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时候没有想到武松会报仇吗?

一德格天1


就《水浒传》这部书而言,潘金莲和西门庆,王婆合谋毒杀武大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武功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一问究竟。如果事情败露,轻则告官,重则以牙还牙,以命抵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通过细节来寻找答案。

1,武大郎捉奸

武大郎在郓哥的指引下,在王婆家成功捉奸。西门庆受潘金莲指使,一脚踢中了武大的心口窝,致使武大卧床多日。他们呢,却依然不知收敛。武大此时气的几次发昏,就对潘金莲说:我是不行啊,斗不过你们,死就死了,无所谓了。可是你们不要忘了,我的兄弟武二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们能就此打住,你能改过自新,咱们好好过日子,那么,我兄弟回来,我就不提这件事。如果你不听我的话,那等他回来,可有你们好看的呦!

这是前兆。自此,他们彻底警醒,开始实施毒杀无辜,掩盖事实的阴谋。

2,王婆献毒计



为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王婆献出了一条毒计:西门庆啊,你到家里拿一些砒霜;金莲呢,你去抓一副药,把砒霜放到里边,给武大喝下去,他就完蛋了。然后,及时火化,安葬,不留痕迹。即使武松回来了,看他又能咋地?

毒杀亲夫,然后毁尸灭迹。但必须让武松看不出破绽,没有报仇的理由。

3,行贿何九叔



何九叔,何许人也?地方上的保正,负责管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乡邻之事,这验尸,入殓也归他管。武大被毒死了,王婆张罗买棺椁,盛殓之物。西门庆呢,就去贿赂何九叔——请客喝酒,又给塞了十两银子。就让他什么都不要说,什么也不要问,赶紧把武大火化了,下葬了,就行了。

自认为死无对证,天衣无缝,看你武松回来能咋样?

从以上细节,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他们毒杀武大郎,谁都不怕,连官府都不怕,但就怕武松回来找他们的麻烦!

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瞒天过海,逃脱罪责。实际,他们是低估了武松的实力,他们只知有打虎的武松,功夫了得;却不知还有疑心很重,粗中有细的武松!

最终,他们因婚外情而杀人,因幻想长相厮守,而送了卿卿性命!引火自焚,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惜和同情!


登攀


如果想到,她就会另想办法了——像《金瓶梅》里那样,由西门庆把她娶回家去,深宅大院,武松怎么杀得了她?

其实在毒杀武大之前,她就可以走这条路了。哪怕是西门庆家里有阻力,也可以与武大郎离婚,回娘家去住,或者贷房居住,像金翠莲之与赵员外、阎婆惜之于宋江那样。只要不是武大郎的妻子,跟谁来往,武松也没权力管她吧?

也许在那古代社会,离婚并不像影视剧、穿越剧里“和离”那样容易,一般都是“休妻”。但是以武大的懦弱,潘金莲坚决要求被休,武大郎能顶得住吗?

只要她有点打算,她可以用合理的办法解决困境,而不至于非得杀人,也不至于被杀。


栖鸿看红楼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功夫。

不是武大搬出武松来,潘金莲也不会药鸠武大郎。

却说武大与郓哥同去王婆茶房捉奸,被西门庆踢中心窝抬回家中,一病五日,不能够起。更兼要汤不见,要水不来。潘金莲每日打扮鲜艳去会西门庆。

武大气苦,叫老婆来分付: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拔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肯觑我,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潘金莲听后一言不发,踅过王婆处和西门庆与王婆一五一十都说了。西门庆叫苦:忘了他兄弟是阳谷县第一好汉。

王婆献计:①是短做夫妻,现在你们分开,娘子去将息武大,与他陪话,等武二回来也自不提。②是长做夫妻,结果了武大,一把火烧了。自古叔嫂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武二回来又无把柄,却待如何?

西门庆潘金莲奸夫淫妇,自要长做夫妻。用砒霜毒死了武大,西门庆去买通忤作何九,抬去化人场火化,自以为不留痕迹。

谁知武松兄弟情深,回家后不肯干休,更兼何九是个精细的人,留有一块骨殖和西门庆给他的十两子,还有郓哥做证,还是知道了哥哥死的不明,是被这对狗男女所害。县令收了西门庆贿赂不肯主持公道,武松只有杀嫂为兄报仇。

潘金莲色胆包天,与西门庆偷欢之时哪里会想到武松。她想不到的是武大会和郓哥去捉奸,武大被踢中更是计划外的事。千不该万不该地是武大不该受伤后提起武松,他应该委屈求全,一切等武松回来后再说!


寻桂子


当初,武松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拒绝了潘金莲,潘金莲是淫妇不假,但也有自尊,并且心高气傲。以她的美色,武松定然是第一个拒绝她的人,可知潘金莲的内心有多“委屈”,多受伤。

武松再次归来,潘金莲误以为武松回心转意,哪知武松是来道别的,并且还以道德尊者和武力强者的身份威吓潘金莲:喜、悲、羞、怒、恨,潘金莲对武松死了心,她要用她自己的方式报复武松,报复命运。

淫,是潘金莲的本性,是她的武器,也是她唯一的存在感。当初,她不愿成为大户的玩物,如今她同样不愿成为武大郎的牺牲品,不愿成为武松手里的泥偶。

西门庆有大户之富,有武松之躯,兼有浮浪子弟的风流,可以说,西门庆满足了潘金莲对男人的所有幻想,所有渴望。西门庆想跟潘金莲做长久夫妻,其实潘金莲的愿望更迫切,因为她身在苦海。

一个人如果敢于藐视道德,十有八九会践踏法律;一个人如果习惯于用下半身思考问题,十有八九会误入歧途。潘金莲和西门庆是同一路人,既藐视道德,又是用下半身思考,奸夫淫妇凑在一起,肯定要干坏事。

当时潘金莲和西门庆正打得火热,武松又远行公干,再加上王婆的撺掇,他们便铤而走险了。他们高估了自己,高估了金钱和权势的力量,同时也低估了武松,忘了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上头派掌门


天下事,凡人能有几个知晓未来的?能真正通晓事理的要么是学富五车的诗书之人,要么就是深机妙算之人。世间中,若是人人都能提前预测到以后的事,就不会有那些不可挽回的事了。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出现的虚构人物,后《金瓶梅》作者兰凌笑笑生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也使得潘金莲这个名字,几百年来一直被钉在耻辱柱上,后世,也常有人把不守妇道的妇人比作潘金莲。

一、乌鸦怎能配鸾凤 祸根早生武大必遭殃

潘金莲一介妇人,却心肠歹毒致极,再加上王婆子一张巧舌,使忠厚老实的武大郎一不小心便中了计谋,还丧了性命。

武大郎以卖炊饼为生计,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有不良嗜好,就是人长得磕碜了些,但对潘金莲言听必从。

武大郎每日出去卖炊饼,潘金莲就在帘下嗑瓜子,还把她那一双三寸金莲故意露出来,勾引浮浪男人,并时不时地在门前叫唱:“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嘴里?”

这是明显要给武大郎戴千古第一顶绿帽子,让其他人听见了,不知武大郎会作何感想。

很显然,武大郎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平时都是老婆说了算。可是怎耐潘金莲一如继往的以色示人,武大郎知道潘金莲继续这样风流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勾搭走,于是,他就和潘金莲商量着想搬往别处,可潘金莲哪肯租房子,她才不愿意受那寄人篱下的窝囊气。

武大郞一个卖烧饼的,让他买房比登天都难,潘金莲就把她的钗梳交给武大郎让他去典房。武大当下卖了钗梳凑够十数两银子,买了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还带着两个小院落,且十分干净。

但潘金莲哪肯罢休,自从嫁给武大郎以后,她就觉得日子过得非常苦闷,经常唉声叹气,有时也唱个曲儿来打发难挨的时光,有歌词《山坡羊》为证:

“想当初,姻缘错配,奴把你当男儿汉看觑。不是奴自己夸奖,他乌鸦怎配鸾凤对!奴真金银子埋在土里,他是块高号铜,怎与俺金色比!他是块顽石,有甚福抱我羊脂玉体……”

自古才子佳人最般配,潘金莲正愁没有意中人,西门庆机缘巧合“送”上门,长得一表人才,还是个大财主,怎能不使她心生欢喜,全是意中人,不除碍事的武大郎,二人怎能成双成对,卿卿我我。

潘金莲早已对武大郎起了恨心,他和西门庆一兴起,根本就没想过武松找她报仇的事吧,躺在温柔乡里的潘金莲,哪能想到多情还能被杀。

二、媒婆王婆子利益熏心 唆使潘西二人毒害武大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往来。西门庆能与潘金莲走到一起,王婆子在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门庆为讨得潘金莲的欢心,在媒婆王婆子身上也没少下血本。

王婆子得知潘金莲做得一手好针指,便借讨好潘金莲的名义,要求西门庆给她一匹蓝绸、一匹白绸、一匹白绢、十两上好的棉花,西门庆也都按着她的要求,一一买了让人送到她的铺中。她开着茶铺,西门庆每次吃茶,王婆子都要给他上最好的茶食,茶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西门庆还答应替他的独生子王潮安排一份活儿。西门庆是财主,出手阔绰,只要王婆子办事稳妥,他一高兴就给她个五两、十两银子也是常有的事。

“拿了别人的手短,吃了别人的手软。”王婆子看出了西门庆的真正心思,就问他,“你们要长做夫妻、还是短做夫妻?若是长做夫妻,我有一个好办法。”西门庆告诉她想长做夫妻,王婆子就说出了她的妙计,用砒霜毒死武大郎,西门庆取砒霜,潘金莲下药,王婆子收拾武大郎的尸体,三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是自然,但是被利益熏心了的王婆子使了“杀人灭口”这条下下策,可见她的心肠有多歹毒。在潘金莲看来,也觉得他们之间合作得天衣无缝,即使武松回来找她报仇,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三、西门庆有权有势 潘金莲有了“保护伞”

西门庆的父亲西门达原先做着贩卖药材的生意,后在清河县开了一个很大的生药铺,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家中房产数间,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西门庆生性潇洒风流成性,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还会些拳脚功夫,会赌博、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西门庆年龄不大,却作事颇为机深诡谲,且与朝中高官有着密切来往。西门庆很有经商头脑,且为人处事也很有独到见解,并在官府与商界有着一席之地。

西门庆的原配陈氏早逝,后娶了吴月娘为继室,又常与李娇儿打得火热,还在外勾搭着卓二姐。后又纳了潘金莲、孟玉楼、孙雪娥、李瓶儿等为妾。家中妻妾成群的西门庆,依旧在外风流成性,整天醉生梦死……

西门庆在朝中有人,平时又出手阔绰,随便拿些银子笼络人心,就能交上一些势利之人,况且,县衙里的人更是对他百般殷勤,服从,只要是西门大官人的话,哪个敢不听。树大好乘凉,潘金莲自知西门庆有权有势,西门“集团”又势力庞大,她料想武松也不会把她怎么样。

风流账由风流人来还,西门庆最终因风流送了一条好端端的性命,落得家破人亡。潘金莲与王婆子也被武松杀害,终替武大郎报仇雪恨。


一骑红尘如我妃


这个问题若要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那就得问施耐庵了。[呲牙]看他当时作为作者是怎样的构思,对于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是怎样一个变化起伏。

从整篇小说来看,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时她根本没有想到武松会报仇。

因为《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每一位好汉上梁山前种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遭遇后反抗欺压,然后被逼上水泊梁山致使梁山壮大后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但是文章遵旨还是写出了人们对于国家的一个心理归属感。

因此,潘金莲想着已经被国家认可的武松不会放弃他所拥有的荣誉和地位去做出抹杀一切的不利事情。而且,潘金莲可能想着她做的事情万无一失,武松不会怀疑的。但是,在那个认可女人只要不是被生活所迫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潘金莲怎会想到卖梨的小孩会给武松告密呢。没有谁知情,那一切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武松怎会报什么仇啊。还有西门庆那么有钱有势,一定会摆平所有的事情。结果血气方刚的武松不会被这些吓倒,为了亲人会把谋害哥哥的人全部杀死。这些都是潘金莲不会想到的结果。

人在做天在看。因此我们不论什么年代的人,都要心向善良!








碧绿小雅


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回答关于《水浒传》故事的问题。

✔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时候想没想过武松会报仇?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潘金莲当然知道武松会报仇,但她自认为已经做好了承受住其怒火的准备。

理由如下:

1.西门庆的优秀,给了她杀夫信心。

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已成事实,云雨之时一定是你侬我侬,荒言无忌。在潘金莲的心中,西门庆是个值得依靠的男人,有权有势,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远不是一个外乡来的武都头能比的。所以,对于与其合谋杀夫,她已无所顾忌。

2.王婆的激将法,给了她杀夫决心。

本来对于合谋杀夫,起初潘金莲是犹豫的。但王婆的一句“叔嫂不通问,出嫁从亲,再嫁由身”的话却起到了最关键的助攻作用!

这句话是出自《礼记》,大概意思是叔嫂之间没有话说,男女有别,长幼有序,说嫂子是小叔的娘也不为过。王婆的意思就是:金莲,就算你杀了武大郎,武松作为小叔也不能对嫂子多说半句,他不配!自觉此前本来就受尽了武松羞辱的潘金莲,此刻,彻底放开了心防,准备随性放纵一次。

3.也为报复武松的羞辱,她杀武大不止为了通奸。

此前,为了追求武松,她自认为已经卑躬屈膝到没有底线了,可是木头般的武松不但没有成全满足她,还打击了她的信心,羞辱了她的人格,甚至摧毁了她的人性。

杀武大,第一自然是为了摆脱不幸的婚姻;第二是为了可以自由地与情人欢愉;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报复武松。

这也说明,在潘金莲的心中,武松依然是特别的那个人,这个原因很复杂,但却是事实。

一场孽缘,一段悲剧,还有捆着她的永远的耻辱柱,这就是潘金莲的故事。


文字玩家文武公


提问这样问题的人聪明并且有深度,是啊,武松连危害阳谷县的大虫都能消灭了,这样的打虎英雄按说是人人不敢惹!但是潘金莲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其实她也想到了,但是一来色胆包天,当时头脑一热忘乎所以。认为西门大官人在阳谷县一手遮天,二来光想着和西门鱼水之欢,哪还管得那么多。所以在西门庆的蛊惑和甜言蜜语的诱导下,就放胆毒杀了武大郎。其实别说潘金莲,恐怕西门庆当初也想到了好汉武松的厉害,但是他低估了武松为兄长报仇的决心,武二爷何许人矣,别说亲哥被人杀害,就是旁人施恩被蒋门神仗势夺了快活林,武松还要打抱不平从恶霸手里要回来。所以潘金莲肯定也想到了,但是轻信了西门庆的话,加之色心荡漾,不知天高地厚,故而胆敢谋杀大郎。虽然始作俑者是西门庆,但是潘金莲自己水性杨花,才是偷情行奸的主因。换言之假如她是贞烈之妇,即使西门庆用强,也会以死殉节,更别说与之苟且偷欢了!


汨罗神


武大郎,潘金莲,确有其人,但并不是小说里写的那个样子。

他们两口子之所以被污名化,完全是由于朋友间的误会,才被朋友污名化,被写进了戏剧,并广为流传。

后来,误会解除了,但是,污名却广为流传,并被写入了小说。


253774698沈阳杨艺


可以说他们当时还真没有想过,首先是潘金莲和西门庆鬼迷心窍为了达到两个人长期的这种“情人”关系,只想一心除掉武大郎。其他的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次要的。第二,他们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不会有破绽,潘金莲和西门庆在毒杀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考虑,感觉不会露出马脚来,所以他们两个人才感胆大妄为。第三也不可排除潘金莲和西门庆以为武松智商没有那么高,以为武松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鲁莽汉子,好应付和糊弄!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