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一村一法律顧問”成常態

東方聖城網訊 去年底,兗州區酒仙橋街道古城村居民趙某某與轄區一企業產生勞動合同糾紛。該村法律顧問白建坤針對雙方矛盾的焦點問題,分頭對雙方做工作,避免見面後發生激烈爭吵,激化矛盾。法律顧問以法律為依據,再以情理以輔,縮小雙方的爭議,並組織多名律師進行案例討論分析。根據討論的意見,經與雙方溝通,最終達成調解,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為積極探索實踐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構建德治、法治、自治、共治“四治”融合治理體系,營造轄區良好法制環境,兗州區積極實施“一村一法律顧問”工程,打通群眾“知法、懂法、用法”的“最後一公里”,在全區法律顧問坐診、群眾問法已成常態。

該區從全區9家律師事務所、13家法律服務所170餘名法律專業人員中,遴選95名優秀法律服務人員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每月至少4次下村(社區)開展形式各樣的法律服務,將“法律診所”開在老百姓的家門口,實現了村村都有法律顧問,人人享有法律服務的目標。

連日來,兗州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發揮擔任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優勢,利用社區法律顧問微信群,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規,增強群眾依法防控疫情的意識,回答群眾的各類法律諮詢,“線下服務”改為“線上服務”,讓群眾在特殊時期也能瞭解相關法律概念、法律責任和義務,更好地配合疫情防治工作。

兗州區組織法律顧問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解疑答惑,幫助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滿足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普法宣傳活動,為基層治理“保駕護航”。截至去年底,村(社區)法律顧問共開展法治宣傳1700餘次;提供法律諮詢1萬多人次,有效維護了基層和諧穩定。

為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維護基層穩定中的“調解”作用,將矛盾化解關口前移,兗州區引導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村務管理、新農村建設群眾糾紛調解等熱點、難點問題,“和事佬”式的親民態度加上專業的法律知識儲備,讓法律顧問成為了處理老百姓矛盾糾紛的“行家裡手”。目前共提供法律援助500多件,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500多件(次),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張美榮孟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