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網事10】柔弱“格格”咋成了“鐵娘子”?身邊百姓這樣評價她

3月21日晚,有一位轄區居民從廣東深圳坐動車回到福建永安,她連夜到動車站做好對接工作,並耐心地向居民叮囑一些居家隔離注意事項。


3月22日,她安排好轄區湖北籍員工返永隔離事項後,又立刻到永安的集中醫學觀察點,為從美國紐約回來的轄區居民,代送了剛換上國內手機卡的手機……


她叫董豔,是永安市燕南街道馬鞍社區的一名網格員,這樣忙碌的狀態,她已經持續60多天了。


去年8月,她剛進行了乳腺癌手術,11月做完放療,至今處於術後恢復期,每天都要吃藥,醫生特別叮囑她,一定要好好休息,千萬不能勞累。


雖罹患疾病,但董豔總是放心不下本職工作,很快回到了抗疫一線。身邊的同事都稱她“鐵娘子”!


下面,長安君帶你看看這位“鐵娘子”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董豔(後)查看摸排情況


“鐵”身板:

罹患疾病,但她從沒表現鬆勁的一面


董豔術後一直忙於工作,沒請過幾天假。今年春節以來,更是沒休過一天假。


本來過完年就到了複檢時間,但因為一直忙於社區及網格各種事務,她到現在還沒去醫院,硬是熬出了一副“鐵”身板。


大年三十晚上,有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相關部門和醫護人員要上門核實,需要社區配合做好協調工作,董豔讓社區其他同事在家休息,自己親自上陣,忙到凌晨2點才回家。


▲董豔(右一)為商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材料


“有什麼工作,董豔都主動當先鋒、做表率。”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潔感慨道。


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多、任務重,但董豔從沒有因為身體有恙,要求“特殊照顧”,而是盡心盡力做好各項工作,從沒表現出鬆勁的一面。覺得身體吃不消或精神壓力大的時候,她只是偶爾微微皺一下眉,或輕輕地嘆一口氣,馬上又調整狀態,繼續投入戰“疫”工作。


“鐵”把手:

守好“防疫門”,讓居民隔離不隔情


戰“疫”當前,董豔像一副“鐵把手”,將疫情牢牢擋在“門”外,讓居民平安渡“疫”。


隔離不隔情。有位疑似病例確診後留在醫院隔離診療,董豔主動將食物、衣物等送到醫院,讓醫護人員轉交到確診居民手中;有位居家隔離的90多歲老人,身體不太好,常年服藥,碰巧家裡沒有藥了,董豔就讓同事幫忙去醫院、藥店取藥......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董豔和同事讓被隔離的居民沒了後顧之憂,在家生活得安心。


▲董豔(左一)跟同事討論居家隔離溫馨提示張貼事宜


這段時間,摸排境外、省外返永人員情況是社區的一項重點工作。


轄區企業有5名湖北人員返永務工,需要在職工公寓先隔離14天。其中有名工人在3月1日出現低燒症狀後,送醫院觀察,排除了新冠肺炎嫌疑。但公寓附近小區的許多居民不明真相,擔心存在感染風險,不停地打電話找董豔諮詢。董豔一一耐心地進行解釋說明,安撫居民的恐慌情緒。


社區的便民市場2月9日重新開放以來,賣菜、買菜出入人員較多,董豔又特地安排了保潔人員,在做好衛生的同時,每天對市場進行嚴格消毒,讓居民放心出入。


“鐵”作風:

敢啃硬骨頭,4個老舊小區終於不再“失管”


不只在戰“疫”一線如此,在社區同事眼裡,董豔平日裡就是這麼一個主動衝在前、扛重擔的“鐵娘子”。


董豔有著13年的社區工作經歷,黨齡8年多的她,時刻牢記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為居民排憂解難。


在她擔任社區網格員的這7年時間裡,大到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小到調解鄰里糾紛,為居民做了很多實事。


▲董豔在張貼防控溫馨提示


在第一網格內,她帶頭“啃硬骨頭”,還讓4個老舊小區及一個沒有物業的小區不再“失管”;南溪路900號小區基礎設施陳舊,她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硬化了道路,安裝了路燈,還給排水溝安上了蓋板,讓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藝術森林小區化糞池堵塞,臭氣熏天,她不怕髒、不怕累,又是查看現場、找住戶們協商疏通事宜,又是幫忙聯繫維修工人……


社區是城市最小、最活躍的“細胞”,每個網格都是一個“神經末梢”。而董豔用一個個細心、暖心舉動,點亮了居民的“小美好”、城市的“大文明”。


聲明:本文轉自永安市委政法委、永安市融媒體中心,在此致謝!

來源:永安市委政法委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