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带娃太累!其实是你不敢承认,孩子并没有那么的优秀

昨天下班后顺路跟同事小刘一起顺路回家时聊天时,小刘告诉我他最近很惆怅,因为孩子的事情,他说:“最近因为儿子学习成绩的事情,天天烦得睡不着,失眠,每次孩子考试都不理想,我给他的目标是班级前十名,为了这个目标我报了很贵的补习班,每天一下班就赶紧跑回家,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写完作业我还要抽查他的课文背诵和英语单词,放假的时间我还要陪着他复习功课,给他出卷子,买习题帮助儿子学习不缺补漏,我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就都是用来工作和监督孩子学习,可是效果一直不好,从来没有进入到前十名,反而还经常掉到班级排名的中间,我年轻的时候学习不认真学,不好好学,所以现在没有什么能力,我可不希望我的儿子像我一样,我希望我的儿子去读清华北大,未来做一个大老板,不要像我一样碌碌无为,现在这样,真是把我愁的睡不着觉。” 听到小刘说完,我心里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小刘这么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精力在孩子上面,孩子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不是孩子在学习这一方面并没有那么多优秀呢?



人人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现在社会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上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还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去代替自己弥补没有完成人生目标,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去强加给孩子家长们的选择不一定是孩子本身愿意的选择,家长脱离实际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为孩子制订的目标,往往会起到物极必反的作用,还会给孩子心里添加巨大的压力。



我们一起列举几种家长的通病

第一类是继承型,我如此优秀我的孩子也一定不能差,这是一些成功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他们经常被别人觉得是成功人士,贴上了成功人士和榜样的标签,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成功了,那么他们孩子也必须像自己一样优秀才行,我的孩子一定不能差。

第二类是弥补型,家长在年轻时成为自己想做而未能做到目标或者理想,希望孩子来弥补,有的父母会认为,他们小时候没有这个机会,现在孩子有了这个机会,所以他们就希望孩子来完成家长当年的愿望。



第三类是对比型,总是希望自己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要优秀要好,超过别人的孩子,总是对孩子强调别人的孩子多好,总是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任何事情太过用力就会物极必反

家长的初心也许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得到的话容易使性质发生变化,芬兰人对孩子的教育跟中国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去对比,只专注于自己的孩子,并且不会给孩子任何未来的规划和指引性,会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帮助孩子,只要是合理的就从来不会进行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意愿,这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孩子也不可能会成成为父母一样的复制品,或者替代品,也不是父母心中未完成愿望的继承者,所有父母的愿望也好,期望也好,目标也好,对孩子们来说这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约束,会限制孩子的健康成长,压制孩子的创造性和可能性。



因材施教,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类型进行因材施教,不一定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者培训班就是最适合孩子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而不是按照我们家长的个人意愿,根据孩子的类型来选择兴趣班和补习班,不仅孩子可以更好的的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是孩子把学习变成乐趣的时候,这样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而且家长们付出的努力才会得到回报,还可以增进父母们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所以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在家里家长们也要根据孩子类型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



像小刘这样望子成龙是很多家长共有的一种心态。从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家长们就希望孩子健康成长,长大了可以出人头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做父母的苦心,但是过度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但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还有可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