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生命急救摆渡人!致敬贵州这两名驾驶员

4月10日中午,伴随着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返乡14天休整隔离结束,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负压急救车驾驶员田涛、王选永终于可以平安回家。

田涛、王选永3月27日完成援助鄂州的医疗任务,驾驶负压急救车从湖北返黔,在贵安新区的北斗湾酒店进行休养隔离。经省卫建委统一调配,由六盘水市三医副院长郭晓红带队,亲自将二位英雄接回家乡。面对前来接返的同事和亲人,两位英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田涛和王选永作为驾驶员,每天驾驶着负压救护车,转运新冠肺炎病人。

在这场新冠疫情抗击战役中,他们是新冠患者生命急救的摆渡人。不管是在贵州还是鄂州,他们的工作就是车轮、担架间不断忙碌,从观察点到医院、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日夜穿梭,不分时间,随叫随到。

虽然苦累,看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加上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二人内心由衷高兴。

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两人共转运418名新冠肺炎患者。

↑ 田涛和王选永驾驶贵BNS797平安归来。

特殊使命:转运新冠患者

1980年7月出生的田涛和1989年12月出生的王选永均来自六盘水市三医,是救护车专职驾驶。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1月23日武汉封城,贵州省启动一级响应,他们和贵BNS979号负压急救车待在医院全天24小时待命。

贵BNS979号负压急救车是一台福特牌的专用急救车,于2017年起在六盘水市三医开始投入工作。该车由于采取了驾驶舱和急救舱分别全封闭状态,使用过程中,空气只能从外流向车内,避免了病源的传播。

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质,该车承担了转运全省确诊病人的艰巨任务。

疫情发生时,全贵州只有5台负压救护车,贵州拿出家底,派出了两台负压救护车驰援湖北,田涛和王选永就驾驶了其中的一辆奔赴鄂州。

在鄂州,田涛和王选永主要为鄂州市三医(雷山医院)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如此近距离接触病患,二人心理感受是怎么样的,田涛告诉记者,驾驶舱和患者舱隔离的,加上每次去转运病人,他们都和医生一样,都穿得有厚厚的防护服,所以不怕。

事实上,在去鄂州之前,王选永和田涛已经16天没回家。

正月初三,盘州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当时,六盘水市只有第三人民医院有一台负压救护车,田涛作为该辆车的专职驾驶员,驾驶着救护车直奔148公里外的盘州,接上患者连夜驱车292公里,将患者送抵贵阳将军山进行救治。

出发前,田涛在朋友圈敲下这些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自愿!在疫情面前坚守阵地保障后勤服务临床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坚决和病毒死磕到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冒雪驾车700公里,他又冷又累,回到三医地下车库后,田涛心里却没底,他不敢告诉家人,新冠肺炎到底有多厉害,孩子才3岁,父母已经年逾古稀。田涛不敢回家,也不愿意回宿舍,因为里面住着全院医护人员。

田涛在车里囫囵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遇到王选永。“涛哥你怕哪样?来和我住一间,要传染就传染我,我年轻身体好,不会有事。从今天开始,你去哪儿,我去哪儿!”看到田涛为了转运患者,不敢回家,90后的王选永就将田涛拉到自己的宿舍。谁知这一拉,俩人就开始了长达73天的“生死同居”。

经申请批准,二人结伴驾驶这台负压急救车,踏上了运送患者的摆渡之路。

↑ 王选永展示证书。

急救摆渡:“贵州高速上最靓的仔”

每天凌晨,二人便要驾车出发,他们常常揶揄自己是“贵州高速上最靓的仔”。

1月31日在道真县转运危重患者的经历让二人难忘。王选永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心里也很着急,患者的病情太严重了,必须尽快赶到医院,当天雨又大,路又黑,两位医生一直站着,手眼不离患者一步,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真的太不容易了!”

从1月27日至2月11日,田涛、王选永两名负压急救车驾驶员,接受省卫建委统一调配,共运送15名患者抵达将军山医院救治。

2月12日,他们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随队驾驶救护车从贵阳出发,支援湖北鄂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

↑ 田涛在74天后终于与亲人相聚。

鄂州45天:登记转运患者393名

到达鄂州后,空荡荡的街道和驻守在街面上的警察和执勤人员,让他们初入城市就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凝固。

“原则上我们是上两天休一天,但那种氛围之下怎么可能睡得着?”到达鄂州后,田涛、王选永不再组队,而是各自肩负一台负压车的驾驶任务,全市境内转运确诊患者。

“最多的一次,我的车上坐了9个人,另外1个实在是坐不下,是站着到医院的。”王选永说,老乡们说着他听不懂的鄂州方言,抱着各自的行李,眼神里满是求生的希望,令他揪心。

与贵州的状况相比,鄂州的形势严峻了许多。

在鄂州,一名医护人员最多的时候要照顾4至5台车里的患者。

3月初,一名年长的患者刚送到医院就出现呼吸困难,王选永用对话机大声呼喊:“我车里的病人太严重了!有没有医生赶快过来支援一下?”他呼喊了20多遍,陕西籍志愿者雷波冲上车将病人抱进医院,这是让王选永和田涛都非常敬佩的一名随车志愿者。“他们没有报酬,但工作起来特别专注,要不是他们,我们转移患者的时间和病程会拉长。他们是一群比我们勇敢、更加了不起的人!”

在鄂州的45天时间里,田涛和王选永共登记转移患者393人,直至3月27日随大部队最后一批撤离鄂州。

↑ 平安归来。

风雨同舟:此生无悔入鄂州

3月初的某一天,二人出门买东西忘戴志愿者袖章了,被交警查到,连忙掏出工作证解释。

对方一听到是贵州口音,立马向他们敬了一个礼,说:“你们辛苦了!出来一定要注意安全,贵州为我们付出这么多,不想你们受到病毒的伤害,请速办速回。”

3月27日返程时,沿路有很多市民来相送,看到有市民在街边跪谢,田涛哭了:“你们是英雄的人民,此生无悔入鄂州,贵州鄂州风雨同舟!”送行的人群一直延绵到城郊几十公里外,那些患者刚刚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面对疾病时的从容和英勇的神情,在他心中刻下永恒的烙印。

4月10日中午,二人结束隔离回到六盘水市三医。大家叫他们英雄,他们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做的事。

另据悉,仍有20名援鄂的疾控人员仍未结束隔离。下周,完成援鄂任务的所有医护、疾控志愿者将全部圆满抵家。

记者 邓倩

图 黄蜀锦

编审 廖波 周密

消防车强行通过发生刮擦,贵州30余位车主还要受罚?

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