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孩子怎么能不拔节长高?

春天,万物生长,小孩也不例外。

自从听说一个同龄的小孩比自家小孩高整整5厘米,队友就开始不淡定了,隔几天就给小孩量一次身高,叮嘱我给小孩订牛奶,酝酿着要不要带小孩去游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身高不是想拉长就能拉长的,虽然老母亲我也很急。

说起来小孩身高也不算矮,在幼儿园里属于中等水平,但是人啊,就是架不住比较啊。眼看着别人家小孩的身高像春笋一样往上蹭,听专家说:“孩子在春季长的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老母亲怎能淡定?

鉴于我和队友的身高也不算矮,我们打算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

1.饮食

谁都知道,要想长得好,首先要吃得好。奈何我家小孩,从小吃饭就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一两岁的时候她奶奶就喜欢喂饭,一见到小孩的餐具就条件反射一般地拿起来追着喂。小孩一边心不在焉地玩,一边时不时地被喂上一口饭。这样下去,她对吃饭怎么会有兴趣?

被我们说过很多次以后,奶奶现在当着我们的面,手是不会代劳了,但嘴巴还是不闲着:“快点吃,饭都冷了。”“你怎么吃得这么慢?”“你那个锦程弟弟比你会吃多了,一碗饭一下子就吃完了……”

有时候我实在听不下去了,问:“妈,你喜不喜欢吃饭的时候有人在你耳边一直说?”

然而吧,就算没有人在旁边唠叨,小孩吃饭也还是慢。一碗饭她可以吃上将近一个小时,从餐椅上坐着吃,变成溜下来站着吃,各种各样奇怪的姿势。

我说:“吃不完就算了吧,只是,没吃完今天就没有零食吃了。”

她听了思考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放下碗饭,逃离战场。

我准备随她,不强求,她自己决定自己吃多少,别逼得她把吃饭的兴趣耗尽。

奈何家里人不配合呀,先是队友:“她吃那么少,营养怎么跟得上?”再是爷爷奶奶,时不时的就偷偷摸摸给点小零食。

俗话怎么说来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一路心酸走到现在,娃在吃饭这件事上还是不给力。

有时我也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就不能变着花样让她喜欢上吃饭吗?

我也曾买了小动物的模具,特地把食物做成可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她先是击掌称赞,几次后就没了热情;我也曾心血来潮学了一阵菜谱,打算每天不重样地给她弄吃的,只是我自己的时间不允许,只有周末才能小试牛刀。

不得不说,队友在这件事上比我用心,虽然他也是周末才能一展身手,但是人家是真的用心了。上上个周末,他做了油焖大虾,小孩一口气吃了一大半,连夸好吃。还做了红烧狮子头,虽然卖相不太好,小孩还是很给力地吃完了;上个周末,他做了一盘烧田鸡,和一盘“爸爸牌炒饭”,小孩很快吃得干干净净。就在昨天,队友还跟我说:“她想吃春卷,好久没吃春卷了,可以加点芦笋做点,再做一个白切鸡。”

小孩的夸奖就是他前行的动力。每当做了什么新鲜好吃的,我家闺女几乎要把她爸爸夸上天:“爸爸,谢谢你!给我做这么多好吃的!”“爸爸做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

也许,让小孩爱上吃饭其实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用心还不够。

2.运动

老话讲“贱骨头,贱骨头”,其实也是有道理的,骨头要经过适当地挤压才会长——这可是跟儿科医生求证过的。所以你看,平时经常运动的小孩,一般长得比较皮实,也更高。

当然,运动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项目的运动都能长高。手工折纸、踢足球、捉迷藏之类的肯定不会长高,你就算一天玩到晚,恐怕也无济于事。只有持续的有规律的挤压才利于长高,比如游泳、跳绳、慢跑等。所以你看,经常游泳的孩子一般不会太矮。(这也是队友纠结要不要带小孩去游泳的原因。)

但是这类运动吧,因为持续有规律,对太小的孩子来说,就缺了点吸引力。偶尔做做是可以的,经常哄着小孩去做,怕适得其反,引得她反感。

对于我们四岁的女儿来说,有趣的运动才是她的最爱。

不拘什么运动,只要她高兴,就是可以的。

运动对于小孩来说,就是放电。而且一般的小孩都是:充电8小时,续航10小时。没玩好,你要付出双倍的精力来伺候她。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小孩经过适量的运动放电,一般会吃得好、睡得好。

上个周末,我们带她去西溪湿地踏春。她一下在花田里奔跑,一下在嘻嘻乐园玩滑梯荡秋千,一下又跟着我们去林间小路散步……那天回家,她说她饿了,一口气干掉两碗饭,不带停歇的。要知道,平时她半碗饭都要吃半小时的。洗完澡,她躺在床上,秒睡。要知道,平时不是要我们讲故事,就是帮她挠痒痒,可以折腾一个小时还精神抖擞。

周末一般我们都会带她去运动,有时是在附近的公园,放放风筝,玩玩滑板车;有时是带她自驾游,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

况且,春光这么好,怎可辜负?

在这人间四月天里面,小孩一边蹦蹦跳跳嬉戏,一边赏春花、看春光,心情也好了,电也耗了,谁说不是一种成长?

要讲科学,讲营养,小孩就要吃得健康、睡得守时、玩得适宜。

但更要讲乐趣、讲情调,小孩才会心情好,才会焕发出生机活力。

万物生长,只要小孩健健康康地吃喝拉撒,开开心心地玩乐嬉戏,谁说她不会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