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霆:全球负利率浪潮下的中国机会



杨宇霆 澳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大家好,我是澳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全球负利率浪潮下的中国机会。


核心观点如下:


各国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应对疫情全球扩散和油价战引起的金融风险。欧、日央行维持负利率,其他奉行零利率政策,加上买债、 曲线管理(YCC)等手段,最终将会把固定资产收益率推向负数 。近期信贷风险井喷,金融市场动荡,全球闹美元荒。市场情况稳定以后,流动性陷阱是联储印钞的必然后果,长期利率终须下行。美债也面临负利率的方向。中国的国债的名义利率较其他国家高,对外资有吸引力。首要的政策任务是稳金融、防风险,提高国内资产质素,把握利差和疫 情周期的优势,吸引外资,慢慢建立人民币的避风港地位。

小小的新冠病毒,大大的金融震荡


国外的疫情才刚开始,对经济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于国外疫情的发展,中国的疫情发展极具参考价值。但由于体系,文化差异,外国较难执行封闭式管理,情况让人担忧。


仿效中国的做法,欧美经济在3月份将出现大幅收缩。美国和欧元区的综合PMI在2020年3月出现大幅下跌,类似中国2月份的PMI,欧美的PMI跌幅甚至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欧美的服务业(如旅游)首当其冲,服务业占欧美经济的比重约70%,相比中国而言,服务业的下滑对欧美整体经济的影响力更大。


一方面,病毒扩散影响需求,企业销售减小,导致企业现金流链条断裂,信用风险增加,进而影响银行收紧信贷,提高现金比例;


另一方面,需求下降,沙俄打油价战,油价下跌,导致石油行业的债务风险上升,也导致银行收紧信贷,提高现金比例;


这就造成了系统性风险上升,对冲基金平盘、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前所未有的美元荒,可以说这次小小的病毒,造成了大大的金融震荡。


美债收益率大幅波动


这一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低于其公允价值,脱离了基本面,主要反映出避险需求,能不能控制住疫情,对美债收益率有重要影响。


美债收益率经历大幅波动,像过山车一样,前一周一度下滑到30bp,近期美元荒又把它推高。


贸易摩擦升温以后,美债收益率的曲线一直驱向平坦,在全球美元荒情况下,一月份美债收益率曲线直线上升。


同样,美国3个月商业票据(CP)和同期国债的利率差,在今年3月飙升,一度超过200点,反映出信用风险狂升。

全球闹美元荒


目前货币市场的美元资金仍比较充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银行间市场并没有发生美元荒,美元资金仍充裕,只是银行并没有把资金投到实体企业和居民手中,实际上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企业风险提高,融资能力下降,实体贷款市场流动性却偏紧。



离岸美元市场偏紧。美元荒其实是发生在离岸市场,情况很像年终季节性需求,和特朗普税改美元回巢一样。


美元资产会是否进入负利率年代

负利率政策下,金融机构必须为其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央行希望藉着这个方法惩罚囤积现金的银行,鼓励他们增加放贷。


为了刺激经济,欧洲央行在2014年6月将存款利率降至-0.1%,开始实施负利率。目前是-0.5%。日本央行在2016年1月开始采用负利率,采用分级制度,主要是为了抵御不乐见的日圆飙升损及该国出口依赖型经济。日本央行对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征收0.1%的利率(目前利率还是-0.1%)。面对疫情风险上升对经济带来冲击,预计欧、日央行将分别于在3月利率进一步调低。


预计美国、澳洲等其他央行未必推行负利率政策。但零利率的机会较高,配合QE或Forward Guidance影响市场利率。2010年是美联储曾经研究负利率的可能性,主要是通过调整超准率(IOER)减小超准,以鼓励银行发放贷款。结果伯南克领导的FOMC反对这个做法。估计鲍威尔也不会推出负利率。


其实,“名义零利率”不等于“实际零利率”。新西兰央行的研究表明,尽管名义利率是零,隐含的影子利率是负利率。



尽管负的债券收益率,国外投资者通过曲线操作在价格上套利,全球负收益率债券交易金额最高曾超过17万亿美元,目前总体上已回到14万亿左右。


为什么债券已经是负利率了还是有这么多人买呢?我和交易员交流后发现,实际上他们并不关注债券利率,更关注债券价格,只要债券价格上涨他们就可以赚钱。



我个人觉得,待美元荒稳定后,美债收益率必然下滑,中美利差将会扩大。

过去30年,美国名义GDP和美国国债走势基本一致,根据宏观经济定律,除非美国出现大幅度的U型反弹,否则美国国债会一直下滑,短期因素不会持续。


对中国资产的启示

中国的国债的名义利率高于其他国家高,其它国家六大央行签有美元互换协议,把利率降到了零,中国没有这样做,也没必要把利率降到零,毕竟中国实际GDP增长要高于其它国家,这其中就会产生套利空间,必然吸引外资、其他央行和主权基金。


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会也有挑战,虽然有利于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但也要防范热钱快进快出的风险。


所以,当前首要的政策任务是稳金融、防风险,稳定汇率。同时要提高国内资产质素,与国际信用评级等级接轨。也要把握利差和疫情周期的优势,吸引外资,慢慢建立人民币的避风港地位。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首席直播课。


关于首席直播课

疫情之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倾力打造【首席直播课】,各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联合主讲,在每周一和周四推出,希望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趋势探究之法、问题解决之道。为中国经济“把脉开方”。


关注更多首席经济学家最新观点,请搜索添加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官方微信号:ccefccef,下载App: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