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一个团要攻打印度军队一个旅,周密准备决心首战必胜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准备发起时,重头战场在边境东段克节朗地区。解放军西藏军区部队准备以隶属于“藏字419部队”的步兵155团担任主攻部队,向入侵麦线以北克节朗地区的印军王牌部队第7旅实施主要突击。一个团要打一个旅,任务相当艰巨。

受领任务后,步兵155团团长刘广桐、政委乔学亭立即召集团营干部开会,分析敌情,研究打法。根据侦察显示,印军第7旅将主要兵力部署在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及其以西地域,构筑了很多地堡据点,企图凭险坚守。

按照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的要求,步兵155团的任务是首先歼灭枪等、卡龙印军,尔后奔袭扯冬、绒不丢印军。待歼灭上述各敌后,再向纵深发展进攻,在穿插部队配合聚歼入侵麦线以北的印军。上述各地区印军依托高山设防,多以连或加强连为单位分散配置,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各据点均筑有坚固的工事。其整体部署前重后轻,正面较宽,纵深较浅,点与点之间间隙较大。

针对印军的防御特点,刘广桐、乔学亭等团首长决心采取中间突破方针,集中第一梯队营同时攻击枪等、卡龙之敌,歼敌一翼,再扩大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在具体部署上,以本团步兵1营攻击卡龙印军;步兵2营配属3营8连攻击枪等印军;歼灭两处之敌后,1营、2营再协同作战,向扯冬、绒不丢之敌突击;步兵3营(欠8连)担任团预备队,随第一梯队营后跟进,适时投入战斗。

克节朗地区位于藏南高坡上,海拔3500多米,自然环境恶劣,突发情况甚多。为此,刘广桐、乔学亭做了很多工作,号召全团指战员把困难想在前头,大家集思广益,进行多种准备,精心组织战斗,务必首战成功,歼灭敌人。

印军以守为主,花力气构筑了很多地堡,并相连成群,配置大量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要对付这样的地堡群,必须做好多手准备,绝不可轻敌,否则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为此,步兵155团各分队仔细研究,充分论证,决心使用炸药包、爆破筒、40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等多种攻坚火器打地堡,并设计了不同情况下的作战预案。

高原作战,后勤供给压力很大,多带粮食就不能多带弹药,反之亦然,都会影响战斗力。155团指战员想了很多办法,决心尽量多带弹药,以保障战斗需要。单兵携带的粮食不够,就挖野菜,喝雪水,想想红军二万五!他们认真调查了战区的各种野菜、野果,弄清了哪些可以食用,做好了连续作战万一断粮的准备。

为保证战斗打响后尽快撕开突破口,该团组织了班长以上骨干,多次抵近印军阵地进行现地侦察,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况,进一步弄清了当面的地形和敌情。尔后画示意图,堆沙盘,开诸葛会,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多种打法。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知道后,赞扬了155团看地形的认真精神,如此准备细致,这一仗肯定能打好!

根据军区的统一部署,自卫反击战于1962年10月20日清晨发起。当日7时30分,我军师属轻便炮兵群和各团营属炮兵一齐开火,对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各据点实施了15分钟火力急袭,有效摧毁了部分印军炮兵阵地和地堡工事。

当炮火向前延伸后,步兵155团出动第一梯队2个营,勇猛发起冲击,迅速从卡龙、枪等之间渡过克节朗河,分头向各自预定目标展开进攻。一个团打一个旅,胜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