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中美海运吗?

手机用户徐忠东


目前,欧洲地区成为了除国内以外的第二大疫情沦陷区。欧美汽车产业的两大“心脏”——美国底特律与欧洲地区陷入停滞。大众、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沃尔沃、雷诺、PSA、福特、日产、丰田在欧洲地区的生产情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日,多数车企为规避疫情,陆续关停工厂以减少聚集造成的感染风险。

全球累计停产和即将停产的整车工厂总数已超过100家。整个欧洲汽车产业被迫按下暂停键。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对全球汽车产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分析调研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对比2019年预计将出现百万辆级别的产销下滑,而美欧汽车市场销量也将下滑20%左右。中美欧三大主要汽车消费市场2020年或出现600万辆的销量下滑。


古法运程


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1)目前中国部分港口已出现明显集货困难、报关报验迟缓、引水安排困难、绑扎工人不足等情况,严重影响船期效益。有船舶存在有泊位无工班的现象,无法装卸货物。有的船等待引航可能需要2-3天;


2)全球港口都在开始加强了解关于船员健康状况的信息。由于船舶靠港后一旦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下达,这种检查和清关就会增加成本,船东就会产生滞期费。而港口的检查耗时长且费用高,可能大幅增加船东成本。已有部分船东甚至不愿意靠泊中国港口,这将导致发货推迟以及改变后期航程,增加世界各地交付商品的成本。


3)由于全球安全防疫措施的加强,近段时间,海员在全球范围内的换班、上下船、下地可能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已有航运企业在疫情防控部署中提出,原则上暂停所有船员换班,船员上船期间在中国所有沿海地区停靠时均不下地。这对船舶技术支持、物资供应和补给都提出了更高的


Jadow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暂时“休战”,中美两国迎来较好的经济发展预期。但此后一场未曾预料的严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带来的进口需求疲软、国际物流渠道不畅、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美国企业出口交货能力受损等问题极大增加了协议的实际执行难度,我国短期内农产品、能源、制成品、服务产品的采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加之全球疫情形势逐渐恶化,全球化矛盾更加尖锐、供需失衡局面更加凸显、保护主义更为猖獗,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