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蜂群如何越冬管理?養蜂人一定要嚴控空飛損蜂,學習了!

每天以巢門為中心,15~ 20米為半徑範圍內,由多而少趴著許多不能起飛的蜜蜂。所以常是冬前的強群冬後變弱群,弱群變空箱,空飛損蜂是主因。為減少越冬損蜂率,保證蜂群安全越冬,需根據空飛原因採取應對措施。

一、氣溫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蜂群越冬期結團,其團中心溫度24℃~29℃,向外溫度漸低,表層僅維持到10℃左右,團外與箱壁之間的溫度受外界氣溫影響較大,夜晚溫度降低,箱內空間也降溫,蜂團隨之收縮,以保持團內溫度的恆定;晴暖天中午時分,箱內空間升溫,蜂團隨之膨大鬆散,此時若箱內空間大,蜂團有膨脹的餘地,團內溫度處於可調狀態,蜜蜂就穩定,不出箱或少出箱空飛,若箱內空間小或沒空間,無奈就出箱空飛散熱。

工蜂出外空飛數量,受兩種因素的制約:一是箱內空間大小;二是箱內小氣候溫度受外界大氣候的影響程度。太陽直射箱體,箱內升溫幅度大,晝夜溫差就大,若不直射箱體,箱內晝夜溫差就可縮小,溫差大小影響蜂團膨脹的大小,進而影響出箱空飛蜜蜂多少。

應對措施有這些

1.不加內外包裝,箱內留有較大空間,6~7脾蜂群,可只用單箱體,若8脾以上蜂群,應加空繼箱擴大箱內空間,低溫5℃以上時,蜂團上裸露,2℃~5℃時加層復布,0℃以下時加層棉墊,但不論何種情況,復布都要折起後邊,留出蜂團向上膨大的通道。

2.蜂箱放置陰涼處或用草苫遮蓋,避免太陽照射,在晴暖天中午箱體不升溫,減少箱內的晝夜溫差,使蜂團大小處於基本穩定狀態。

3.若蜂群弱小,應進行二合一或三合一併群越冬。

二、飼料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飼料不足或不成熟都會誘發越冬蜂空飛,當蜂群還有飼料可吃,但明顯不足群蜂越冬之用時,即使在5℃以下冷天中午,也有蜜蜂出巢尋覓飼料,晴暖天則特別多(比較而言),欲再補足飼料,這也是餓暈蜂群的前兆。飼料不成熟,蜜蜂腸內積糞過多,而不能承受時,就是冷天也出巢空飛排便,或消化不良而腹瀉,造成病態而爬蜂。

應對措施有這些

1.當發現飼料不足時,插入大蜜脾,若不打攪越冬蜂的安寧,可割下陳舊脾的有蜜部分,或灌入成熟蜜,把脾塊平放在蜂團之上,切不可喂蔗糖飼料,以避免蜜蜂大腸積糞過多或形成消化不良病。

2.飼料不成熟問題,需在喂越冬飼料時,早喂,使蜂群在氣溫適宜時就釀製為成熟蜜,或在晚秋最後一個大蜜源時,留足越冬用大封蓋蜜脾。③若發現腹瀉病群(糞便稀薄,落地呈圓點),要用成熟蜜,每斤加入食母生二片、PPA一片灌脾,換出不成熟飼料脾,操作時要在高溫8℃以上的晴暖天中午,並少擾飛蜜蜂,並撿起落地蜂送回蜂箱。 

三、缺水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在越冬期仍需水,尤其是乾旱的冬季,蜂群乾渴時,會出動大量採水蜂外出,採冷水後不能起飛而凍死。

應對措施有這些

1.晴暖天上午10時,蜜蜂外出之前,將裝有溫水(30℃左右)的巢門喂水器插入,出巢蜂遇到溫水,飲足返回。每10~15天一次。

2.若是強群(佔3~4脾的蜂團),用海綿吸足水分,上蓋下鋪塑料膜,放蜂團之上(保溫,溫低喝不進),每10天左右補次水。

四、光照射影響及應對措施

蜜蜂是趨光性較強的昆蟲,在越冬期晴暖天氣更為明顯,光照促蜂空飛,直射陽光大於強散射光,強散射光大於弱散射光,弱散光大於無光。

應對措施有這些

1.越冬蜂箱要置於背陰處,蜂箱整體不受光,或箱體巢門遮陰(但不能堵巢門)。

2.巢門背陽放置。

3.避免強燈光照射。

五、早產卵育兒影響及應對措施

春將至,蜂早知,不囚王越冬群,一般在“大寒”前後,就產卵育兒,群體由越冬狀態改變為生活育兒增殖狀態,使育兒中心溫度升至33℃~35℃,相對溼度升至60%~80%,並保持恆定,飼料、水分需量大增,而蜂王、卵、幼蟲都施放激素,刺激工蜂活躍外出,尋食覓水。此時天氣極不穩定,天寒地凍,外出蜂常是有去無回,蜂群飼料很快耗盡,工蜂數量驟減,工蜂壽命縮短,出現春衰。

應對措施有這些

1.囚王越冬蜂群在當地最早粉源植物吐粉前三天放王春繁。

2.不囚王越冬蜂群,蜂王產卵前囚王,若已產卵,可把有卵脾提出凍死。

3.不囚王越冬群,也可在將要產卵時凍蜂,即撤除越冬外包裝及箱內保溫物,加寬脾間距,延緩自然產卵期或抑制育兒區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