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188,西苑新軍靈帝初設八校尉,東漢舊部曹操後演三國魁

公元0188年《中華史詩》

蹇碩袁鮑部,上下左右中,

校尉曹馮趙,夏牟淳于瓊。

馬相稱天子,綿竹遭賈龍,

板楯遇趙瑾,郭太亂河東。

襄楷觀星象,王陳空激情,

劉焉瞥郤儉,公孫蕩純公。

崔烈春秋夢,子慎後廚聽,

鄭玄攜俊朗,服虔左注成。

公元0188年是戊辰龍年,即漢靈帝劉宏中平五年,此年中華史詩包含的重要人物及相關事件排序如下:

第一段:

蹇碩袁鮑部,上下左右中,

校尉曹馮趙,夏牟淳于瓊。

註釋:中平五年(0188年)八月,為了削弱大將軍何進的兵權,漢靈帝在西園組織了一支新軍,朝廷設立了新軍的八校尉,宦官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

註釋:上中下的軍事長官決定後,典軍校尉是曹操,助軍右校尉是馮芳,助軍左校尉是趙融,左校尉是夏牟,右校尉是淳于瓊。若干年後,大浪淘沙,曹操才是真正的歷史主宰者。

第二段:

馬相稱天子,綿竹遭賈龍,

板楯遇趙瑾,郭太亂河東。

註釋:馬相自號黃巾,此年造反起事於今天的四川綿竹,接連攻破益州、犍為(讀音前為)等地,馬相殺了綿竹縣令,控制了益州的大部地區,之後自稱天子,馬相在數月之間,聚眾十餘萬人,在攻打巴郡的時候,遇到了益州從事賈龍,不可一世的馬相被賈龍打得落花流水。從事是漢代的官職,巴郡在今天的重慶地區境內。後來到了三國時代,賈龍曾是劉焉的手下,劉焉是劉璋的父親,最後,賈龍還是被劉焉斬殺,後來的故事我們以後再講。

註釋:中平五年(0188年),黃巾起義軍在巴郡爆發,具體的地點在今天重慶的嘉陵江北岸,

同時,巴郡的板楯蠻人乘勢造反,朝廷急忙派兵征剿,板楯蠻遭到了趙瑾部隊的屠殺,趙瑾是西苑上軍的別部司馬。

註釋:中原的形勢也不容樂觀,此年二月,郭太等人的黃巾軍,在西河的白波谷起事,接連攻打太原郡、河東郡、汝南郡,朝廷派出下軍校尉鮑鴻前去討伐,結果反而被黃巾軍打敗,鮑鴻因為戰敗被朝廷下獄、鬱鬱而終,黃巾各部的聲勢更加浩大。

第三段:

襄楷觀星象,王陳空激情,

劉焉瞥郤儉,公孫蕩純公。

註釋:中平五年(0188年),星象學家襄楷觀測紫微星,他說此年天象不利於宦官,那些圍繞在皇帝身邊的閹寵可能命不久矣,聽到這個說法,王芬與陳逸都很高興,開始策劃劫持皇帝、改立新君,不過,朝廷很快就發覺了他們的陰謀,王陳二人空歡喜一場,等待他們的是悲劇結局。陳逸是東漢名臣陳蕃之子,王芬是冀州刺史。其實,襄楷的預言是準確的,不過天象的演變並不是在此年發生。

註釋:郤儉是東漢末年的益州刺史,本來是出資買來的官職,上任後橫徵暴斂、魚肉百姓,

朝廷派劉焉為翼州牧、監軍使者,就是來懲處此類貪官汙吏的,還沒等劉焉來到益州,郤儉就被馬相的起義軍殺掉了。不過,郤儉的兒子郤揖、孫子郤正還是很有作為的,感興趣的讀者可查閱他們的資料,我們今後的史詩也會說到郤儉的後人。

註釋:原中山太守張純反叛,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聚眾十萬屯兵肥如,攻略幽州、冀州,朝廷派騎都尉公孫瓚前去討伐,公孫瓚先勝後敗,張純與烏桓酋長丘力居聯手,公孫瓚掃蕩張純的戰役受挫而歸。

第四段:

崔烈春秋夢,子慎後廚聽,

鄭玄攜俊朗,服虔左注成。

註釋:服虔字子慎,少年時勤奮好學,後來他想為《左氏春秋》做註解,可是還想對此書的精髓有更深的剖析,於是他隱姓埋名,到學者崔烈的家裡做廚師,崔烈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子慎就在後廚側耳聽課,後來,崔烈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兩人成為了學術知音。

註釋:後來,經學大師鄭玄也聽說了此事,感覺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追求,當時,鄭玄正在為《左傳》做註解,於是就將手稿送給服虔作參考,服虔廢寢忘食、日以繼夜,終於完成了《春秋左氏傳解》的著作,此年(0188年),服虔升遷為九江太守。服虔與子慎是一個人,只不過為避免用詞重複,就將名與字交替使用,這在古體詩中是常見的手法。故事中的年代其實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春萌也沒提供具體的資料。

2019年10月21日週一16:15:49

己亥豬年農曆九月廿三

李翠:錄入整理於北京亦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