资等等。短期融资多半是因应一年之内的需求,像是短期周转、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原物料等等;而中长期融资,主要是提供企业中长期的资金需求,像是购置厂房设备或者是兴建工程等等,因为还款时间较长,所以负担的利息费用也较高;本票主要指公司在国际贸易或者是需要融资时开立,由银行承兑、保证的票据;应收帐款融资,指的是把公司收到的应收帐款卖给银行,银行先提供现金给公司。企业可以依照当时的需求而使用不同的融资工具。


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主要有三种:企业股权收购、创业投资、企业纾困。企业股权收购主要是透过业务重建;企业纾困主要是透过财务重新规划改善资本结构。


创业投资主要是提供技术创新与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并且进行产业分析与预测。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对象为法人机构,一般投资者较不易接触。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募资主要分为上市与非上市,上市最常见的就是现金增资。


资金用途可分为:第一、扩充产能,用以应付大量生产所需之厂房设备;第二、改善资本结构,即企业利用现金增资资金偿还债务,使企业负债减少、充实营运资金,增强经营体质。非上市的就是IPO,由于IPO的资金成本较高,通常企业会选择IPO的原因可以分成内外部。对企业内部而言:为了提升公司知名度,使公司更容易招募以及留住人才,对企业外部而言:希望能发挥广告效应来达到某些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产业竞争的附加价值。


而企业会从中选择不同的募资管道,主要是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怎么说呢?让我们来了解各个不同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的特性以及他们可能使用的募资工具:


企业募资与企业生命周期


导入期:通常仅是一群有想法或技术的团队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只要有适合的资金,公司就会考虑,一开始可能先向朋友家人求援,之后有可能采用短期的融资,也有可能寻求创投基金的协助,这些财务和营运尚未健全的公司,很容易出现麻烦,我们都知道创业成功的机率很低,所以此阶段的投资风险最大,但是如果公司经营成功,并且成功上市,对于创投基金来说那将会有惊人的获利。


成长期:产品销售开始增加,此阶段公司需要资金来购置生产设备或产品行销,在这个阶段当中因为看好未来的成长性,因此主要会采取增资的方式。如果是上市公司那么通常会向原始股东进行现金增资,未上市公司会继续寻求创投资金协助,这个阶段风险较导入期低,报酬也较导入期低。


成熟期:公司成长到某种程度,也不再需要大量资金,这阶段可以说是原始股东的收割期。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公司上市,让创投可以顺利将手中持股释出获利了结,一般来说会选择成长末端,这样才能吸引到一些投资者。


衰退期:一般公司因经营发生困难而进入重整阶段时,此时的公司募资管道会有很多选择,留在原产业的公司将会选择透过收购整并来寻求竞争力,或者透过私募来替舒缓过度竞争所产生的财务危机。此时公司的知名度也高,也有可能选择又透过金融机构向银行融资,但就需要考虑融资所会带来的利息费用成本。如果企业选择另辟战场,这种状况在高科技业特别容易发生,此时就像是生命周期重新再来过一次,这种情行企业多会寻求创投基金。当然不论何种状况企业还有一条管道就是像原始股东进行现金增资。


我们清楚了解整个企业募资的过程,所以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当企业以扩充营运为目的的现金增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切入点,然而,IPO的公司千万不要轻易尝试投资。

欢迎点击关注【小毛哥财经】,获取更多优质财经专业知识分享及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