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个人知道!航空工业长子“沈飞”:12个“中国第一”


沈飞最早起源于1948年11月开始的东北航校机务处第五厂,后在1948年11月为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

1951年6月29日沈飞作为正式的飞机制造厂创建成立,当时被命名为“国营112厂”,是历史著名的、被称为共和国重工业之基的、苏联援华156个项目之一。1957年6月15日,使用过一个厂名叫“国营松陵机械厂”。

1979年6月5日时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在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沈飞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战斗机,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112厂不仅有生产厂,还有配套的设计所,整套体系完备。并且在早期受到苏联全面的技术支持,从设计制造、工装设备、生产工艺都是在国内屈指可数的。


112厂所生产的战机,从歼-5、歼-6、歼-7到歼-8、歼-11一直都是中国主力战机,可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中国航空业的“长子”,在计划经济年代,112厂的技术能力在全国最拔尖,经常技术支援兄弟单位,也很有长子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气质。


1956年7月,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战机由沈飞制造成功。这是是中国自行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是一种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仿制于苏联的米格-17F。1956年当时,112厂曾称歼-5为“东风” 101 歼击机,空军把该型飞机命名为“56式”飞机。1959年,112厂停产歼-5飞机,总产量为1994架。


1958年7月,中国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飞机由沈飞设计制造。歼教-1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是第一种喷气式飞机,在中国航空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歼教-1飞机制造了3架,用于全机静力试验和试飞,后来项目中止。


1958年12月,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战机在沈飞上马,后在沈飞量产。歼-6战机是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当时112厂称其为东风102,后被空军命名为59式歼击机。歼-6战机,1960年批量生产,1964年交付空军,1983年停产,共生产5205架。

歼-6战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战机,实战中共击落20多架各型飞机,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歼-6才退出中国空军装备序列,服役时间长达46年。


1964年9月,中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1导弹在沈飞制造成功。红旗-1导弹是一种高空防空导弹,仿制于苏联“斯-75”型防空导弹。


1966年1月,中国第一架两倍音速歼击机歼-7由沈飞制造成功。歼-7战机是一种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以上。歼-7战机仿制于苏联米格-21战机,先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改型、量产。

歼-7战机是一种二代战机,2006年停产,中国生产了4000架以上,出口30多个国家,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战机。

1969年7月,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战机在沈飞制造成功。歼-8战机是一种单座双发战机,最大速度为马赫数2.2,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1985年,歼-8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70年11月,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6飞机由沈飞制造成功。

歼教-6交付空军,使中国空军首次拥有了超音速教练机。


1967年2月,中国第一架高、中、低空侦察机歼侦-6飞机在沈飞制造成功。歼侦-6是一种战术侦察机,主要用于对浅近纵深、宽大正面目标进行照相侦察,搜集战役战术情报。

1984年6月,中国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战斗机歼-8Ⅱ战机在沈飞制造成功。歼-8Ⅱ战机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先进电子设备、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可以在中低空、跨音速时进行目视距离以外的作战。

歼-8Ⅱ战机有昼间、夜间和复杂气候条件下拦截和歼灭入侵敌机的能力,并具有很强的对地(海)攻击和超视距打击能力,整体作战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10月,中国第一架空中受油机在沈飞制造成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受油能力的战机,对于中国战机拓展制空能力,扩大作战半径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中国自己掌握了这种关键技术。

2009年8月,中国第一架舰载机歼-15在沈飞制造成功。歼-15战机是中国第一种可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的战斗机。


2011年10月,中国第一架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歼-16在沈飞制造成功。歼-16是一种四代半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

就此看来,沈飞最少有12个航空史上的“中国第一”,沈飞还是中国主力战机歼-11、歼-11B的生产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