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让人觉得特“矫情”的影视作品有哪些?

娱乐鑫火


(老炮)

六爷是个固执的活在旧时代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在周围几条街叱咤风云,有着十几个前呼后拥的兄弟,仗义义气和守规矩是他的标签。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六爷已经奔了六张,周围的兄弟都散了,只剩下一个继续热血的闷三儿和一个自小胆小怕事的灯罩儿,一个从年轻就喜欢他的女人话匣子,一个与自己不和的儿子,在后海的一个小房子,然后就是自己固守了几十年的规矩。他认为问路之前应该下车后叫人家一句敬称,他认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说话应该无论何时何地都称一句您,他认为小偷偷了钱包应该把人家身份证给人家寄回去,他认为面对跳楼的寻死的无论如何不该说风凉话,他觉得朋友之间只要有一方遇到麻烦其他人应该想尽办法去帮助朋友……他的规矩多数都是有道理的,但恐怕也有不少是让很多人认为繁琐而且过时。他自己却不自知,老想教训不懂规矩的人却被别人背后笑话。他与现在的时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格格不入。但他身上那点热血也是着实让我这种永远感性大于理性的人看完以后跟着热血起来。

电影里面有几个小片段是让我印象挺深的。

第一个是六爷和兄弟闷三儿灯罩儿约好了第二天一起去富二代们的车库赔六爷儿子划坏了人家豪车的那十万块钱赔款把这事摆平。一早上起来,等在胡同口的人只有六爷和闷三儿俩人,所有人都以为胆儿小的闷三儿怂了不敢去的时候,六爷和闷三儿却在车库里看见了早就到了的闷三儿。这时候全场因为灯罩儿正在做的事儿爆笑起来。这个几十年不怎么出自己胡同口的前修车工现煎饼摊摊主正在用自己修三轮儿修旧车的手艺往人家法拉利门上刷自己能买到最贵的油漆,还和人家车主真诚地说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他想的不多,他以为这样花上几百块钱再加上自己的手艺能够帮助自己兄弟少花点钱,却不知道这一弄反而把赔款从十万块钱变成了天价,惹出了更大的事端。他胆子小他太天真了或者说他太傻了,但他却固执守着对兄弟的情谊,守着兄弟有难一定帮忙的规矩。

再一个是,在六爷儿子被砸成脑震荡住院,房子被人家砸的乱七八糟之后,六爷拦下了企图去砸了对方车库的闷三儿。两个人哭着,闷三儿说出了一句“咱们什么时候受过这个啊”是啊,年轻时候意气风发的他们怎么会想得到人老了以后会受到小辈儿的这种欺负和侮辱。人家用事实告诉他们,你们老了,这世界没你们的事儿了,你们赶紧认命吧。

最后的场景自然是颐和园后面野湖上的那场茬架了。那个场景很荒诞很可笑很心酸。一大清早,已经被诊断出严重心脏病的六爷没告诉任何人,一个人蹬着破自行车,穿着多年不穿的军大衣,背着几十年没出鞘的日本军刀,独自前往约定的地方。在他面前事对方的几十个打手。太可笑了,谁不觉得这就是去自己找死的。但是六爷拔出刀时的那个表情却像是他身后跟着而不是前方有几十人一样。但这个故事的结尾注定不是一个孤胆英雄的故事。被闷三儿灯罩儿话匣子以六爷的绝症了来见他最后一面骗来的原本不想再掺乎茬架的事儿的兄弟们一起来到了湖边。看到六爷向对方走去的背影,这群人明白了自己被骗了,却没有离开,“打架就打架吧,说什么癌症啊,大家上啊,不等让六爷一个人”原本不想惹麻烦的心思在看到自己兄弟有难的瞬间都已经不在了。十几个人无论开车的骑车的还是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穿西装的穿大衣的穿破棉袄的,一起随手抄起了家伙给自己兄弟撑场子。抛去打架这件事儿的是非来看,这里是我这个无脑热血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最感动的地方。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大家的身份地位差了多少,看见兄弟有难,大家都不会视而不见扔下你不管。谁不希望能有这样的朋友圈子。

除了剧情,电影里这些演员真是值得给无数个赞,冯小刚本身特质上就是个有个六爷特性的人,有时不了解现在这个时代,固守着自己的规矩,看不惯很多新生的事务。一举手一投足的那个范儿和电影里的六爷毫无违和感。扮演话匣子的许晴,就像小伙伴说的,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她,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个角色放眼出去还真没有人能代替她出演。六爷兄弟们的扮演者们一个个都是在各大电影电视剧里的老戏骨们,范儿各种正。年轻人们自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导演的安排下也是表现不错了,虽然六爷儿子小波的北京话学的不太地道,也同意很多人说的可以换成杨玏张一山之类的演员,但也能感觉到是在努力模仿了,算是瑕不掩瑜吧。一个惊喜是张一山的出现,冯导成功的成为了为数不多集齐姜文夏宇张一山的人(我的点好奇葩……)

还有一个感慨,是关于北京。片子的所有设定都是在北京城里发生的。看电影的时候,影院里面坐了不少头发已经白了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平时看别的电影这种事儿几乎没有发生过。也有人说这部片子在北方尤其是北京的排片比其他地方高的多。也对啊,谁还没个故乡情结呢,即使是被别人成为帝都的北京。这片子上映的时间也巧了,正巧赶上前一段那个神经病教授说想把北京大爷大妈迁出北京养老,导致网络上两拨人激动的吵了个天翻地覆,甚至有公众号放弃平时的中立态度强硬地说了一些类似“谁爱走谁走,我们本地人肯定不走”这种在很多人看来不合宜的言论。到现在北京几个公众号下面评论还有人在偶尔掐一掐。北上广这几年成为了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跳出来看,双方大家都有着自己的委屈,恐怕对方很难理解。但作为一个局内人偶尔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前一段遇到一个小伙伴的舍友,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了一句,你好像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有北京口音啊。我也愣了一下,确实我好像一直北京腔不是很重,但好像也着实比几年之前更轻了。北京越来越发展的过程中属于老北京的东西仿佛也越来越少了。就像电影里一句搞笑而心酸的话一样“六爷,宣武没有了,并西城了”宣武没了,天意拆了,口音变淡了,人变多了,密度变挤了,好像一些原本熟悉的东西没有了。诚然,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抱怨一旦说出口就是一种矫情,是啊,发展得最快,得到的优惠政策最多,这些东西简直不值一提,怎么好意思抱怨的出口呢。但是这种抱怨或者说怀念就像每个人在过年过节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普遍自然。虽然一直身在故乡,但故乡仿佛一天天变的越来越不像自己的故乡了。暗自回想,大一时候好像很多小伙伴在假期回了一趟家以后因为环境的变化说话的口音会变的重一些,但好像我就没有过或者说太不明显了,大概是因为北京语言的大环境已经变的是普通话为主体,京腔越来越淡化了。这种事说是多么愤慨多么忧伤是不可能了,毕竟发展是不可逆的,我还是盼着生活有各种进步,也是愿意认识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的,毕竟没有这些发展我不可能有现在这些小伙伴,但是偶尔想起来总是淡淡的遗憾了,有时也会怀念电影里那种亲切的语言氛围,可也只是怀念。如果连这种怀念都不让有了,我们一起去颐和园后面的野湖可好。

当然电影的情节里我坚决不支持在现实生活中每句必有脏字儿这种做法,敬仰的是曾经那些讲规矩的人们,主要是单一看这个名字就觉得莫名的矫情。哈哈



胖哥说事


矫情

1.《前任3》\r经典台词:\r林佳:你不要我了怎么办?\r孟云:那我就像至尊宝一样去最繁华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爱你。”\r孟云:那你不要我了,怎么办?\r林佳:那我就吃芒果,吃到死为止。\r最后孟云在最繁华的广场声嘶力竭的大喊“林佳 我爱你”\r最后林佳在家里狂吃芒果到过敏昏迷\r两个人都知道再也回不去了。\r我们的青春里,总有一个人教会我们成长,正如紫霞离开了,至尊宝才成长为孙悟空。\r\r2.《剪刀手爱德华》\r经典台词:\r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r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说过,爱情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r还有这句:\r如果我没有刀,我就不能保护你;如果我有刀,我就不能拥抱你。\r爱情如此的两难,给在你身边的另一半儿个拥抱吧!\r3.《挪威的森林》\r\r经典台词:没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想失望罢了。\r孤独的人,总是害怕着什么,但谁知道,原来寂寞也是爱情?\r如果要说,对云上影响最大的电影,《挪威的森林》可是首屈一指,直子,你为什么要死呢?\r经典语录:\r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森林,也许我们从未去过,但它将永远在那里,永远在那里,迷失的人永远会迷失,遇见的人最终会遇见。\r我希望你能记得我,记得我是这样生活的,所以我一直在你身边。\r\r4.《怦然心动》\r经典台词:\r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r中国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以至于它可以把语言提炼到这样的程度。《怦然心动》喜欢的朋友,不妨看看。\r太想你了,太爱你了,永远不要放弃你!\r——爱就是这样\r5.《小王子》\r我觉得《小王子》其实是一本成人回忆录!\r经典语录:\r我太年轻了,连爱她的方法都不知道。\r这句话,我要把它送给她,我和你,错过就错过了,说再多都没了意义。\r当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他特别喜欢看日落。






七天书屋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部电影由林孝谦、刘以豪、陈意涵、张书豪、陈庭妮、吴映洁导演,由禾浩辰主演。

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他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彼此深爱着对方,但是从来没有越过边境,只是成为了朋友。这个人不久前死于癌症。在他死前,他想为这个女人找一个好男人。最后,这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交给了另一个男人,然后就死了。女人最终和男人一起死了。

小编看完这部电影后,结论是:这绝对是今年最戏剧化的电影!

我相信许多看过这部电影简介的朋友都有一种看韩剧、癌症和殉难的感觉。这些不是韩剧老套路吗?也许许多观众不知道这部电影实际上是2009年韩国同名热门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翻拍。所以对于这些老套路观众可以知道。

我说这部电影很戏剧化,主要是因为男主人和女主人真的很担心。

首先,男主人张哲凯,如果要说他的深情,他真的是灭绝了的深情。和一个女人生活了10多年后,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洁的关系。在身患绝症之后,我想做的是找到一个可以永远信任她的好男人。这样的人似乎真的很无私。

但是,这种“在身患绝症后给爱人留下痛苦,并一直说这是为了对方的幸福”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自私的呢?为什么你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不给对方知情权?为什么你想安排彼此的生活,为彼此找到爱和幸福?你一定要让她乐意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吗?

让人无语的是,男主人为了给女主人一份稳定的爱情,竟然查了他第二个前女友辛迪的背景,想把他和未婚夫分开,甚至想给辛迪钱让她离开未婚夫,最后假装有约会让女主人放弃。这样的男人,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他是真的大爱还是愚蠢?我们就不能和女主人谈谈,和她好好生活吗?

再说,情妇宋媛媛。在整部电影中,她流了大部分的眼泪。我认为这是一部普通的爱情电影,我认为我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我从未料到结局会超出我的预料。看着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互相了解并最终结婚,对男人来说真的很痛苦。这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财富只能被送出。然而,当真相被一层层揭露时,人们发现原来的女主人宋媛媛什么都知道。

她知道这个男人的病情和他计划的一切,所以她过着他根据他的想法安排的生活。但是你不认为女主人做得很好吗?如果你想假装是真的,那并不是为了“让他能安心”,你嫁给了一个你不喜欢的男人!为什么他们结婚了,最后跑了?结果也伤害了无辜的男人!如果我知道结果,我会留下一切陪男主人。为什么我要陪着表演让对方受苦?

所以,这部电影真的很戏剧化。男性主人对癌症真的很难过,但他们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更令人难过。但即使如此,小编必须承认他真的被这部电影感动了。看到最后是眼泪崩!

首先,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非常好。男刘以豪和女陈意涵的表演技巧真的很棒。特别是女主人宋媛媛陈意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哭泣的戏剧非常鼓舞人心。尽管电影前面的情节很血腥,但当真相被揭露时,所有喝醉的狗血都被同一个场景中的男孩和女孩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撇开这对男女对无辜男女造成的伤害不谈,他们的爱确实感动了每个人。

宋媛媛爱得比你想象的多,即使你遍体鳞伤。张哲凯爱得比你想象的多,即使你的心满是洞。什么是真爱?真正的爱情不是彼此相爱的异性恋男人和异性恋女人在同一张床上生活了十多年,但他们仍然纯洁而酷?真爱不仅仅是为了彼此,一方可以放弃占有,另一方愿意放弃婚姻和身体,成为他的渣男?真爱意味着你已经死了,我会和你一起死。如果这不是真爱,那么什么是真爱?虽然这部电影有点狗血,但在一个“开车”并不一定意味着婚姻的时代,男女主人之间纯洁、深刻和不可分割的爱确实令人着迷。当然,除了催泪弹,这部电影还向每个人传达了更多的爱,教导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相信爱的力量。总的来说,虽然这部电影很戏剧化,但它真的很感人。这部美丽、温馨、浪漫的爱情电影仍然值得年轻情侣和年轻人观看。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汪饱饱看好片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和《我们都要好好的》越看越觉得矫情。

首先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的故事情节讲的两个彼此相爱的人,都希望彼此幸福的人,都希望以对方希望那样生活的。可是结局让我没想到,女主居然陪着男主一起死了。算了,就这样吧,这部电影的糟点那可真叫数不胜数,在我看来完全是矫情、狗血加尴尬的集大成者。

再说《我们都要好好的》难免让人觉得受不了。对于故事情节的设计,真是让人感到矫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向前真的有那么忙吗?在电视剧里看到,向前作为公司的高管,事业有成,风光无限。尽管说是爱拼才会赢,可是向前的表现是不是有点过头?且看电视剧中说,向前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看报告,看材料。这样搞了十几年,这人是机器人吗?一般人早就报废了。再一个,他说自己这些年满世界的飞来飞去,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没日没夜的拼搏。这样的剧情实在是太矫情了。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影视情报先锋


我觉得,绝对是烂片三部曲之《小时代》。

最近三部电影被誉为烂片三部曲,除了票房,赚得更多的是大家的口水。

富春,不二,小时代,说实话,三部连续看下来,第一感觉就是心疼电影票。

比起前两部,客观来说,应该给予小时代肯定。

同样是第一次导演电影,郭敬明的小时代,真的是一往情深的文艺范,没有往任何其他方向延伸。

你要承认,整个电影团队所呈现的小时代虽然像MV的串联,但画面的运用,说实话,如果是MV,必然是成功的几支MV了。

从内容上,就不要吐槽了,小时代出了好几年了,看过小说就知道了,电影改编自小说,怪罪不了电影。

郭敬明就是把宫洺写得很神很神,就是把周崇光写得很帅很帅。故事虽然是烂梗,每个人看得时候可能都带着些许不屑。但是女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啊,我们爱看漂亮的衣服,爱看身材好的帅哥,我们更多得是羡慕每个女主角身上的闪光点,天真,客观,果敢,从容,气质……我们看到她们的时候,就会想,我们是哪个样子的人,我们有没有差,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换一支口红,改一个发型,甚至是换个男朋友,重新找一份工作,我们在轻松之中,有时也会思考,未来究竟在哪里。在女孩子心中,更渴望被爱,被呵护。在光晕闪耀交错的无数个瞬间,我们在氤氲的光里面,以为女主角就是我们自己。在钢筋混凝土之中的我们,也渴望光着脚奔跑,我们也想念那一大帮学生时代没心没肺的朋友……

有一部分电影和电视剧就是爆米花的,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一堆不符合现实的男生女生,他们过着奢靡的生活,这生活中又点缀着童话。乍一看自己的生活,黑漆漆,可能连一束光都没有照进来过。郭敬明同学就是写得我们未曾得到的一种生活,你说他变态也好,说他炫耀也好。我们必须懂得,要想过上另外一种生活,意味着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必须承受更多。有梦不是好的么,为了最初的公主梦,像驴子一样去奋斗吧。

整部电影,其实没什么剧情,完全是小说在啪啪啪地翻页,如果拍第二部,郭敬明还是应该学学怎么把文字变成画面,靠长相卖的是噱头,靠演技和编排才是实力啊。

可能谢依霖会因为这部电影走红吧,因为她最真实,最可爱,就好像她问姐妹们那句,我真的有差吗?嗯,因为你比她们差,所以你更贴近生活。不是每个女孩跌倒都有人扶起来,不是每个女孩的上司都会报销他打坏的杯子,不是每个女孩的客户都是满足她的要求,不是每个女孩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每个女孩都天生丽质,不是每个女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人跳出来帮忙……

你知道的,幸运儿的名额是有限的。写完这一篇竟然有点失落,好像又一次掉进了初高中读郭敬明小说时代的感觉,那些爱来爱去爱不出的未来,那些伤来伤去的心也不腐坏,那些日子因为没有真正的挫折,所以芝麻绿豆的事都会悲伤。而现在,那些不会哭的女孩,你是不是也在心底怀念怀念那个自己?

原来写郭敬明导演电影的影评,也会不自觉用他的感觉来写啊。

其实有很多镜头还是很讲究的。比如说演员特写的卡位,光的运用。还有很多超长镜头,比如校园里的追逐啊,大秀开始的互相寻找。还有很多处镜头,如果你慢慢看,你会发现很多镜头是很美的。但是演员的演技嘛,真的是没有什么体现。





咔嚓影视汇


重温了《恋恋笔记本》,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这部爱情电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第一次大约是2008年看的,中途看过一次,昨晚是第三次就是这样一部俗套(结尾的双逝情节尤为矫情)、狗血外带劈腿情节的电影,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两位主演高斯林、瑞秋有颜有演技,我想,大概是从中看到了曾经年少中二、无知无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