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牺牲最高将领,彭大将军流泪:没了搭档,我什么也做不了

邓萍将军(1908-1935)

众所周知,邓萍将军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1935年2月,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亲临阵地侦察敌情,一线指挥,不幸后脑中弹,壮烈牺牲。彭德怀闻讯后十分悲痛,发誓要给老战友报一箭之仇。

邓萍,1908年出生,四川富顺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1930年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战役。

邓萍是彭老总早期的亲密战友。邓萍参加了彭老总领导的平江起义,起义部队后来改编成为红5军,彭老总任红5军军长。在他的极力推荐下,邓萍任参谋长。

1930年,红5军扩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邓萍任红三军团参谋长。虽然彭老总比邓萍大10岁,但他非常尊敬和信赖邓萍,但凡大事都会找他商量。比如在第一次反围剿时,不少人主张不渡赣江,甚至有人还认为应该返回湘鄂赣根据地,但邓萍坚决认为,要渡过赣江和红一军团协同作战,否则会被蒋军分解击破,最后彭老总一锤定音:大家都听邓参谋长的!

就这样,红军渡江打赢了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彭老总曾对部下说过这样的话:

“邓萍是我的左膀右臂,从平江起义到上井冈山,再到长征,我和邓萍配合得非常默契,是最佳搭档,少了他,我什么也做不了!”邓萍即便牺牲后多年后,彭总仍然对他十分怀念。

平江起义油画

1935年2月,上级命令红三军团务必在2月底前占领遵义。2月中下旬,红三军团陆续击溃黔军第六、第十五、第九团的拦阻,逼近遵义城。为鼓舞斗志,一鼓作气攻克遵义城,邓萍主动要求随担任前卫任务的红11团行动。2月27日下午,邓萍亲自指挥战斗,他冲出战壕,振臂疾呼:“同志们,跟我冲啊,打进遵义城,活捉王家烈!”红军将士在他的鼓舞下,英勇杀敌,一举占领了遵义新城。

当日傍晚,邓萍率11团政委张爱萍等人,来到遵义老城湘江河东岸的土埂边侦察老城的敌情。经过侦察,邓萍命令张爱萍指挥一个营先摸过河,爬过小坡靠近城墙,潜伏在城墙下。张爱萍便命令第三营执行这一任务,趁着夜色,第三营很快过了河,来到城墙下。

邓萍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把腰挺直了一些,头往前倾了点。“明天,敌军增援部队可能就会赶到,我们的时间非常紧,今天晚上准备攻城,务必在明天凌晨前攻克遵义新城!”邓萍一边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敌情,一边对张爱萍下达命令。正当张爱萍回应“是”的时候,一颗子弹射来,击中邓萍的头部。他身子一斜,倒在了地上。张爱萍大惊,赶紧把他扶起来,一看,

子弹从额头斜穿后脑,后脑不停冒出血来,一摸鼻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张爱萍立刻向军团长彭德怀报告了这一噩耗,彭德怀听到这一消息后,沉默了片刻,红着眼睛大吼:“一定要为邓萍报一箭之仇!”

当夜,彭德怀揭开盖在邓萍身上的白布,看到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脸色已经苍白。他心如刀割,泪如泉涌。他亲自给邓萍整理好军装,擦干他脸上的血迹和尘土,摘下自己的军帽,默哀数分钟。看到邓萍的军装已经泛旧,他转头对张爱萍叮嘱:“去总供给部给参谋长领一套新军装,给他换上。”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红三军团指战员带着仇恨和愤怒,一举攻克遵义老城。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长征时期留影,邓萍任红三军团参谋长,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

因红军处于长征途中,战事激烈,战士们只得匆匆将邓萍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为了防止被蒋军发现和破坏,安葬处既不能立碑,也不能做标记。

邓萍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新中国成立后,遵义曾设法寻找邓萍烈士的遗骸,但因线索太少,无果。

1957年,邓萍牺牲后22年,彭德怀元帅给当过贵州省委书记、在娄山关战役中任红三军团12团政委的苏振华安排了一个任务:设法找到邓萍的遗骸。他对苏振华回忆了邓萍牺牲和安葬时的情况,给苏振华提供了重要线索:邓萍同志牺牲当晚,红军在街上买了一副黑色棺材装殓烈士遗体,第二天早上,掩埋在遵义城北郊的山坡。

开国上将苏振华

苏振华此时虽然已经离开了贵州,但他对贵州的情况很熟悉。遵义干部朱振民负责具体寻找烈士遗骸事,他围绕彭德怀提供的线索,朱振民辗转找到当年在遵义新街开棺材铺的颜大娘。

颜大娘仔细回忆,当年红军攻打遵义的时候,她很害怕,白天躲到了山上,深夜回到家后,来了几个红军说要买棺材,她就把一口黑漆棺材卖给了红军。听说红军抬着棺材,埋到了罗家坟山上。朱振民找到了坟山的主人罗徽五,罗徽五带着朱振民来到自家坟山,指着两个坟中间一个没有碑记的土堆说:“这两个坟是我祖上的,中间这个土堆,埋的就是那个红军。”

朱振民初步判断,这个无名坟堆埋的很可能是邓萍烈士。经遵义地委报上级同意,朱振民找来原红三军团4师司令部的侦察参谋孔宪权、与邓萍共事多年的红军石新安等人前来辨认遗骸。

1957年,邓萍遗骸在遵义城北找到

打开棺木后,他们看到遗骸穿的是短呢大衣,大衣的扣子已锈迹斑斑,脚下鞋子已经腐烂,只剩下胶质的鞋底。将头部的泥土扒开,看到右耳上额骨有个小孔,后脑壳开裂。根据当时给邓萍新领衣服的样式,结合邓萍生前的体貌特征,特别是他右脑中弹的情况,经多方辨认,确认是邓萍烈士遗骸。

邓萍烈士墓

邓萍事迹陈列馆

彭老总得知邓萍遗骸已经找到的消息后,如释重负。1958,在组织的安排和彭老总的关心下,遵义在邓萍同志牺牲处修建了邓萍烈士墓,彭德怀亲笔撰写了邓萍同志生平简历。

1966年4月,彭老总因公从成都前往宜宾视察工作,途经邓萍的家乡四川富顺时,他命令停下汽车。他走下车,看着沱江蜿蜒流淌,丘陵起伏绵延,叹道:“富顺真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啊!30多年前,我有一位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我非常思念他,也很想见到他,可惜,他在长征途中就牺牲了!”

说完这番话,彭老总眼睛湿润,一个人伫立良久,久久不肯离去。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