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天空灰蒙蒙,人心灰蒙蒙


萧红的《呼兰河传》让我们看到上个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发生在黑龙江省呼兰的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是在书里,读到了80后的童年所见的影子。

每一个东北人,都明白,大地被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是什么样子的,像极了劳作人的手掌在冬天的样子,一道一道的,整个冬天都会伴随着。东北80后童年的时候,并不是家家都住楼房,更多的是平房,而黑龙江省,最为祖国最边陲省份,在这里长大的人,最是见过隆冬下的生活百态。

那手掌裂了口子的人,冬天都会去涂嘎啦油,然后放在炉子上方烤,稍微离火近些,被炙烤的疼,那嘎啦油也就渗入的快,加速那口子的愈合。冬天时节东北的炉子是不熄灭的,白天在炉子上做饭、烧水,晚上一家人睡下了,也是在炉膛中,放入“煤泥”,这是一种慢燃的方式取暖,也存在一个危险,就是会产生一氧化碳。

这炉子与南方的不同,南方的只是用来做饭等提供热能,而北方的炉子是连着炕的,炕是平铺的,与炕垂直的方向垒上一堵墙,叫做“火墙子”,而这炕和火墙子都是用砖垒成中空,热气自然达到,离热源——炉子——近的地方,叫“炕头”,那是炕最热的区域,而最远的地方,叫炕梢,因为热能传输损失,达到时已经所剩无几。所以,东北盛行一句话:“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一个爱家的男人最欣慰的一句话。

这么冷的地方,人心是热的,但是最悲哀不过,是反向的热。萧红的童年在这小城里,她笔下的呼兰河,是那么冷,而比这空气更冷的是人心,人在看热闹时有多卖力的热情,人心就有多冷。



一 团圆媳妇之死,到底是“热心”害死了她

团圆媳妇,是个十二岁的姑娘,从小被父母定了亲事,她尚在娘家时,准婆婆会花头绳钱,鞋带钱等,而也就是这些小来小去的钱,让她的准婆婆以为自己破费了,认为,那姑娘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

团圆媳妇的准婆婆花了路费,让她到家里来了。来的那天,整条街的人都去看热闹,那是一个黑乎乎的乐呵呵的姑娘,长的很大,手大脚大个子大,所以,但凡有人问她多大,她都回答十四岁。

你看吧,那群无聊到只关心别人家的事的群众,七嘴八舌,说一个姑娘家刚到人家就吃三碗饭,也不害臊。

那是一个十二的孩子啊,正在长身体,三碗也不白吃的,干活很利索的。她的婆婆听信了群众的话,要给她立个下马威,于是,从那日起,那姑娘就不再乐呵呵了,每天无论什么时候,清晨、中午、夜半,只要她那婆婆一点点不顺心,就是打她,她被打怕了,夜里睡着,一下子惊醒,以为婆婆又要打她,她害怕,她要回家。

一听这话,她那婆婆更是恼火,以为她花钱养大似的,以为她私有财产似的,又是一阵毒打。再后来,就是全体出主意,给团圆媳妇治精神疾病了。

一个个不着边际的偏方,用在了团圆媳妇身上。最终,她也是被最后那副偏方害死了。那就是当众给她洗澡,而那洗澡水是滚热的水,三次。第一次,热晕了过去,你看那群众,多热心,又是这样,又是那样的施救,生怕动作慢一点,就会被认为不善良似的。

确认醒过来了,又把那滚热的水装好在大缸里,把团圆媳妇丢进去,任凭她如何求救,如何大呼,不但没人理,刚才施救的那些热心群众,还专门按着团圆媳妇的头,不让她出来,还有人欢快速度地往她头上浇水,再一次晕倒。

然后又看到那施救的场面,再一次丢入。。。。。。没有一人阻止,都是睁大了眼睛看,一个已经发育了的少女,一定很好看,不然,这整个街的人都放下手中的活,什么也不干了。仿佛,慢一步,就会被认为不善良一样。

一群以救人为由的人,终于把人救死了。多么痛的事实。

这小小的团圆媳妇有什么错,那是定格在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作者用了大篇幅描写这团圆媳妇,想必在她幼小的心理,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至成人也是影响深远。


二 冯歪嘴子——生活给的耳光都忍下,生命也是富足的

又是一个小人物,小到没有住处,常年以磨坊里的驴为伴。就是这个小人物,占据了书中一个光辉的章节。

他的生活,一直很平淡,直到被老板娘赶了出来,因为,老板娘说,这冯歪嘴子居然偷偷娶了妻子,还在她的磨坊生了孩子,太不像话。隆冬,那磨坊的温度也是零下的,刚出生的孩子,一哭,都还冒着白气。

作者的祖父,给这一家人提供了住所,在炕上的草窝里,人们才返现,那冯歪嘴子的媳妇就是邻居——王大姑娘——一个被人人、时时称赞的姑娘,说她如何能干,日后该如何旺夫的人。

可当她默默地成了冯夫人之后,那些个邻居突然变了腔调,与之前赞扬的话完全相反的诋毁。可是,这夫妻俩并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照旧磨磨,买那甜甜美美的粘糕,她——精心养育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他不让她干重活,而她抢着做。大儿子两岁时,王大姑娘又怀孕了,但是身体越发的瘦下去,显得那双眼睛更大了。

生产的那天,王大姑娘去世了。留下了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当人们都觉得冯歪嘴子要倒下去的时候,当人们都拉好了架势要看热闹的时候,他,一如之前,带大的养小的,不曾有过点点松懈,那小儿子,是瘦的吓人,但他的父亲,仍然觉得他的孩子是最好的,时常挂在嘴边的笑,印出了他内心的富足。

《呼兰河传》是悲苦的,看了,有一种北方特有的冷空气袭来,被包围。那空气仿佛凝固在了它发生的年代,天空灰蒙蒙,人心灰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