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刘峰,如果我是林丁丁,我也不会喜欢你。

如果说

刘峰是《芳华》这部电影里最好的人, 谁也不会有异议。

他是真的好:别人吃饺子,他吃煮烂了的饺子皮;同事结婚买不起沙发,他自个儿花钱花时间花力气做了两个沙发给人家送过去;食堂里的猪跑了,他放下刚拿起的筷子二话不说就追出去;因为受了腰伤而得来的读大学的机会,拱手相让于更需要的人;大家都嫌弃小萍,不愿与她共舞,他顶着腰伤去给小萍做舞伴……

人性中的善被刘峰用行动诠释到了极致,真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刘峰,如果我是林丁丁,我也不会喜欢你。

作为一民舞蹈演员,受了不可治愈的腰伤,毫无疑问舞蹈生涯game over。没什么文化,曾跟着父亲学过一些木匠活,就此如果一直待在在文工团里,修管幕后服装道具将是他可预见的全部未来。

因腰伤立功,意外得到读大学的机会,这是对他的奖励,也是他的人生一个重要转机。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命运就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他没有珍惜,意志决绝地把机会拱手相让于他人。

促使他做这个决定的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觉得别人更需要读大学的这个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暗恋林丁丁,不想离开。

(参见影片中的他对林丁丁的告白:不,我很自私,我不想走,我想待在这里,因为我喜欢你。)

这是善良么?不尽然。

善良不是短视的理由。

刘峰的腰伤迫使他今生远离舞台,舞蹈演员的职场生涯就此结束,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因此他比文工团里的任何人都需要这个上大学的机会。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丝毫不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家族的未来,满眼都是爱情,做了精虫上脑的选择,不是短视是什么?

刘峰不仅在事业上短视,爱情里同样短视。他暗恋林丁丁,只会盲目地对对方好,从未试着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去识别对方的人品。

如果他可以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即便他无法知道因为一瓶橘子罐头,神坛上的林丁丁就愿意被男人亲面颊,但通过了解他至少可以清楚林丁丁非常重视物质生活,至少可以早早有个自知之明,至少可以有个清晰的努力方向。他就会明白,唯有苦读书混出点明堂,才有可能靠近他的爱情梦想。

善良不是格局小的理由。

孔子说: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善小亦可为,但一生当中目光只停留在为小善之上,格局未免太小。

既然刘峰视帮助他人为今生的使命,那于情于理更不应该放弃上大学。

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只帮助了一个人。如果刘峰自己读书。自救自不必说,通过学习,他会拥有更大的能力,会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会有更大的空间施展善,更大限度地调动善,可以向更多的人传播善。

记得电影中段有段旁白大意是说:所有的人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潜移默化中在适应,只有刘峰和小萍好像没有知觉。

退一万步来说放弃读大学不打紧,但闭上眼睛不看世界,只是使用蛮力去帮助别人,从未思索如何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去积极学习跟得上时代的一技之长,低头拉车不看路,格局如此之小很要命。

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文工团被淘汰,刘峰这颗党的螺丝钉自然而然也被淘汰,以至于这位曾热心帮助他人的人,最终成了需要别人伸出援手的人。

另外即便是佛,那佛也是先渡己再渡人。一个人首先应当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刘峰向林丁丁表白被拒,还被对方污蔑耍流氓,一念间多年累积的好声誉化为乌有,爱情破灭,难免心痛到难以自抑。

可是谁的人生不曾风雨?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呢?善良的人可以善待每个人,这时能不能鼓励一下自己,善待最需要善待的自己呢?只要有未来一切就还有希望,对不对?

被贬到前线,刘峰事事冲锋在前,如此英勇陷阵是因为他一心求死,他需要一个理由体面地死去,借此继续活在林丁丁的英雄赞歌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生命去琼瑶,结果失去一条手臂沦为残疾。刘峰的人生始终没有方向感,活得半梦半醒。

李源在他的书中曾说:中国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善良和智慧。智慧若与善良同行,至诚至善,便可成就大智慧,让人的一生沐浴在阳光中。虐己渡人是愚善,带着智慧的善良,渡人也渡己。

大部分女人不怕男人穷,就怕在男人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现实中能有多少姑娘愿意把自己的终身幸福交付给一个只会愚善,目光短浅,没有未来的滥好人呢?

看完这部电影,大家普遍在讨论“好人没好报”,我们还要不要善良?

善良说:关我P事?这锅,我不背!!

欢迎关注@芦艳,分享成长、心理、情感干货,每个文字都有温度。#电影##头条情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