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直升机的发展之路(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军在一个山头上有一个班的兵力防守,由于山高路陡,我们一个连的战士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此时一个年轻的连长建议团长,直升机搭载一个班的士兵上去,分分钟消灭对方。但是团长却给了那个年轻的连长处分,说:“直升机那么金贵,怎么能这么用呢。”这个故事也可能是假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那些年,我们对直升机的认识还是很落后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直升机的发展史——不错的起步。

1939年9月14日,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VS-300直升机。

1955年4月我们第一次开始批量引进直升机——毛熊的米-4直升机。我们为了有自己的直升机,1956年10月,我们同毛熊签订了许可证生产米-4直升机的技术合同,当时中国的代号为“旋风”-25型。依靠毛熊的全套图纸,由当时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进行仿制。1958年11月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完成了第一架样机的总装,1958年12月14日首飞成功,定型为直-5。但是,由于当时处于的特殊时期,一切为了“快”生产,质量根本不能得到保证。1958年到1960年间生产的几十架直-5直升机全部不合格。经过整顿,我们在1961年3月,开始重新研制直-5。1963年7月第一架合格直-5总装完毕,并于1963年8月20日首飞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

米-4是米里设计局40年代研发的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其造价低廉,技术性在当时不是十分强,符合我们当时的国情


1966年6月22日,我们自己成功研制出金属旋翼,此后直-5全部换装金属旋翼。


直-5在当时的各项性能还是比较出色,最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载重:1.2吨,1.35吨(吊运时),1.55吨(超载时最大载运量);最大平飞速度:21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520公里。在以后又衍生出多种型号,客用型、农用型、救护型等等。直-5飞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东至东海,西至西藏高原。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都有它的身影。它为了我们的祖国也是立下过汗马功劳。

周总理慰问邢台地震时乘坐的直-5


直-5运送士兵


直-5搭载吉普212


各型直-5直升机一共生产过545架,一直到1980年停产,海陆空三军均有装备过,援助其他国家87架。它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实现了我们直升机工业零的突破,为我们以后其它机型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其实还是真的要感谢毛熊,让我们对直升机有了最基本的认识,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直升机研发经验及技术,帮助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直-5参与军事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