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你对你爸妈有啥误会?

孩子进入初中后,和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每天放学回家,在床上躺着玩一会手机,吃饭,继续玩手机,做作业,睡觉。

想和孩子交流下,孩子忙着做作业;想让孩子别玩手机,又觉得孩子只有一点点玩的时间。可是,孩子每天这样,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一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你每天回家有时间就玩玩手机,都没有时间和我们说会话。孩子:我现在有啥不开心的,自己写写手账,听听歌,一会就过去了,不用什么都跟你们说,我自己能调节了。

△三年前我发的朋友圈

少年,你对你爸妈有啥误会?

过了几天,我和孩子又交流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宝贝,你对你爸妈是不是有啥误会?孩子:什么事?我:你说你现在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了,所以不需要跟爸妈说那么多话了,我总觉得不对劲。孩子:哪里不对?我:你爸妈是你的灭火器,还是消防员啊?自己能处理情绪了就不需要和爸妈说话了,这是什么道理?孩子哈哈大笑。

上个月,我做了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沙龙。在沙龙里,父母们相互交流这一时期最苦恼的问题,包括亲子关系、时间规划、学习方法、空闲时间如何安排、生活习惯和手机使用。最让父母们头疼的,是亲子关系。

孩子青春期的变化让父母们措手不及,以前乖巧听话的娃,现在突然像个小霸王;以前回家就吧哒吧哒讲不停的娃,现在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父母们知道,孩子青春期。

可父母们心里急啊!难道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就是这样吗?总感觉不对劲。

终于,孩子跟我说可以自己调节情绪时,我反应过来:孩子长大了,希望有更大的独立性,包括思想的独立、情感的独立和行为的独立。我理解这是孩子长大的体现。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需求。孩子小时候,我们和孩子嬉戏、玩耍、阅读、陪睡。看上去都是父母在陪伴孩子。其实,孩子也在陪伴父母。现在,孩子自己玩、自己睡、自己玩。父母的事情少了,可孩子的陪伴也少了。

原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是需要陪伴的啊。

我笑着跟孩子说:爸妈也是需要陪伴的啊!孩子笑着说:知道了。我:我们对你的手机意见很大。过去你回来就和我们讲话,现在去玩手机。这让我对你的手机意见大大的,请你理解。孩子哈哈大笑:知道了。我:这让我感觉手机重要性超过妈妈,很不爽。孩子笑的更加厉害:知道了。

心理学有关个体变化的理论模型认为:青少年成熟过程常有一段时期会出现亲密性降低和冲突加剧,直到父母-青少年关系及其角色发生重构,才有所缓和。

我想,孩子在长大过程中不断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成为一个为未来做好准备的人;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成长,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养育的过程,既有愉悦、特权和收益 ,也有挫折、害怕与失败。成为父母增强了我们自信和幸福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转变的经验。

在一些文化中,一个人只有在有了孙辈后才算真正成人。所以,只是青春期孩子父母的我们,离真正成人还远呢。和孩子一起成长,迎接这个过程中的挑战吧!

相关阅读推荐

好的沟通,让你离幸福更近

什么是沟通

倾听的一点小分享

父母情绪失控时如何与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