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流在导线中没有电势差,它不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功了吗?为什么没有电势差?

tuoshan


电流在电路中不是没有电势差,只是你没有注意到。在同一个电源供电区域内,由于离变压器距离的远近不同,到达用户的电压是不同的。在变压器隔壁附近的用户的电压可以达到240伏,三相相电压能达到400伏,在变压器远端的用户电压会达到210伏,三相相电压可能达到370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电路中有电阻造成了电压降,为了能让离变压器较远的用户的电压能够正常,所以变压器会适当的提供一些补偿将电压提高一些,因此就出现了同一供电回路中出现不同的电压

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压220千伏或350千伏输电就是为了减少线路中的电流损耗。

问题回答的与你提出的背道而驰请原谅。


陈继垣


这个问题不需要长篇大论去探讨。我来说一下,不足不对之处欢迎各位踊跃来喷。

导体电阻可忽略,所以无电阻的导体在其中的电流流动不会造成能量转化,既然没有能耗,电流做功即为零,所以就没有电势的差。

仅此…


问牛之人


现实生活电流在导线中是有电势差的。

理想状态下可以认为没有电势差。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

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ab表示,则有公式:

Uab=Wab/q

其中,W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

所以说电流在导线里做了功肯定是有电势差的。

按理想状态下:

首先在理想导体中,认为存在无数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理想导体电子会重新排列,直到导体内部电场为0,这个现象叫静电平衡,因此,导体的电势差为0





日常拆解


通常情况下电流要在导线中流动是有电势差的(电势差也叫电压),因为它要克服流动中产生的阻力,(也叫电阻),如果在理想状态(超导)下,电流流动时没有了阻力,电势也就不存在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有电流流过的情况下就会有电势差,V=I*R,电流一定,电阻越小电势差越小,所以实际中电流流过导线肯定会产生电势差的,只不过很小而已。


用户61182426492775


因为在理想情况下计算,我们不计算导线的电阻,所以没有电势差,如果我们考虑导线有电阻的话,也是存在电势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