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全欧了”:疫情期间,“中国威胁论”可以停止吗?

【欧洲时报网】近日,随着中国疫情向好,而以欧美为代表多国与地区的疫情曲线则进入高峰,中国派出多个医疗队与专家赶赴欧洲,并捐助大批医疗物资,力图为尽快控制住这场全球性灾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批中国政府援法医疗物资,上面写着“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图片来源:中新社)

在中国网民看来,此时的“反向输出”不仅是回报此前中国疫情严重时,各国倾囊相助的“雪中送炭”;更因为看到网络上流传的欧洲医务人员惨痛状况感同身受,认为“一方有难理应八方支援”,于情于理,都应当与“地球村”的朋友们同进退。

但是,欧洲某些媒体、政客或所谓专家学者却在此非常时期依然抱持自己“中国威胁论”的一套理论,甚至因为中国近日的善举而更加自信,认为得到了绝佳的一手证据。

中国隐瞒死亡人数?

首先,是一以贯之对于中国“隐瞒真相”的指责。近日武汉逐渐“解禁”,市民排队去殡仪馆领取家属骨灰的悲惨景象被众多欧媒大肆传播,指出中国政府瞒报死亡人数,“从图片就能看出,死的人绝对不止3000多。”

法国《巴黎人报》标题:中国说出了所有疫情真相吗?(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虽然有欧洲专家站出来谨慎表示,中国死亡人数少可能有统计的问题(疫情开始时认识不到位),有亚洲国家防护措施更全面的原因(中日韩对戴口罩的重视),不能妄下结论称“中国撒谎”。但媒体最普遍的口径依然是:中国人口如此多,怎么可能死亡人数比意大利还要少?

话中透露出的潜台词很明确,欧洲死亡率高不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好,而是因为中国瞒报。

西裔欧盟外长博雷利(Josep Borrell)更是直言,不要忘记疫情曾经只局限在中国,正是因为中国官方对于数据的隐瞒才加剧了这场危机。

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1月25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写着法方从2019年12月起就开始关注新冠疫情。(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这话把欧洲疫情的锅又一次甩给了中国。如果说疫情初始阶段中国政府反应不及时,那么在1月做出“人传人”的判断之后,中国就通知了各国政府。难道在中国疫情逐渐平缓后欧洲3月才开始大规模爆发的罪魁祸首,也是因为中国的隐瞒?

中国趁机施展影响力?

欧媒第二个“攻击重点”是中国近日对各国的援助。

法国《观点报》一文章总结了欧洲对于中国援助的不信任观点。(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近日,法新社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些欧洲政客不再掩饰对中国的愤怒。他们指责中国在新冠肺炎这场危机下以慷慨的“口罩外交”做幌子,趁机进行宣传,扩大本国影响力,实现地缘政治的“不纯目的”。

欧盟外长博雷利也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中国正在积极宣传自己比美国更加可靠,更值得信赖。他呼吁,欧盟国家应在这场全球舆论战中积极争取影响力。

看来,他最关心的显然不是眼下的“防疫战”能否胜利。

“健康丝绸之路”也是近期欧洲媒体上的高频词。报道称,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向伊朗和意大利派遣专家,在伊拉克建立实验室……这些举动显然是“经过选择的”。

这些研究人员似乎是忽略了中国两支医疗专家队奋战在意大利疫区,多架满载援助医疗物资的飞机降落巴黎、马德里、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的事实。

另外,中国的援助是在“借机恢复本国形象”也是一个普遍论调,如这位外国网民所说的:中国第一个传播病毒,然后试图成为救星。

《世界报》也曾说:“在意大利遭受最严重疫情打击的悲惨时刻,一些外国强权想方设法的是如何通过人道援助修复他们自身的形象……在这些国家中,中国站在最前列。”

面对一连串的质疑,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的“他们到底想要中国做什么?袖手旁观吗?”

在发出这些苛刻声音的人看来,似乎中国此时做什么都是错的。尽力援助其他国家是错,那么不援助其他国家的话,中国又会得到什么评价?

“中国制造”即是原罪?

疫情刚开始时,随着中国举国隔离,欧媒最关注的就是中国停工会影响全球产业链,会影响欧洲日用品的问题。

多名专家疾呼,不能再让中国的产业控制我们的生活。高科技也好,小商品也好,我们早就该意识到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太过严重!

而当欧洲疫情爆发后,近日接连不断“中国防护用品假冒伪劣”的新闻似乎更印证了他们“中国制造不值得信赖”的观点,连带着又扩展到了“中国援助别有居心”的老问题。

如中国外交部所说的,请勿对所有问题都进行“政治化解读”,不妨让商业归于商业。

更何况,多国都已澄清,那些不好用的口罩、呼吸机、测试盒,有些是进口渠道有问题,有些是使用方法不当,并不能怪在“中国”这一原罪上。

王毅会见博雷利。(图片来源:中新社)

疫情之下,不合时宜的“中国威胁论

与新冠疫情一样,这波“中国威胁论”来势汹汹。华南理工大学郑永年教授总结,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建立在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崛起速度的三个新“冷战思维”之上。在经贸、安全、文化教育与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全方位遏制中国,发起“新冷战”,是西方部分“反华”势力的目标。正如华春莹所说,我们不仅需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也要抗击意识形态和冷战残余病毒。

但是,病毒没有国界国别之分。面对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摈弃偏见,守望相助,加强全球抗疫合作,才是最终渡过这一难关的方法。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应该凌驾于生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