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死猶聞香的西漢名將——霍去病

公元前140年,在今天的山西臨汾西南——西漢時的河東郡平陽縣,長公主府裡一個衛姓女奴與人私通生下一名男嬰。因其父只是一小吏,不敢承認與公主府下人私通,更不敢承認這個兒子,所以這名男嬰就是奴子。按照正常劇本走,他長大也是府裡的一名家奴罷了。但歷史往往偏偏不按常理走,在他一歲時,漢武帝去長公主府,看上了他的姨母,從此他也就進入了漢武帝的眼中。甚至後來因為喜歡他,漢武帝更是把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都猜到了,沒錯他就是霍去病。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像開掛了,有沒有?),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 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24歲(虛歲),英年早世。


霍去病速戰速決的閃電戰是史上出了名的,也恰好配得上他驃騎將軍的名號。他和衛青的戰術是在多次抗擊匈奴的實際過程中總結試驗出來的,也是抗擊匈奴的經典理論。他一般都是不用行軍緩慢的步兵,而是喜歡率領輕騎兵快速進擊,不給敵軍緩和休憩的準備時間。經常以驚人的速度突襲一般的出現在匈奴人面前,令匈奴驚訝之餘倍感恐懼,措手不及。尤其在兩次河西戰役中他親自率領漢軍在匈奴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大打出手,敵人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取得勝利。

他以戰養戰的運用很是高明,後來的成吉思汗運用類似戰術幾乎橫掃歐亞大陸。他的一生很短,但多次擊退匈奴的進犯,漢朝時期的三次大規模反擊匈奴戰爭,他就參加了兩次,而且逐漸比衛青更得武帝賞識,保衛了漢民族的安定生活及生產,總之,他是一個有勇有謀,胸懷抱負,忠貞不二的英雄。


而且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代表了古代武將的最高榮譽。霍去病的一生很短暫,但很驚豔。就像煙花剎那的芳華讓人映象深刻,足夠驚豔世人。聽聽他的故事就熱血沸騰,真是縱死猶聞俠骨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