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戰神的另一面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軍事戰略家漢武帝劉徹想親自為霍去病傳授《孫吳兵法》的精髓,霍去病卻嗤之以鼻,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死讀兵書不妥,要學會隨機應變。

漢武帝賜霍去病豪宅,霍去病不屑一顧,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武帝志吞八荒,武帝喜歡的就是霍去病身上這股咄咄逼人的英氣。武帝習慣了奉承,武帝受夠了朝臣的唯唯諾諾,武帝對霍去病的“少言不洩,有氣敢任”內心獨喜。

元朔六年,年方十八初出茅廬的霍去病以剽姚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兩出定襄。八百名年輕善戰的勇士在草原上橫衝直撞。匈奴人從沒見過如此打法,漢軍也表示蒙圈,而武帝劉徹卻對霍去病的“閃電”戰法大加讚賞。

▲漢武帝 【劇照】

大將軍衛青所獲無幾,而霍去病卻斬首二千二十八級。武帝以千六百戶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帝國的一顆新星誕生。

元狩二年,霍去病三次出兵河西,祁連山下再無胡人。

元狩四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與大將軍衛青各自率領騎兵五萬。霍去病深入大漠,霍去病縱橫馳突,霍去病再一次揚威塞北,霍去病登臨瀚海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

從此,漠南無王庭。

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為大司馬。大司馬,帝國的最高武職,霍去病與自己的舅舅衛青平起平坐。

▲衛青 【劇照】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突兀地站在山巔,享受著眾人的膜拜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元狩六年,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突然死亡,年僅23歲。我們無法感知漢武帝當時的內心,我們只知道漢武帝給霍去病葬禮以最高的規格。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

漢武帝將霍去病葬在了茂陵,在另一個世界,他們君臣策馬揚奔。

千百年來,霍去病光芒萬丈,霍去病的豐功偉績,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掩蓋了他的所有。他是什麼樣的性格?他是什麼樣的人?

沒有人關心過。

本期子玉的重點不在於霍去病那密密麻麻的戰功,本期子玉只是深挖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霍去病。

因為內心怨恨,李敢出手擊傷了大將軍衛青。衛青封鎖消息,但霍去病還是得知。圍獵場上,霍去病彎弓搭箭,當場將李敢射殺。沒有別的,衛青是他的舅舅。

霍去病當著皇帝的面,在眾目睽睽之下射殺了關內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李敢。

▲李敢 【劇照】

衛青是他的舅舅,可是他忘了李敢也是他霍去病出生入死的兄弟。“

漠北之戰”李敢以校尉跟隨霍去病出擊匈奴左賢王部,李敢一馬當先,李敢將生死置之度外,李敢奪了左賢王的鼓旗。

因為這次的出色表現,李敢被封關內侯,李敢被漢武帝拜為郎中令。

李敢一時衝動,擊傷了大將軍衛青,估計李敢自己也不會想到他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霍去病會因此取了他的性命。

李敢身為郎中令,九卿之一,朝廷大員,有錯也是朝廷來管,而霍去病置上司漢武帝何?霍去病置國家法律何?

相信當時的漢武帝也是張大了嘴巴,吃驚不小。但漢武帝還是選擇保護了霍去病,嗯,李敢是打獵時讓鹿傷著致死的。

非常之時,開疆拓土,良將難求。

霍去病出徵,漢武帝一出手就是幾十車的美酒佳餚,驃騎將軍作戰辛苦,驃騎將軍必須得開小灶。而每每在凱旋歸來之時,霍去病會毫不猶豫地將剩下的米肉直接扔掉,他好似從沒看見過那些因為長期吃不飽飯而營養不良的士兵。

出兵塞外,霍去病經常一時興起召集士兵陪他踢球(蹋鞠)。而士兵們因為飢餓,因為長途奔襲,因為連續作戰,已經累得直不起身來。霍去病視而不見,他想的只是自己的快樂。

霍去病雖然是個私生子,霍去病的童年卻是與榮華富貴相伴(霍去病的姨媽是皇后衛子夫),當朝天子漢武帝的溺愛早已讓霍去病目空一切。重要的是霍去病還戰功赫赫,二十出頭就身居高位。他想不低調都難。

▲衛子夫(中) 【劇照】

子玉徜徉於史書之中,子玉總想找點別的,子玉總是悻悻然,因為史書中都是霍去病鋪天蓋地的的戰功。

霍去病有朋友嗎?史書了無痕跡。或許英雄都是孤獨的。

還好,《漢書.霍光傳》為我們留下了霍去病父子相認的場景,留下了霍去病將年幼的弟弟霍光帶到長安言傳身教的事實。

不可否認,霍去病是一個英雄。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我們只需記住,霍去病曾經作為帝國的中流砥柱捍衛了民族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