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黄鹂古诗中的常客,为什么实际生活中很少见?

马兰开花256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颜色黄黑相间,十分美丽,鸣声圆润嘹亮,悦耳动听,人称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古代诗词中,是被歌咏得最多的一种鸟,最早诗经中三次出现"仓庚",秦汉后描写黄鹂的诗句数不胜数,有称黄鹂的,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白居易"碧纱窗外啭黄鹂"等,也有称莺的,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等,多是描写春天景象。黄鹂又是画家爱画的题材: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人画"榴枝黄鸟图"

现存中国美术馆的现代画家于非闇的″玉兰黄鹂图",题识是“仓庚跃羽玉树临风"。

黄鹂与紫藤取两字谐音组成"飞黄腾达",明.清时盛行这种吉祥图,这幅是上海现代画家乔木画紫藤黄鹂图。

那么为什么黄鹂不常见呢?这与黄鹂的习性有关。黄鹂活动于山区和平原树林中,三.五成群,且多为雌雄一起活动,此鸟习性机敏,胆怯怕人,常藏树叶繁密处,不易被人发现,所以有"怕羞黄鹂”之称,所以比较少见也就不奇怪了。


瀚墨寻梦


其实从很多诗词当中可以看出,古人也多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林鸣”

“隔叶”、“叶底”、“深林”都可看出黄鹂就像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尹希娅一样神秘。

在中国常见的黄鹂属于黑枕黄鹂,又称为“黄莺”。体态娇小,羽色艳丽,叫声清脆悦耳,婉转多变。“莺歌燕舞”中的莺歌就是黄鹂的叫声。

有诗云“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黄鹂尤其胆小,怕见人。常藏于枝叶茂密处,虽然不能看见,但通过其响亮的叫声可以判断出其位置所在。这种歌声大多是雄鸟在繁殖期为吸引雌鸟而展示的才艺,所以有时候鸣叫声此起彼伏,不是你唱我和,而是为了争夺交配权一较高低。

由于其胆小的特性。喧嚣的城市中黄鹂几乎是见不到的,因为它喜欢大片的阔叶林,山区很多见,在平原的农村也常见。

小时候的夏天,刚起床就能听到它的鸣叫声,阳光透过枝叶的时候,也偶尔见过它的身影。

现在想起来,那离我已经太远太远了。


文史趣闻


随便翻一下古诗,写黄鹂的诗句真是不少,如柳宗元的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韦应物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曾几的“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白居易的“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黄庭坚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秦观的“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温庭筠的“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李白的“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王安石的“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简直是数不胜数。

黄鹂栖息在树上,在枝叶间觅食昆虫、浆果,很少到地面活动,加之黄鹂性情胆小,所以人们很难看到黄鹂。但黄鹂的叫声悦耳动听,受到诗人的喜爱,当然,普通人也喜欢。每到春季的清晨,我们常常在床上就能听到鸟儿的鸣唱,其中最悦耳,应该就是黄鹂的叫声。


myzxsy


黄鹂是古诗中的常客。”草长莺飞二月天““两只黄鹂鸣翠柳”等等。从诗句中我们感觉到黄鹂这种鸟非常漂亮,给我们童年的脑袋里增添了一种对黄鹂的热爱和憧憬。那么为什么我们日常很少见这种鸟类呢?主要是黄鹂鸟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鸟类。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太合适,所以在我们这里不怎么看到黄鹂,也是十分正常的。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长莺飞二月天”。黄鹂是我们古诗中的一种意象,往往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从这样的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的这样的寓意。它的具体含义是对春天的赞美。并且黄鹂是一种勤奋的鸟类,为什么这样说,黄鹂鸟从来是不睡懒觉的,都是每天早早的起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也告诉我们珍惜我们当下的美好时光,不要浪费生命。

黄鹂鸟的鸣叫圆润洪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及其优美,让听到的人们感觉非常优美。也可以说黄鹂鸟是我们大自然的“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