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强汉,盛唐,刚明。可是个人感觉,南宋也是挺刚的,大家说说?

勿忘心安8245


你的感觉是对的。南宋虽然在政治制度上饱受诟病,但在民族气节上可圈可点,说南宋刚强铁血,不是过誉之词。

中国这片地方,北有阴山、中有黄河、南有秦岭,这三个地缘板块,互相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从而给了华夏在危难时可以做战略收缩,调整军备后再做逆转,完成恢复大业。欧洲的地形就不具备这个特点,罗马帝国亡国后,欧洲就像是摔碎了到花瓶一样,直到现在也没有被捏到一起。

有了晋室南渡的样板,北宋在亡国后,宗室漏网之鱼赵构再乱糟糟的局势中在安阳被拥戴称帝,延续宋朝国祚。赵构在危难之时,出来做这个皇帝,其中兴之功劳大矣。对比南明一众王爷们内斗不已,短短一年就将两京丢掉,宋朝能够延续150多年,赵构高宗之庙号不算谬赞。

(南宋艰难开国)

金人是想着混一南北的,他们在1130年后就定下了东南取守势,而在西南取攻势,占据四川,从而顺留直下,攻灭荆襄、江东守军,从而颠覆宋军防御体系。金人据此战略,先胜富平之战,后在和尚原之战中败北,战略未能实现,因而断绝了战略大迂回念想,南宋立国才算稳当起来。后来,金人数次南侵,南宋也多次北伐,只是金人已经成势,南宋数次北伐,空耗国力,因此南宋朝野不愿再以江东财力恢复旧疆。

可是当金人南侵时,南宋君臣又能够齐心协力,挫败金人势力。在金、南宋对峙期间,金人南侵不胜,宋人北伐也不胜,南宋、金对峙局面已成,非中原有变,未可轻图。当然,南宋版本的韬光养晦,做的确实过份,连南逃汉人都要遣返回北国,南宋政权因此大失北人之心。

蒙古崛起后,宋朝也发生过到底要不要联合蒙古夹击宿敌金国的事,他们也担心海上之盟的事情重演。可是金人自己作死,北线失利,竟然幻想着从南宋捞取。因此南宋下定了决心要灭金国,同时占据河南等地,尽量将边防线向北移动,为即将到来的蒙宋战争预留出战略缓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发生了理宗时期的北伐战事。

从此,南宋成为了蒙古征服史上最难啃的硬骨头。蒙古人为了攻宋,想尽了办法,他们甚至战略迂回到大理,从西南方向完成对南宋的战略包围。然而南宋依然是能人辈出,他们发展出了山城防御体系,蒙古人在四川方向的作战一直不顺利,不管是兀良合台,还是忽必烈,后来蒙哥大汗亲自来攻,都无法攻破这道防线。与此同时,蒙古汗国在荆襄、两淮等战场也发起了对南宋的攻势,可是面对南宋的节节抗击,蒙古人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毫无所得。

蒙古人已经占据了文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等于是倾其国力而来,依然撼动不了南宋。后来蒙哥汗死于军中,忽必烈北归争夺汗位,同时镇压北方叛乱,无暇南征。实际上,蒙古与南宋的这些年的战争,蒙古人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使得蒙古人视南征为畏途。这和蒙古西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且蒙古人崇尚军功,一旦对外作战不能取胜,往往意味着政治上的失势。南宋的顽强抵御,使得蒙古折损了很多将领,也使得忽必烈的宗王太子被责罚贬官。

后期的忽必烈和蒙古王公贵族甚至已经不打算征服南宋了,可是南宋自身内部出现了问题。因为党争原因,南宋政权内部一直有歧视归正人的惯例。这种做法,逼迫泸州守将刘整投降元朝,并极力劝说忽必烈南征。他所声称,南朝唯赖吕文德一人,如今吕文德病死,南朝可谓无人。对刘整的投名状,忽必烈笑纳了。随后忽必烈发起了南征。

实际上自从南宋立国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防御作战中,已经打了150多年的仗了。南宋不唯将才,财政也都打穷了。南宋后期的通货膨胀,预示着南宋财政体系的大崩溃。南宋说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其实也是被长年累月的战争拖垮的。南宋发达的海洋经济和政治文化体系,没有等来工业革命科技的爆发,战争成本的高昂终于使南宋的抵御难以为继了。


(南宋面对的是世界帝国)

南宋的铁血与刚强,实际反映的是在150多年的国祚中,始终未曾放弃抵抗。而且这种抵抗也使得元朝充分意识到汉人的武力,在对待南人时少了很多杀戮,对江东的经济也相对得到了保全,使得江南在元朝之后一直都成为帝国的财富重地。

在当时的环境中,南宋有没有可能避免亡国?很难。文明族群面对落后族群,在社会运转体系方面,天然要比落后民族效率低很多。器物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社会文明的发展的脚步,使得南宋以极高的战争成本被拖垮,但是这也不影响南宋百多年来的抵抗战争的刚强特质。


而知而行的历史


所谓刚是什么?就是敌人打我就反击,敌人占领土地我必抢回来,敌人骚扰我民我必主动出击,最刚的就是直接消灭敌人,敌人杀我我就跳海 这不叫刚 这叫给自己留最后一丝颜面


南宋在历史上也就比晋朝好那么一点 但跟晋朝不同的是 晋朝是八王内乱自相残杀 让敌人趁虚而入 ,而宋朝至始至终基本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内乱和农名起义 基本上一直都是被 辽 金 蒙古轮流吊打 甚至连小小的西夏有时也来补刀,宋朝在对外问题上 一直是挨打欺负的份 不光如此 统治者面对外族也是吓破了胆 只想金朝有酒今朝醉 完全自欺欺人地自我享乐 完全不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放心上

宋朝既定国策注定灭亡

宋朝从建立之初 执行的国策就注定了以后被挨打的命运,鉴于安史之乱武将拥兵自立甚至反叛朝廷,直到后来唐亡于藩镇,到后来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被黄袍加身 掉头夺取政权,赵匡义甚至武将拥兵自重的危害,因为自己皇位就是这么来的 ,赵匡胤认为武将拥兵自重是稳定江山社稷最大危害,因此上演了一幕幕 杯酒释兵权的 奥斯卡影帝级表演 ,从此武将进入了历史地位最低的时刻 但他没想到的是 大宋的灭亡不是来自内部武将造反 而是来自外族入侵。

重文轻武 注定刚性缺失

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 宋朝就一直执行重文轻武国策,武将有统兵权 但没指挥权也没调兵权 文官有指挥权但没调兵权 统兵权 调兵权由皇帝另派人,这就造成了一直部队实际统帅有多人 因此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兵将之间关系也不默契 统帅之间更没有荣誉感,所以这样的不多兵再多也是靶子

统治者贪图享乐懦弱无能

宋朝的皇帝多数都缺少血性 割地 赔款 议和 是拿手技能 汉朝早期虽然白登之围差点杀了刘邦,刘邦花重金贿赂单于夫人才得以逃生,回国后就发奋图强力图灭了匈奴 ,唐初时期吉利可汗曾率10万大军逼近长安城外,李世民毫无为色 单枪匹马化解了危机 之后也是整顿兵马 准备注定出击,这才叫刚性 反观宋朝打了败仗主动求和 而且只要对方不在进攻什么条件都能答应,和平条约签订后 该吃吃该喝喝 然后对内诛杀 进攻派 大奖 议和派


靖康之耻把宋朝的软弱表现淋漓尽致

靖康之耻这个就是宋朝最软弱的案例了,金军一路南下起初只是想劫掠一番并未想进军开封,但是宋欣宗害怕惹怒了金人 各地军队请求进京勤王,但是欣宗害怕惹怒了金人就不让军队进京 却听信妖道之言 说只要施法进军自然退去 不伤和气,结果金军看到宋军竟然无一抵抗 就大肆劫掠开封府 抓了京城皇族及官员数千人 宋徽宗宋心宗就这样成为俘虏 为了活命什么脸面都不要了 半裸着身体给金人行牵羊礼,之后竟然在金国活的很滋润而且还生了不少孩子 完全是忘记了家国仇恨

宋灭亡了 唯独九子赵构死里逃生,赵构在此前也是颇有血腥 但经历这一变故后吓破了胆,金人攻破开封后一路向南追杀宋军 追到扬州时进军只剩几千骑兵 而在扬州的大宋军队足有几十万人,但是赵构被吓破了胆 直接逃到海上,进军一路追到临安 赵构一路漂泊在海上,后来金军退兵赵构才回到临安,回到临安后也是一直想着议和之事

后来有主战派多次打败进军的进攻 最接近的成功一次时 岳飞韩世忠等人击败金兀术10万大军 金兀术仓皇逃往上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如果在继续进攻 那么北宋所有失地都将被收复,但是赵构和朝廷主和派人士害怕战争 拒绝战争 他们主动找金人议和 ,金人求之不得 金人要求议和前提时杀了岳飞解散岳家军 和反金人士 于是赵构一天连发12道金牌召岳飞回临安 最终一带中兴名将死于懦弱主和派手中 。

从这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是完全时惧怕战争 ,只想自己过着安稳的日子 不思家仇国恨 不为黎民百姓着想 殊不知和平是建立在战争上的 ,没有战争哪来的和平 靠一纸合约换来的和平只是短时间的麻痹自己

欢迎大家能对我回答评论指正 你们的关注就是给我最大的动力


月影青霜


在皇权社会,强、盛、刚,其前提是君主本身要意志强大(或者说霸气),其次主要是针对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地位来说的。

汉初败于匈奴,能用几代帝王来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在武帝时一雪前耻,把匈奴打到一蹶不振。更打通西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是白说的。

唐初受突厥威胁,最后太宗一雪前耻,把突厥打到支离破碎,四夷臣服,“天可汗”不是白叫的。

明朝更狠,先是把元朝打成北元,再把北元打成鞑靼。郑和下西洋后整个东南亚都来朝贡。后来即使国力下降仍然搞出三大征、抗日援朝这些事情。

纵观汉、唐、明三朝,在其最强盛时,无不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周边没有任何力量能威胁到它。

再看宋朝。宋朝从立国伊始直到最终灭亡,都没有统一中国,北边燕云先是被契丹占据,北伐最大的“成就”就是搞了个丢人的檀渊之盟,西边党项又割据出去始终打不赢,北边辽国、金国、蒙古轮番换,换了哪一个都能随意欺负宋朝。连皇帝一家都被金国连锅端了,自古至今没见过这么丢人的。

到了南宋,偏安一隅。虽然有中兴四将,虽有岳飞一意北伐,虽然抵抗蒙古几十年,但是皇帝本人无一丝大志,更谈不上霸气,因此只能苟延残喘,不能进取。怎么称得上一个“刚”字?


凯撒视界


南宋很刚吗?

我觉得很弱智(在对外上)

当我们梳理宋代对外关系时,不难发现一个对外弱智的南宋。

在南宋初,民间抗金力量壮大,很快打的金军节节败退,但是宋高宗很快杀了岳飞并屈辱求和,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人狠揍一顿然后给他跪下当奴隶,这是第一次弱智。

好吧,求和就求和,安安稳稳也不错,然后签了合约大家各回各家也不错。

然后……南宋又要北伐,然后它就毁约,可它又打不过……然后赔更多的钱……

然后接着求和,再接着毁约,并挨打……

到最后,蒙古崛起,金朝衰落,南宋联合蒙古灭金,然后他又不打不过……

这一幕与当年北宋联合大金灭辽打不过被灭不是一个样?

这次不一样了,南宋看到金国被灭,又对着蒙古毁约,去打蒙古,然后就没了……

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弱智青年各种找抽……





易世风宸


南宋很刚吗?除了岳飞在的那会,还能和金国打几个来回。在岳飞死后,总体局面暂时稳定,但武备却是逐渐松弛,好在是金国实力下降迅速,掩盖了南宋的真实实力。

南宋二次伐金都大败而归,被迫割地赔款、献上主帅首级称臣。后来,南宋联蒙灭金,没想到灭掉金国后,蒙古人发现南宋这么弱,掉过枪头就把南宋也灭了。


红黑圣西罗


在中国历史上几个大一统的朝代中大家可能会最小想到的是强汉盛唐,还有万国来朝的明朝,提到宋朝想到更多的可能是经济文化发达,军事无能。对外妥协,其实宋朝也是很刚的,换个角度说宋朝对外战争表现其实已经是很不错了。

首先由于唐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宋朝一开始就失去非常重要的养马地,和战略延伸,每次对外战争只能用步兵的血肉之躯来对抗少数民族的骑兵,就好比二战中总步兵血肉之躯去对抗坦克是一样的。

其次,大家可能忽略了,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在宋朝统一战线中宋朝的战斗里还是可圈可点的。

最后宋朝凭借着强大的综合国力通过消耗战耗死了西夏,辽,金,更是创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经济上的奇迹。


美新有话说


此题从概念上就搞混了,强汉,盛唐,刚明,都是大一统王朝,具有国家领土和政权主权的完整性,有着不容撼动的国家意志。而南宋则是孤守半壁河山,偏安一隅残喘,家国破裂,无力回天的状况,所以,南宋依旧延续了北宋的孱弱,被不断来袭的各个强邻所迫,除了外交军事的被动周旋,终究逃不过岌岌可危,垂死挣扎的命运,这跟大一统王权本应表现出来的刚硬刚直与刚强一点都不匹配,南宋缺乏强大的国家意志,这是它不能跟大一统王朝相提并论的根本原因。


wenhedezhangzhe


南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被称为弱宋。但这更多的是拜北宋王朝之腐朽无能所赐!



如果要从南宋在应对外敌入侵的表现来看,可是比北宋王朝好多了。而且南宋王朝能够在先有金国的压制,后有蒙古帝国包围的情况下,维持了百余年的基业,这对于南宋王朝这样一个弱国来说,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了。

南宋王朝因此似乎也可以被称为,比较“刚强"的王朝——虽然这个所谓的刚强是存在争议的!如果将南宋王朝也设定为刚强王朝,那么我个人以为,其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在北宋王朝突然被金国攻破了都城,宋钦宗和宋徽宗两位皇帝及大批宗室、贵胄及臣民百姓被金军强迫北迁之后,宋朝举国因此而人心浮动。

但是在漏网之鱼赵构,在南方继位称帝之后,便初步稳定住了人心。也因此纵使南宋王朝只剩下了一隅之地,却仍能在短期内凝聚起一支抵抗力量——诸如: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所统率的军队。

这批将领曾经给予骄横的金军,以无情的打击——如果不是因为宋高宗赵构,在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三心二意、首鼠两端。那么南宋王朝甚至有可能达成收复故土,重新恢复对中原统治的目标。

这样的战斗力,可是北宋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北宋王朝的军队中,除了因长期与西夏作战,而得到了煅炼的所谓“西军”等少数军队的战斗力尚可以外。其余多数军队的战斗力不佳——宋金联合灭辽时,本来幽云十六州是应该由北宋军队独立收复的。可北宋军队却就是无法战胜己经穷途末路的辽军!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②南宋王朝在与金国达成和议后,同意了许多不合理要求。然而金国统治者却仍然是欲壑难填——想毁约南侵,就毁约南侵。从而给南宋王朝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然而即便是一向求和避战的南宋朝廷,也从未在敌人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屈服!他们已经从“靖康之耻”中被惊醒了!因此即便是长江北岸的战略回旋空间——淮河流域陷入敌手,南宋军队也一直在坚持着抗争。

例如在金国皇帝毁约南侵后,金国的几路大军己经抵达了长江北岸,呈现出对南宋王朝的碾压之势!金国皇帝更是亲自在东路大军坐镇,指挥金军准备渡过长江,直扑临安!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南宋王朝的名臣虞允文,在危难之中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正确指挥之下,南宋军队取得了“釆石矶大捷”!硬是将占据优势的敌人力阻于长江北岸!使敌人损兵折将,而无法达到目的。最终竟造成了金国内部的危机,致使其皇位更替,好战皇帝也被部将弑杀。

③蒙古帝国崛起之后,横扫亚欧大陆而无敌。许多敢于阻挡蒙古铁骑的对手,都被其碾压成了齑粉!可即便是这样,看似孱弱无力的南宋王朝,也凭借山川之利以及战士的保家卫国意志,与其周旋了数十年之久。


甚至在钓鱼城之战中,还击毙了蒙哥大汗。致使蒙古帝国,发生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之战,南宋王朝也因此而获得了喘息之机。由此可见面对敌人的侵略,非以战斗与之对抗,是无法凭借乞和来维持国家的生存的。

虽然最终南宋王朝还是由于被蒙古帝国(元)战略包围和国内统治阶层的意见分歧,而导致抵抗不力,造成了面临绝境的境地。但是多数宋军仍是坚持战斗到了最后的——在1273年走投无路的谢太后,被迫以宋恭帝的名义向元朝大将伯颜进表请降——文天祥,这位侥幸逃脱了元军囚笼的丞相,仍然坚持抵抗了元军数年之久。最后因兵败五坡岭被俘,终因不肯屈服投顺元朝,而被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处死。

另一支抵抗力量,仍然坚持在东南沿海一带与占据优势的元军血拼!虽然最终还是因为实力对比悬殊,而造成了全军覆没的结果,演出了一幕崖山悲歌——十余万坚持到了最后的南宋王朝君臣、军民,在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殉国之后,也都以集体投海自尽的方式,表达了最后的不屈意志!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综上:本题题目所谓的南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刚强王朝之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北疆同心侃历史


在靖康以前,宋朝在地方的统治尚称牢固。虽然有过农民起义但是根骨未损,地方还保留着完整的行政结构和士绅阶级。靖康之前北宋还算是富裕,人民生活无忧,换句话说就是人心思宋,宋的气数未尽。

南宋被金廷打到南方后,在以西军为框架的军队,拥有在正面对战中抵抗甚至战胜金军的能力,虽然面对金军骑兵宋廷连续吃了大亏,但每次正规军团都是能做到死战不退杀敌甚多,然后被重骑兵抄后路冲破阵型灭掉。当初金军其实也一口气冲垮了江淮防线,但是中原遍地是义军,金军扶持个傀儡政权都费劲,再过几年差点被岳飞翻盘。

南宋到末期,仍然没有自我崩溃的社会环境,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虽最终亡于强悍的元朝,但其能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苦撑五十余年也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