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手机上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不火?独立安装的比较火?

老兵东雷


独立APP运行于手机,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属于B/S结构。两者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我也喜欢使用独立APP应用。从技术角度分析,原因是:

APP交互界面更好

独立APP,与用户交互的界面更加友好。B/S结构的交互界面,实质上是网页。属于嵌入式界面。

再交互操作时,APP更加方便。而网页式的,可能遇到需要滚动条,或者某些交互的控件被遮挡。特别是B/S式应用,在不同浏览器打开时,可能存在布局不合理情况。

APP运行更加流畅

独立APP的可执行代码及其固定资源,在安装时就存在手机上,调用、存储比较快捷。

而B/S结构的应用,可执行代码在服务器端,服务器进程速度和网络速度决定了应用的反应速度。不论是服务器线程太多或者网速过忙,都使交互存在卡顿、拖延问题。给人感觉就是不流畅。

APP打开更快捷

基于B/S结构的应用,需要先打开浏览器,再从收藏或标签中打开应用的地址。虽然也可以把应用地址存于桌面上,打开时还是会先打开浏览器。启动应用,存在明显的延迟。

独立APP直接打开,进入操作界面。

当然,APP也有不足之处。即占用手机存储空间。特别是缓冲数据,一旦长时间运行,占用存储空间会比较大。需要认为清除缓存数据,才可以释放存储空间。

不过,从使用体验而言,绝大多数人喜欢独立的应用APP。


涌进风云


原因很简单。

——之前的回答好像有些答非所问,我理解错意思了抱歉——

在浏览器运行的应用会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一是每次加载都需要消耗搭建流量,而不是像独立应用一样本地缓存,二是存在广告弹出的问题,比如运营商的广告劫持,这个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比如离线使用,和流量消耗,是否卡顿的问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是无法上架各类应用市场,也无法出现在各种应用相关的网站,而只能独立在自己,或者平台的网页中,所以推广引流本就存在天然性的问题。

另外,基于网页的应用成本比独立的一般都低一些,那么相关公司的宣发也会因为资金存在推广不到位,导致用户量偏少。

以下是原回答——

基于浏览器壳层开发的h5+app需要的成本和时间都远远低于原生开发的app,其实这就说明了一个明显的根源,那就是平台的资金问题。能快速开发精致原生app的企业机构,肯定要比使用h5app的企业要有钱,于是就可以有充裕资金安排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器。

答案到上面就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还想再补充一些。

什么是基于浏览器的app?

一般的web网页做成手机app的样子,然后封装一层浏览器底层框架提供支持的壳,就可以实现和app接近的效果。但是无论是在线的网址进行封装,还是本地网页封装,还是最近兴起的通过内置接口的封装壳来实现和原生功能没多大差别的h5+app,都能算作是基于浏览器的app。

它们都有个小小的优势,就是快,而且成本低,基本上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或者成本开发原生app的,都会选择这种形式。

而且里面的h5+app已经是现在正在慢慢普及的,它可以做到和原生app没有任何区别的效果,所以你有时候看到的原生app,其实本质上还是基于浏览器封装网页,只是它的效果让人无法辨别。

我之前有个安卓的同事,对这种app都分辨不出来,可以想见题主也会有这种可能。

所以,应该说,比较粗糙的基于浏览器的app,一般都不火,真正精致的那些,一般不是专业人士,也分辨不出来。


极端吐槽


自带预览器插件广告,第三方太多,不如从新下载纯净预览器好用


科技达人俱乐部


原生应用,从速度到稳定性都优于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