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齐格纳人结婚前流行验证新娘的贞洁,方法很荒谬

【史海遗珠】1967年5月,美国中情局计划利用U2飞机向中国内陆核试验场罗布泊投掷两个数据侦测舱,用以采集核爆炸之后的空气数据。此次行动名为"塔巴斯克大辣椒"。飞行任务由台湾飞行员庄人亮担任。庄人亮事先并不知情。临近飞行,他以为是美国要向大陆投掷原子弹。他非常焦急。他委托好友张震海为他找一张袖珍东京航图,如果进仓前看到飞机挂的是核弹,他就直飞东京。登舱时,他确定挂的不是核弹,这才安心。



庄人亮的飞机从塔克里空军基地起飞,经缅甸、印度,从尼泊尔上空横跨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青藏高原,在纳木错湖上空2万米检查航向,飞过格尔木后转向新疆罗布泊,顺利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数据采集器后回航。飞行耗时8小时45分,往返接近8000公里。但是不知是何缘故,投下的两枚采集器并没有传回任何信号。这次行动算是失败了。



【史海遗珠】匈牙利的齐格纳人结婚前流行验证新娘的贞洁。方法很荒谬。新婚之夜,新娘赤脚踏在菩提树制的小圆板上,这圆板两画有图画,这些图画都具有象征意义。如果女子在结婚前失去了贞操,她踏上这块木板马上就会有灾难。反之则是纯洁的。

【史海遗珠】匈牙利的部分齐格纳人会在新婚之夜的时候在新娘枕头下面放三只剥了皮的喜鹊头。如果妻子是纯洁的,那她就会安然入睡;如果她失去了贞操,那她晚上就会说梦话,透露她过去干过的事情。脑洞真够大的。是不是?



【史海遗珠】英国曾有窗户税,它的前身是壁炉税。1696年前,税款以每户的壁炉数量来衡量。1696年,窗户税取代了壁炉税,征税标准以窗户数量来计算。所有房子都有2先令的基本费,若窗户达10到20扇,则基本费升到4先令。1747年,规则又发生变化,房子若有10扇以上的窗户,每多开一扇窗就得交税6便士。这种税收一直到1851年才被废止,而替带它的就是房产税。

【史海遗珠】在古代波斯,为了保证女孩的贞洁,小女孩从七岁以后就不能见到任何男性;出嫁以后,只能居留在丈夫的"后房"里,不许被丈夫以外的任何男性看见。妻子必须出门时,要用衣物把全身上下都遮盖起来,脸上还要罩上四层面纱。



【史海遗珠】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人们对女子的初夜十分重视,结婚当天晚上一定要见到"落红"新婚未见"落红", 这个女孩子就被视为失去贞洁。对于失去贞洁的新娘,当地规定,新郎可以把她休掉,甚至可以把她处死,女方家庭不得有任何异议。除此之外还要把新娘的妹妹送去顶替,如果没有妹妹可以顶替,那就要赔偿一大笔财物,以示谢罪。

【史海遗珠】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史海遗珠】关于权力的滥用,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史海遗珠】斯大林不喜欢保镖,他去克里姆林宫上班总是喜欢步行。在一个寒冷的风雪天,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雪地里漫步。由于斯大林不喜欢,所以他们身边一个保镖都没有。但是因为穿裹严实,很少有人会认出他。路上,一个乞丐跑过来向他们乞讨。

斯大林充满同情地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卢布给那个乞丐。

还没等他们走远,乞丐便骂道:"该死的资本家!"

他的声音虽然小,但还是被斯大林听到了。

这时,斯大林停了下来。一旁的莫洛托夫顿时紧张起来,不料,斯大林却对他说:"理解我们的人民吧!给少了,不好。给多了,还是不好!"



【史海遗珠】斯大林有一个嗜好,那就是晚上在莫斯科城里闲逛。他的保安人员为此非常头疼。跟近了,领导人不喜欢;跟远了,领导人安全得不到保障。

长此以往,肯定是要发生危险的。

1931年11月16日,一名受雇于英国情报部门的白俄分子普拉东诺夫•别京趁斯大林在莫斯科街头散步的时候,掏出手枪准备行刺。还好,这名杀手很快就被保镖制服了。有多快呢?快到连斯大林都没有察觉。

事情处理结束后,保卫人员才将事件的完整材料送到斯大林手中。斯大林看了非常吃惊。从此再也不敢再莫斯科街头闲逛。



【史海遗珠】1933年,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乘坐敞篷车从高处俯瞰参观一家拖拉机厂。当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斯大林就在他们眼前。疯狂的群众兴奋地朝他跑过来。看着这些"拥戴"他的群众,他被吓到了,赶忙下令驶离拖拉机厂。

【史海遗珠】1947年8月,斯大林不知为何突然决定乘坐汽车而非他惯常出行乘坐的火车去南方旅行。这让安保部门非常头疼,煞费苦心地制作了周密的计划。

汽车行驶途中,由于天气炎热导致轮胎过热,斯大林的车不得不停下来更换轮胎。在这个空档,他只带着几个保镖便超前走去,命令车子换好轮胎后赶上来。

步行了一会儿,斯大林遇到了三个年轻人,他们也在给车换胎。三人看到斯大林后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而斯大林却若无其事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三人回过神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庆幸自己如此近地见到了斯大林本人。这是斯大林最后一次与群众近距离接触。此后,直到去世,群众再也没能近距离看到他们的伟人。



【史海遗珠】1933年,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游历中国,在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中国人的一种奇异的特性,是他们对一切外国人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客气和亲善,而在他们自己的中间,却老是那么不客气,老在打仗。

在萧伯纳眼中,民国时的中国人对外过分逢迎和客气,对内则"窝里斗"、自私自利。各位读者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