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英国人写出了科普绘本,却不能阻挡首相感染病毒


今天看到英国首相约翰逊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新闻,没有太多吃惊,毕竟这一阵子整个欧洲疫情非常严重,他们从上到下又都不戴口罩,真是让人看得着急!从“群体免疫”到首相确诊,不过短短几周,病毒肆虐程度可见一斑,希望英国能真正重视起来。

昨天整理绘本发现了一本《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术师》,里面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的知识,其中就包括病毒的预防,一看作者是英国人,联想到他们的首相竟然也感染了病毒,真是觉得莫名有些讽刺。

封面上有什么呢?你猜那些小圆圈中的图案是什么呢?你喜欢这些图案吗?

*微生物的大小

第一幅图先从小朋友认识的动物给小朋友们一个关于大小的对比。人类在鲸鱼面前非常小、蚂蚁更小……

然而,翻到下一页才发现,原来有些生物比蚂蚁还要小,那些生物跟蚂蚁比起来就像蚂蚁跟鲸鱼比一样,所以我们用眼睛看是看不见的,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它们没有头或脚、没有根茎叶、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们是微生物。

接下来,作者继续用小朋友能理解的身边环境来对比微生物的大小,比如一小匙土壤里可能有十亿个微生物,几乎和全印度的人口一样多。

(这里可以引用我们自己国家对比,小朋友可能感受更深:一大勺泥土里的微生物数量比全中国的人数还要多呢)

*微生物生存的地方

接下来绘本介绍了微生物生存的地方——可以说到处都是,海洋、陆地、空气、石头、冰箱、皮肤、身体里……

绘本告诉小朋友别担心,虽然有些微生物会害你生病,但那些长住在你身体表面和体内的微生物,会让你保持健康。

绘本还介绍了微生物之间的大小差异,原来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小儿麻痹症病毒和草履虫的大小就像蚂蚁和鲸鱼的大小一样!偷偷告诉你哦,草履虫生活在河里,会改善水质,但是小儿麻痹症病毒会让我们的腿变成残疾甚至瘫痪,不过不要担心,现在已经有疫苗了,我们小朋友小时候都已经注射过疫苗了,不必担心哦!

*微生物长什么样子

看看这些漂亮的图案,原来就是微生物放大后的样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微生物吃什么?

哇,别看微生物小,没想到什么都吃,除了吃我们人类的吃的植物和动物,竟然还能吃石头?

不过微生物不像我们人类吃食物,一口口能看到食物不见了,它是慢慢地把食物变成另一种东西,比如把牛奶变成酸奶、把石头变成土壤,是不是很神奇呢?!

*微生物的分裂

微生物可以裂变,什么是裂变呢?也就是1变2,2变4,4变8……

这里作者用具象的图案来表现微生物裂变的快、密密麻麻,从前一页半面的微生物到下一页变成整面,就是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动态的裂变的感受。

*微生物中的坏人

微生物中可不只有对人体好的,还有一些坏蛋,它们从我们的嘴巴或者伤口进入体内,一开始只是几个,但是它们裂变的速度太快了,等它们变得足够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了,小朋友平时的感冒、发烧等可能就是这样发生的。

而最近正肆虐的新冠病毒就是微生物里的超级大坏蛋,传染性非常强,一旦感染,对身体的破坏性非常大!

*如何预防病毒攻击身体

隔离:

绘本中用小朋友要躲在帐篷里防止被外面的蚊子叮咬来表现对病毒的隔离,这不正像我们最近做得一样——在家里待着不出门,不上学,这样病毒就进不来了!哈哈……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有切身体会。如果实在要外出,戴上专业口罩也是一种有效的隔离方法哦。

洗手消毒:

这一点小朋友也深有体会,最近家长在家里一定比以前更重视孩子的卫生消毒工作了!这次的疫情对我们中国人也上了一次卫生安全课,我以前去医院从来不戴口罩,今后决定去医院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口罩。

*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别看微生物小,但是由于它可以分裂、制造出更多微生物,成百上千亿微生物在一起甚至能改变山川地貌、空气雨云以及整个地球!

教育建议:

1.从小树立个人卫生安全意识。

阅读绘本的时候,成人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冠肺炎跟孩子普及注重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让保持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的理念扎根在孩子心中,让下一代公民卫生文明程度更进一步。

2.生成关于微生物的课程。

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利用微生物将牛奶变成酸奶;用餐后厨余垃圾制作堆肥并投放到种植区,设置两块种植区,一块投放堆肥,一块不投放堆肥,对比两块土地上作物生长的不同。

3.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4.开展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绘画展。

将绘本上的及幼儿观察到的微生物画下来,配上它们的名称,让看不见的微生物以具体可见的形成融入进我们的课程。

5.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树立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向幼儿介绍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严防严控,仅仅用了两个月就把病毒消灭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对比国外不重视病毒导致的严重传染,让幼儿从小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美好与强大,产生民族自豪感。

6.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理念。

李兰娟院士呼吁少年强则国强,重视科学技术,为祖国培养国之栋梁。小朋友虽然还不懂这些大道理,但我们成人要让孩子意识到科学家是伟大的、值得尊重和追随的。

欢迎关注“豆文绘本中心”,共同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