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全人群健身中心亮相 樂刻賦能“互聯網+”思維

如果一家老少一起度週末,是一起去公園散步,還是去野外探險?同時兼顧三代的休閒樂趣似乎成了一件難事。

近日,上海市楊浦區殷行街道出現了一家社區健身中心,能夠同時服務老年、中青年、青少年(兒童)以及殘障人群,這也是上海首家全民健身與健康融合的社區型市民健身中心。

據悉,該健身中心在上海市體育局與楊浦區政府的指導下,由楊浦區體育局與殷行街道攜手樂刻運動、尚體健康科技共同打造,成為上海市首家精準服務全人群、全民健身與健康融合的社區型市民健身(健康)中心。

5月24日,楊浦區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正式啟用。

三代同堂 齊娛樂享健康

通過前期對街道各人群結構比例的調研,中心在設計時將2000多平米的場地進行合理規劃和調整。除了配備大面積的中青年健身區域,還根據青少年與老年人的健身需求,開設了室外青少年遊樂區和老年運動健康促進區,實現“三代同堂齊鍛鍊”的健身新風尚。

殷行街道戶籍人口15萬,老齡化程度超過40%。為了提升社區老年人的健身環境和服務品質,推進社區“健康老齡化”,中心將一樓500平米的空間打造成專門為老人提供運動娛樂的“樂活空間”,面積與各式設施佔比也為40%左右。

在操課設計方面,樂刻為老年人群專研了各類與年齡相適宜課程,有健身操、交誼舞等時尚健身課程,太極拳、健身氣功等傳統養生課程,還獨家設置了預防跌倒、疼痛緩解等問題的專題課程。對於青少年兒童板塊,樂刻也開發提供了多樣化的運動提升課程,真正實現全年齡覆蓋。

考慮到殘障人群的社區康復需求,中心還專門在一樓開闢了120平米的殘疾人健康促進區,引入專業的運動康復設備,配備專業的康復指導人員,完全免費開放,鼓勵更多殘障人士加入運動康復行列。

“互聯網+”公益結合商業運營模式

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依託樂刻運動運維,採用“互聯網+”的管理模式,市民可通過樂刻運動的APP付費成為健身房會員,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掃碼進門、在線約課、商城購買等功能。全程自助,按月付費,摒棄了傳統健身房的各類痛點,讓會員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

在互聯網的管理模式下,大大節約了人力運營成本,也讓運營管理實現科學化與多層次化。中心會員的收費採取獨特的公益性+商業性的模式,中青年健身區全天卡每月收費199元(全國300家樂刻門店通用),而白天的公益時間段(週一至週五06:00-16:00,雙休日06:00-12:00)和專為老年健身者打造的樂活空間每月收費99元,日均僅3.3元。公益結合商業的運營管理模式有效地盤活了場地流量,鼓勵居民錯峰鍛鍊,大幅度提升了空間坪效。

據悉,自5月20日試運營以來,健身中心的會員人數已達1300人。其中樂刻大數據智能管理系統尤其吸睛,內部算法驅動資源配置,數據監測分析可視化呈現,吸引了全國百來位體育工作者前來參觀考察。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根據《上海市體育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將結合“健康中國2030”等總體發展戰略,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現代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市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權利,使體育健身行為和體育生活方式成為更多市民的選擇。

樂刻提供的互聯網技不僅體現在日常會員管理、課程資源配置,中心的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也將採集市民的健身數據上傳雲端,以國民體質監測數據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以運動促進健康,踐行“健康中國”理念,切實提高市民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

樂刻運動作為國內領先的運動健身賦能平臺,以讓每個人平等享有運動健康的資源和權利為使命,每天響應1億人次的運動健康需求為願景,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把運動真正惠及到每一個人。

去年5月,位於楊浦區體育活動中心(隆昌路640)的首家市民健身中心正式啟用,由此開啟市民健身房“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新模式,併成為各方借鑑的模板。同年11月,重慶萬盛經開區市民大健康服務中心開業,引領廣大市民運動健康的新生活方式。

而楊浦區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的正式啟用,標誌著這一政企合作的模式已經徹底跑通並進入快速複製模式。據悉,在未來不久,多家以樂刻為載體的市民中心將會在全國持續覆蓋,繼續利用“互聯網+”協同政府,共創全國市民健身中心供給側改革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