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兵悍將,殺相逼帝

河朔三鎮是幽州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三鎮合稱。

安史之亂後,唐代宗(肅宗長子,玄宗長孫)將安史降將李懷仙等人就地封為節度使,田承嗣據魏博、李寶臣(原名張忠志)據成德、李懷仙在幽州;其後,河朔三鎮逐漸形成地方割據,唐中央朝廷難以控制,乃“藩鎮之患”的肇始。

藩鎮之始

藩鎮始於府兵衰敗,行募兵之制,睿宗時始設節度始,及至玄宗,大力擴邊,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稱天寶十鎮,藩鎮即指節度使及所部之軍。

唐之藩鎮

行募兵制,兵隨將走,將領得擁兵自重,無形中提供了藩鎮形成的條件。為行軍事便利,藩鎮節度使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權;為緩解財政壓力,解決邊防駐軍後勤供應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更掌地方財政大權。

藩鎮節度使掌握軍,政大權,更加稅賦獨立,已具備割據基礎,只是玄宗積威,身有異志者心存忌憚,尚未妄動。及至玄宗後期,朝堂混亂,權柄下移,終以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之力,發動叛亂,藩鎮之禍至矣。

河朔三鎮

河朔三鎮

魏博鎮,後改稱天雄,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轄渤海灣至黃河以北,今河北省南部、河南南部、山東省北部。前後凡16任節度使,德宗年間為河北三鎮之首。

首任節度使田承嗣為史朝義舊將。763年,代宗廣德元年降唐,朝廷為了籠絡河北安史舊部,任命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同年六月改授魏博節度使。

田承嗣臨終時,自以其侄田悅襲任節度使,後朝廷承認,開藩鎮世襲之先例。

成德鎮治所恆州,今河北真定,成德轄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區,今日河北省中部,是河北諸強藩最穩定的一個,160年間只有四姓更迭,先後由李氏、契丹王氏、回鶻王氏、張氏統治,922年為後唐莊宗李存勖(其時尚未建國,為晉王)所滅。前後凡15任節度使。

首任節度使為李寶臣,其原亦為史朝義部將,762年,代宗寶應元年降唐,朝廷任命其為恆陽節度使(777年改名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名李寶臣,統恆、趙、深、定、易五州,增領冀州,駐恆州,今河北正定。

幽州節度使歷史最長,早於713年,玄宗先天二年便設幽州節度使;742年,天寶元年改為范陽節度使,744年,安祿山為范陽節度使,並以此為老巢,於755年起兵發動安史之亂;安史亂後又改為幽州節度使,因領盧龍軍,又稱盧龍節度使;治所為幽州,轄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長城附近,前後共計41任節度使。

此三鎮,叛而復歸,歸而復叛,如是往復,與唐朝廷中央周旋博弈。德宗,順宗及憲宗年間幾次重大叛亂:

先是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請襲,德宗不許,李惟嶽遂反,並聯合魏博田悅,淄青李納,山南東道梁崇義等互為犄角,對付唐朝廷討伐。

後成德大將王武俊殺李惟嶽自立,又說服原本在朝廷一方,參加討伐的幽州節度史朱濤加入,至此,成德、魏博、盧龍,河朔三鎮首次合體,外加淄青、淮西,五大強藩聯合對抗朝廷。其時朱滔稱冀王,王武俊稱趙王,田悅稱魏王,李納稱齊王,朱泚(朱濤兄)稱秦帝,李希烈稱楚帝,稱為二帝四王之亂,並引發涇原兵變,德宗出奔奉天。

此後朝廷歷經萬難,依靠李晟等堅貞大臣,又合縱連橫,越三年,於784年才平此大亂,朱泚被殺,朱滔病死,田悅及王武俊等歸附。

又是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隱匿不報,徑直接掌軍務,憲宗決定對淮西用兵。吳元濟求救於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師道。其時,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歸順朝廷,放棄割據,為憲宗平定淮西、成德、淄青立下大功。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吳元濟。第二年,王承宗迫於形勢,獻地謝罪,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為部下所殺,幽州劉總也上表請求歸屬。由此,自代宗廣德以來“垂六十年,藩鎮跋扈河南北三十餘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河朔之地復歸朝廷,憲宗之治史稱元和中興。

李朔雪夜入蔡州

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調為成德軍節度使,李愬為魏博節度使。此二人皆為元和中興的關鍵人物。但可惜,田弘正第二年即為成德軍都知兵馬使王廷湊殺害,李朔三軍縞素,欲發兵為田弘正報仇,但病重未果,當年病逝。又及盧龍軍朱克融兵變,三鎮之亂,由此復始。

其時暗殺盛行,藩鎮多有行刺之事,如李師道遣刺客殺宰相武元衡。亂世之間,王道蕭索,惟武力大熾。

唐憲宗

憲宗之後,河北三鎮繼續那驕兵悍將殺帥奪印的故事,節度使多易其主,異姓相續,仍行割據之事。三鎮之禍,延至五代後梁、後唐時,後唐明宗“凡亂兵皆夷其家“,才徹底解決支持河北藩鎮割據的牙軍和世襲強藩問題。

藩鎮為禍綿延二百餘載,危急之時,動搖朝廷根本。細究其因可知,軍政之行,軍民必分,行政與財賦不可為將帥一人所掌;更進一步言,軍令與軍政也必分,兵不能為將所有,成其私兵,只有征伐上陣之時,朝廷調撥為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