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养成记之想方设法灭“焦虑”


“妈妈,给你猜个谜语吧”,“被遗弃的花露水,打一成语”,儿子得意地说,“我自己编的谜语”。

“给点提示嘛”,我申请降低难度。

“形容人很慌张的成语”,儿子胸有成竹的小样儿。

“手足无措?”儿子摇了摇头。

“惊慌失措?”儿子又摇了摇头。

“不对不对,我公布答案吧”。儿子已按捺不住要揭晓答案。

我们已洗好耳朵。

儿子说:“六神无主啊,哈哈哈”。

“哇,绝了!儿子你真牛”。

这个场景也算是母慈子孝、和谐安宁。


当然生活中更多的时刻,家里上演的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焦虑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像一个放大器,再次放大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焦虑。所以“缓解焦虑”成了刚需,这里我强烈推荐“五秒钟法”,亲测有效。

五秒钟

回想起每次与神兽的“激烈交流”,都是我情绪激动、不能自控,发作完看到他委屈的眼神,还带着怨恨、倔强,我又很后悔。怎么没忍住呢?怎么把“五秒钟法”浑然忘了呢?

等到下一次要烤问儿子前,多提醒自己几遍“五秒钟”、“五秒钟”,再开始交流,这样就容易做到情绪失控前已经开始数数:“1,2,3,4,5……”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自己的情绪“软着陆”。

人非圣贤,妈妈也不例外。所以偶尔我没有控制好,也不会过于自责,只是在情绪过去后,一定要坦诚地跟儿子说“对不起”,因为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秒钟后

其实,情绪就像海浪,一波过来就总会过去。等到高点过去,理性回归,我们可以判断:到底是你自己焦虑,把Ta还当作那个小婴儿,还是Ta真的走不稳需要你扶,Ta还没长牙需要你嚼烂了喂呢?这时候你的判断会理性客观很多。

很多时候家里上演鸡飞狗跳的戏,只是因为我们“中年老母”的焦虑无处安放,需要释放。多么痛的领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样才能不那么焦虑呢?我想从以下这四点与大家探讨、交流。


1. 焦虑驱动和快乐驱动

这两个概念我们都不陌生,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焦虑驱动就是我们因为焦虑而去做某件事,目的就是缓解焦虑。焦虑可以促进行动,但是它只对那些任务明确、短期可完成、属于掌控范围内的执行类目标有帮助。比如:期末考试临近,适度的焦虑就能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因为期末考试是短期任务,可掌控。反之则无效,甚至焦虑会起反作用。比如做科研,焦虑驱动不但发挥不了深度思考和创造力,还会让人急躁甚至抑郁,因为它需要调用人的长期意志力。

快乐驱动又叫“多巴胺驱动”,它行动的目的是追求某种快乐。如果目标是长期的,或者是你掌控不了的,又或者需要大量发散性思考和创造力的,就要依靠“多巴胺”来驱动前进。因为多巴胺不仅能够给你提供持久的动力,让你在行动中体会到充实感和满足感,还能激活大脑的学习中心,让潜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很显然,教育孩子属于后者,它是一个长期目标,不是短期内可完成的,也不在掌控范围内,无法依靠“焦虑驱动”获得好的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焦虑”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没有用,甚至会物极必反。

焦虑是心理学名词,它指向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的来源:一是来自时间压力;一是来自期待高于现实。把“焦虑”当成敌人,我们来作各个击破吧。



2. 解除时间焦虑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我们在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明确了放“神兽”出笼,需要在十年后,来自时间的焦虑会缓和一些。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样焦虑还是会在未来某一天来临。


把时间线拉长,是方便我们作规划,把真正重要的事情规划、填充进更大的时间框架里。

真正重要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 到2030年,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人工智能将使50%的工作岗位消失。

细思极恐!但这是可预见的未来。要与人工智能抗衡,就要思考,人类优于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哪里,从这条线索出发,不难得出我们的培养方向。

我认为神兽养成,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感受力。好比一台电脑,阅读能力就是输入系统,它是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思维能力就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感受力则是人不同于机器的根本特点。

有了这些认知,接下来就需要把这些能力具体化到可操作。



3. 解除“期待”焦虑

李嘉诚说过:分段治事,不疾而速。

如果将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一一作拆分,你可能会感觉踏实,不再焦虑远大的目标无法实现。

阅读能力。我希望孩子爱阅读,所以会为他选择广泛题材、形式多样的书籍,以期保持他阅读的兴趣。我认同“开卷有益”。只要三观正确,不论是漫画、绘本、小说或是国学,我都严重支持孩子去“翻阅”。

思维能力。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底层核心能力,除了买一些书《批判性思维》、《思考的技术》、《提问力》等,还报名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班。思维力方面,我希望孩子从现在开始把基础打牢,才能为后面的问题解决能力作好准备。

感受力。人对于世界的感受力至关重要,也是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核心。培养孩子对情感、对幸福、对挫折的感受力,才能让他体验到有温度的人生,让他更通透地生活。所以,我带他旅游,让他参加冲浪训练营,让他帮着大人一起做家务等等,希望他投身到“生活”中去,而不是只在真空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4. 具体到每天的行动中

前面交流的内容是我们该做什么。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主张的原则是抓大放小,释放焦虑。

抓大:为孩子挑书、买书。

帮助孩子一起做好作息时间表,把具体的内容放到某个时间段,比如:上午10:00-10:30是孩子背古诗词和背英语小故事的时间,下午4:00-5:00是每日锻炼的时间。

关键点提醒。我每天都检查孩子中英文的背诵情况,每天10:30督促孩子做家务,下午4:00提醒孩子跑步、打球。

放小:其他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发挥,自己安排时间。有趣的是,他自己会主动拿出吉他,练习之前的曲子,还自己上网找新的吉他谱练习。弹出来的曲目还迫不及待地表演给我们看。这些事情,我是完全放手的。


综上,我们了解了焦虑驱动,解除“时间”焦虑和“期待”焦虑,我也提出了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对你有借鉴意义。同时,“神兽养成”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所以期望与你们结成同盟军,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我是@水形五色石,邀你一起聊聊神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