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世英明,为什么会选齐泰和黄子澄作为朱允炆的辅政大臣?

普通男人学习


朱元璋选谁给朱允炆当老师没有关系,主要是燕王朱棣想当造反做皇帝!如果选别人给朱允炆当老师,朱棣也会造反的?

明太祖朱元璋60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这下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选谁当太子让朱元璋头疼。他最喜欢四儿子朱棣,如果选他立太子,老二老三肯定不愿意。最后他干脆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看着皇位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都心里不服气。特别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杨朱棣,他是屡建战功。

朱允炆东宫里,有和伴读的老师叫黄子澄。他看到朱允炆经常的唉声叹气,就问为什么事发愁。朱允炆说现在叔叔们的手里都有兵权,以后该怎么管理他们。黄子澄就给他讲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朱允炆觉得有道理。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了。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是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就谣传几位藩王准备造反,朱允炆听到消息后,就找亲信大臣齐泰和黄子澄一起商量怎么办?商量的结果是先削藩,从别的藩王开始,然后再收拾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早就暗中招兵买马,准备造反,他假装精神病,成天胡言乱语。齐泰和黄子澄都不相信。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抓了起来,一面又秘密命令北京指挥使张信去抓燕王。张信是朱棣的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棣。

燕王朱棣决定起兵造反,他知。朱允炆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不好听。就说要帮助朱允炆除掉奸臣齐泰和黄子澄。历史上把这场打了四年的内战叫*靖难之变*(靖难是平定内乱的意思)。最后的结局是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打进京城(守卫京城的大将军李景龙打开城门投降)。建文帝和皇后跳进大火里自焚身亡,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


隐者康司马


导读: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起家,创建了明朝,历史上所有的史学家,对其成功创业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然而再英明的君主无一例外,在功成名就之后,对所有对他有过重要帮助的大臣,于与以猜忌,而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手段,采取彼此提防,加强监视的措施。建立特务机构镇抚司,防止发现不忠于自己的臣子

这一措施开展以来,弄得人人自危,从胡惟庸开始到蓝玉案件结束,一并牵连人数达十万之巨,开国功臣大多数被屠杀殆尽;朝廷之中所存皆是一批“听命惟谨”的新人。做为朱元璋的顺仆,来代替老一辈臣子。

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求得巩固君权的方法!朱元璋想一劳永逸解决潜在的危险,总想传儿孙一个永远的江山,可惜他犯了个所有聪明人都容易犯的错误~“机关算尽。”从未认真思考过儿孙的驾驭能力,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朱元璋选择了齐泰、黄子澄、做为孙子的辅政大臣。

据说朱元璋在解决了朝廷中潜在的危险,曾经跟朱允炆吹嘘说: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将来,你可以放心当你的皇帝;朝中有齐泰、黄子澄、帮助你处理政事,这几位都是饱学之士;外有你几个叔叔为你守江山;只要你是正常治理国家,一定会千秋万代。

朱元璋为何要为朱允炆选择了,齐泰、黄子澄做为辅政大臣呢?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我们先从齐泰说起

齐泰,原名德;字尚礼,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洪武十八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洪武二十七年间,皇宫谨身殿不幸被雷所击中,造成部分损毁。而此时的朱元璋认为是上天降罪,便决定去宗庙进行祭拜;朱元璋此次出行都有那些标准的臣子相随呢?明史记载:“帝欲祭祀祖庙,择九载无失者随行。”

这个条件放在朱元璋时代,那是相当的苛刻。然而齐德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个影响十分了得,因为朱元璋开始留心起了齐德。

从祭祀完毕后,朱元璋多次考察齐德,齐德的表现可圈可点,朱元璋非常高兴,亲自为其改名为泰,从此齐泰成为他一生的姓名。

朱元璋选择了齐泰的重要原因,是这个人品行、操守都值得你去尊重敬佩,因为九年时间从来没有犯过一丝错误!当真难能可贵,只因他生在朱元璋时代,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大家读过历史都知道;我不再这里一一赘述。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角度看齐泰的工作处理本质: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也许属于我的个人杜撰。这个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

黄子澄:名湜,字以行,又字子澄;江西省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看到了黄子澄的经历,我们应该已经知道了结果;这是朱允炆的授业老师,标准的死党。

朱元璋选择黄子澄的原因,是这个人的确有才,在当年会试考取第一,朱元璋爱惜其人才,派遣他为东宫侍读,而为明朝未来的接班人伴读这是一份前途远大的工作。而黄子澄一直陪伴在朱允炆身边,感情十分深厚。这也是朱元璋选择他的重要原因。

总结:

朱元璋为朱允炆选好了辅政大臣后,便放心的去了,在他的惯性思维里,只要朱允炆不出什么妖娥子;明帝国一定会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传承万世!

朱元璋看到了齐泰、黄子澄的博学,却没有想过这只是几位书生,对于政事游刃有余,对于兵事却“轻率寡谋、见识迂腐”屡屡错失良机,而天真轻率做岀削藩决定。使建文帝失国,自己身死祸及家人。

齐泰、黄子澄有三个共同特点:

1.都是饱读诗书。

2.都是文化人,都有远大理想!

3.都是天真的书呆子,缺乏政治家的眼光

所以说书生误国,有一定道理。太有才华不放在合适的地方,有时会变成作恶的工具。齐、黄两个人的遭遇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朱元璋一世英名,但为什么选择齐泰和黄子澄作为朱允炆的辅政大臣呢?

您可能觉得老朱选的这两人段位太低,没有辅佐好朱允炆,导致朱允炆丢江山不说。

其实,朱元璋选择齐泰和黄子澄,恰恰是“英明反被英明误”。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朱元璋疑心极重。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一步一步登上皇帝宝座,自然是极为精明的一个人,但是长期的斗争环境,使得他疑心极重,特别是到了晚年的时候,身边基本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作为一个皇帝会选择什么样的人辅佐自己的继位者?那肯定是忠心耿耿、品质过硬的臣子才放心,因此,我们看到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三个辅政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然能力欠佳,但是对朱允炆绝对忠贞不二,当然结局也极为悲惨,朱棣登基后,齐泰、黄子澄都被诛九族,方孝孺更是空前绝后被诛十族。


二是朱元璋心狠手辣。

朱元璋是草根皇帝,狠起来比历史上任何皇帝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悲剧迅速上演,当年与他一块打江山的功臣接连被以各种借口除掉。朱允炆有一次问他的爷爷,为什么要把那些功臣良将除掉,朱元璋命人把一根长满荆棘的棍子丢到地上,然后让朱允炆去捡起来,结果朱允炆被扎到手,然后朱元璋拿刀把那些荆棘全刮了个干净,才递到朱允炆的手上。这个故事说明,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已经把各种有本事的大臣消灭的差不多了,等到给朱允炆安排辅政大臣的时候,也只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之类的文人可以用了。


三是朱元璋自信过头。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劳模皇帝”,为了保证老朱家的江山万代相传,他呕心沥血地设计了大明王朝各种制度体系,而且在他的厉行监督之下,推行起来还是有不错的效果,因此他对自己设计的各种制度非常自信,特别是藩王制度,他认为外人靠不住,但是老朱家子孙后代应该可以互相拱卫,有一次他问朱允炆,如果上位之后有藩王造反怎么办,朱允炆投其所好,回答说以亲情和德化感动他们,朱元璋听了之后很满意,认为有这么多朱家子孙拱卫,谁也不可能造得了反,因此选择齐泰、黄子澄等文人辅佐皇孙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朱允炆刚即位不久,就开始对诸王削藩,结果没想到老朱家跟历史上任何朝代一样,争起权力来哪还讲什么亲情。


新潮太史令


朱元璋没想到朱棣能有那么好的运气罢了,留这俩辅佐孙子,也是为了安全,至少不会乱来。


白露为霜65799235


说起齐泰、黄子澄二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将他们看作是一体,只要提到其中一人,必定会想起另一人。因为他们是朱元璋钦定的辅政大臣,共同协助建文帝治理天下。

这二人是大有区别的。其实他们虽共同辅佐建文帝,但在很多事情上,二人都持有不同意见。齐泰每次提出的建议,都十分可行,反而黄子澄的建议,似乎都不怎么成熟。甚至可以说,他们一个有功,一个误国。

齐泰,原名齐德,明太祖朱元璋为他赐名为泰。洪武十八年,齐泰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兵部任职。齐泰为官九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此深受明太祖重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多次考验齐泰后,认为他是个人才,便让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

黄子澄,名黄湜,洪武十八年考中探花,伴读东宫。黄子澄深受皇太孙重用,将他当作自己的长辈看待。黄子澄的建议,朱允炆无不认同,更是亲切称呼其为“黄先生”。

朱元璋临终之际,顾命于大臣齐泰,让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让齐泰与黄子澄一同参与朝政。此时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齐泰则升任兵部尚书。两人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削藩。

齐泰、黄子澄都支持建文帝削藩,为何说一个有功,一个误国呢?下面笔者就举几个例子,大家或许就能明白了。

一、削藩目标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并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要对付起来并不容易。齐泰认为“擒贼先擒王”,燕王朱棣在众位藩王中能力最大,应该先拿下燕王,到时候要对付其他藩王,也就相对容易了。

然而黄子澄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燕王势力太大,建文帝刚刚登基,恐怕不是其对手,因此建议从弱的藩王下手。其中周、齐、湘、代、岷几位藩王,在太祖还在世的时候,就做过不少不法之事,对付他们也算出师有名。

最后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在一年之内,先后对周、齐、湘、代、岷几位藩王下手。这样一来,无疑是在打草惊蛇,结果导致其余藩王人心惶惶,燕王朱棣更是打算起兵篡位。

二、扣押人质

齐泰见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内心对燕王很不放心,于是建议以防边之名,调走燕王的精锐部队,建文帝采纳。

朱棣知道建文帝用意后,就向朝廷告病,一直在北平休养。朱棣告病一个月以后,就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日。原来朱棣早就安排好了,他知道太祖忌日,建文帝就有借口将他召回京城,然后就会趁机拿下他。所以朱棣才称病,还假装病情越来越重。

到了朱元璋忌日之时,朱棣以自己病情严重,实在无法进京为由,派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为代表,去往京城祭拜太祖。此时齐泰又建议:“三人在此,宜先收之。”

建文帝起初也同意齐泰的建议,打算将三人扣押,当作人质来制约朱棣,可黄子澄偏偏却说:“不可。事觉则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

也就是说这样会打草惊蛇,将朱棣三个儿子放回去,则可表现出皇帝无削藩之意,这样便能麻痹燕王。可是黄子澄不知,朱棣是何等人物,他早就知道皇帝心思,这条蛇,早已是惊动了。

齐泰和黄子澄各持己见,建文帝也拿不定主意,便请魏国公徐辉祖说出看法。徐辉祖表示赞成齐泰,将三人扣押下来。徐辉祖还特别表明,朱高煦此人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勇猛无常的人,如果将他放回去,将来后患无穷。

即使齐泰和徐辉祖都赞同,将朱棣三子扣为人质,可最终建文帝还是顺从了黄子澄,将兄弟三人放了回去。

三、改任大将

朱元璋为了给孙儿铺路,将不少功臣都杀了,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能用的老将,就剩耿炳文和郭英了。建文帝便让耿炳文去迎战朱棣,朱棣深知耿炳文的本事,便施计让建文帝误会耿炳文。

这时黄子澄建议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出战,这个李景隆是个无用之人,齐泰“极言不可”,可建文帝还是听黄子澄的,任命李景隆为大将。

朱棣十分瞧不上李景隆,他看到建文帝如此不会用人,就已知自己此战必胜。果然拥兵五十万的李景隆,很快就被朱棣打败了,建文帝对此十分吃惊。

朱棣随后上书弹劾齐泰、黄子澄二人,建文帝随即撤销二人职务,可私下仍然与他们谋事。朱棣认为二人是建文帝的智囊,不除不行,于是派人捉拿。最后齐泰、黄子澄皆被朱棣擒获,二人誓死不屈,被朱棣处死。

通过这三件事例,相信大家可以明确看出,为何笔者会说齐泰、黄子澄二人,一个有功,一个误国。而且大家也能分辨出,笔者说的有功之人是齐泰,误国之人是黄子澄了。

从二人屡次向建文帝提出的建议来看,齐泰远比黄子澄要想得深远。且不论齐泰的建议,是否真的能削藩成功,但至少不会给朱棣那么多机会。可惜建文帝只听黄子澄建议,忽略了齐泰很多有用之言。

为何建文帝要更加信任黄子澄呢?笔者认为,是由于黄子澄是建文帝的老师,建文帝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一直听黄子澄的教诲,对他的言语无不深信。从皇太孙到皇帝,黄子澄是建文帝最信任的人,因此他的建议,对朱允炆来说十分重要。

建文帝尊重老师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不会分辨哪一条才是更有用的建议,而是选择盲目相信老师,实在可惜、可悲、可叹


玉润万古


朱元璋之所以除掉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那么多功臣,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帮助子孙们扫除威胁,确保江山永固。明代有一本记载嘉靖以前历代遗事的纪传体史书《名山藏》,里面曾记载一件事,朱元璋杀功臣,让太子朱标很担心,于是劝谏朱元璋。朱元璋把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让朱标拿。上面全是刺,朱标自然不敢拿。朱元璋就说,我为什么杀功臣?我在帮你拔刺呢。我把上面那些刺都给你拔了,你自然就敢拿了嘛。

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在朱元璋的心中,朱允炆比朱标还要荏弱,他当然更要给朱允炆拔刺了,但因为清理功臣,让明朝朝廷内缺少能处理复杂问题的股肱之臣。

朱元璋也算料到朱允炆一人不足以料理天下,就给他留下三位辅佐大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选择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朱元璋的小九九:知道长子长孙都是无能之辈,所以做臣子的不能功高震主,而且这三位都是书生讲究忠君爱国,说实话是挺忠的,但是书生也误国,特别是小时过的比较惬意,根本受不到什么苦,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读书的书生。

一是他们都没有当过宰相(或者相当于宰相的内阁)那一类的高官,既没有在宰相的位置上锻炼过,没有经验,自身也没有威信,说的话不能服众。

二是三人的性格过于刚直,齐泰和黄子澄直截了当地对准朱棣,发文声讨他,逼迫朱棣造反。这种处理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咱们可以回顾西汉初年,陈平是怎么让刘邦抓捕韩信的。当时根本就没有动一兵一卒,就已经把韩信给拿下了。齐泰和黄子澄显然缺乏这种大智慧。

齐泰、黄子澄是顾命大臣,深得朱允炆信赖,齐泰是个文人,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朱允炆却任命他为兵部尚书,黄子澄做过朱允炆的伴读,又是洪武年间殿试第三名,建文帝继位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成了皇帝的心腹,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和建议,对建文帝来说,分量比任何人都重,也正是他二人的“削藩”建议,把朱允炆带向了深渊,燕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之后,帝位易主。

至于方孝孺,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诛十族”之人,足见朱棣对他的仇恨,方孝孺是儒学大家,所以朱元璋早早就告诉朱允炆,有朝一日要把他以治国能臣的身份放在身边,建文帝继位后对他极为信任。但靖难之役发生时,方孝孺想到的不是如何帮助安抚燕王,而是亲笔书写征讨檄文,用词之激烈,激怒了朱棣,使得战争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当时在朱允炆身边的大臣是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等人,这些人都相当有能力和智慧,在处理“靖难”问题上,肯定是另外一种版本。



文一小墨墨


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会试第一名(会元)与殿试第三名(探花),凭此而被选为太子朱标的东宫伴读。黄子澄优秀的考试成绩得到了太子朱标的敬重,年幼的建文帝更是视其为偶像。黄子澄当东宫伴读的时候,齐泰是朱元璋直辖的朝廷官员,其他建文大臣当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从东宫时便陪在太孙朱允炆身边的建文重臣只有黄子澄。正因如此,建文帝对黄子澄的信任和重用超过齐泰、方孝孺这些登基后才效忠的大臣。每当黄子澄与齐泰、方孝孺等人产生分歧后,建文帝总是支持黄子澄并几乎无视黄子澄犯下的错误。

这两位虽说都力主削藩,但是在行为上并不是绝对的一致,是有必要分开说一下的。咱们首先来说一下,我认为还不是那么“愚蠢”的齐泰。齐泰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因为工作认真而得到朱元璋的重视,在朱元璋临终的时候更是被招去接受顾命,辅佐朱允炆主持朝政,大有“托孤”之感,看似是朱元璋深为倚重齐泰,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导致晚年无能臣可用的无奈之举。而齐泰算是第一个力劝朱允炆削藩的重臣,奈何他在明知道最有反心是燕王朱棣的情况下,却偏偏建议朱允炆先清除别的势力弱的藩王,最后清算朱棣。这一决策性的失误,直接导致了朱棣有了充足的时间养精蓄锐,积攒兵力,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伟哥随拍


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朱杀掉了,胡惟庸案,蓝玉案把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诛杀殆尽,留给建文帝的没什么厉害的了,这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莫言19750715


齐泰和黄子澄等朱允炆朝的忠臣,他们由于拥护绝对的皇权,所以为朱元璋所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