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卻有悠長青草香,鹹香不膩,令人難以忘懷

清淡卻有悠長青草香,鹹香不膩,令人難以忘懷


美食無國界,你家做的青團與我家的青團,未必相同。

每逢傳統清明節日,同學之間就會從各自家裡帶來各家口味專屬的傳統美食,一字排開,可壯觀啦!就像一場舌尖的品味,對每位同學帶來的青團(清明果)都有一份濃濃情感在其中。

從小都在南方成長,清明節之前,看著奶奶、媽媽忙碌的身影在做清明果,直到長大後,才知道有的地區做清明果的材料並不相同,完全是就地取材。

做美食,不能只閉門造車,參考與學習同樣重要,市場上早已佈滿各地不同的清明果(青團),看什麼都想吃,口味也越來越豐富。看著這種,手裡拿了另一種,都想買買買,太敗家了。

鼠麴草,艾草之後,還有一種叫小麥草汁。小麥草就是“麥苗”它含豐富的葉綠素,用它搗爛絞汁加入糯米粉,也能製造出如青草芳香的青團皮。今年的選擇又多一種。


醃篤鮮青團

江南特色菜餚“醃篤鮮” 它主要食材是春筍和鮮、鹹五花肉片一起來煮的湯,或叫半湯菜。“醃”就是指醃製過的鹹肉;“鮮”,就是新鮮的肉類,可以是雞、小排骨;“篤”用小火燜煮的意思。

這麼一鍋有特色的菜餚,搬進青團裡有考驗哦!大家都知道糯米糰包進來的餡,大多是半乾的食材,太多水分,青團皮會很難保證不漏餡,這個道理在做過清明果的小夥伴一定明白。

因此對它多了一份另眼相看的購買慾來。

街上買的當下,我們未必當場馬上吃,回到家最好復熱一下,尤其是這款醃篤鮮青團。剛開始嘗第一個,就是常溫偏涼,(平常福州吃清明果,會吃常溫的)結果嘗不出有什麼特殊,吃貨的嘴巴怎麼會這麼輕易放過這特別的口味呢?改變策略,復蒸一下,再切開來嘗,果然它需要有溫度才美味。陣陣鹹香味飄出來。

肉質酥肥,筍子清香脆嫩,湯白汁濃,鹹鮮流湯,把道地江南風味完完全全體現出來。春天的一點“鮮氣”不容錯過。




筍乾菜青團

個人偏好吃筍,春天的筍種類繁多。無論什麼品種都十分鮮嫩。此時不嚐鮮,等待何時呢?

鮮筍嫩也要有好搭配,才不傷腸胃,豬肉是筍的好朋友,這種組合叫筍炒肉與“竹筍炒肉絲”不同。(小時候調皮,可沒少捱打的竹筍炒人肉絲,哈哈暴露年代啦)

梅乾菜的醇厚點綴筍與肉相混合,肉香互相輝映。碧綠油亮的麥汁青團皮與內餡形成強烈對比。一口咬下,糯韌綿軟外皮,筍乾菜裡陣陣鹹香味道,個人覺得比上一款更適合南方人的胃口。你們會喜歡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