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部队到地方,你最不适应的什么情况?

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这个问题其实对在部队服役的战友都有这样一种情怀吧,当你从一个20岁左右的社会青年踏入军营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就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了转变,不论是从身体方面还是从思想方面都开始了新的转变,以前的你在社会上为了自己的生活或者前途而努力,然而你来到了这里身份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你踏入军营这一刻你就开始肩负起保家卫国的光荣职责,你的人生从此跟国家的命运,跟党的事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这里你经历了一次人生的重大转变过程,你开始了适应这种紧张而又有意义的生活。这里让你的身体得到锻炼,让你的思想更加进步,知道了什么是人民的利益,什么是国家利益,而当你有一天尽完义务的时刻,你将要离开这曾经流过汗水,有过欢乐时光的地方,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这个地方让你如此留恋,仿佛与你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此的难以割舍,因为这段生活真的改变了你的人生,回归地方的路上是哪么得熟悉而又陌生,这里仿佛又要重新的开始,在部队养成的思维方式又要得到重新调整,又要经过人生的又一次蜕变,在这里你又将开启新的人生,新的生活。雄关漫路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友过得可好!


我在铁军的岁月


我在部队服役10多年,2010年离开,来到地方也很快适应环境,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与他人不同,比如干每件事比较认真负责,喜欢雷厉风行。我进的是政府单位,我的认真负责及工作高效率深得分管领导认可,干得事情也越来越多,份内的干完接着干份外的,很多时候还要接手其他同事拖拉或不认真出错留下的烂尾事情。年终考核时,除了分管领导对我的工作成绩高度肯定外,其他领导或同事好坏也不说,因为他们总觉得我干的事别人多,他们经常看到其他同事加班(其实是耍手机,有人来就装模作样忙工作。),而我却基本不用加班,我习惯在所做事情的时间节点前提前做完,要耍就干干脆脆耍,不喜欢干事情拖拉、磨洋工。

经过一年的磨合,第二年终于与大家打一成一片,事儿也干得少多了,但内心深处总觉得还是有点不自在。


荒漠中的耕牛


我是一名新创作者,很荣幸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我在部队工作二十多年,现转业(自主择业)到地方有5年的时间。由于环境的改变,初到地方,确实感受到有很多的不适应和面临的差距,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作个分享,不对之处,请多包涵斧正。

图片釆自摄图网

一、人际关系不适应,很难融进圈子

一是口无遮难的率真性格,容易得罪人。严格的部队管理,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军人单刀直入、直来直去、口无遮拦、爱憎分明的率真个性,做事认真,敢于碰硬,敢说敢讲。与此相比,地方生活环境较为复杂,不像部队那样单纯,大多数人说话圆滑,喜欢“弯弯绕”,明知一语中的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转弯抹角,绕来绕去,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就导致了当过兵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人,往往给地方上的人造成一种“另类”和“格格不入”的错觉;二是自我表现良好,敢于出头的做事风范,往往引起别人的不满。当过兵的人历来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执行力、责任心强,一天能完成的工作决不拖到第二天。由于这种出人头地、自由不羁、敢于争先的风格,往往引起地方上的人不满,误认为抢了他们的风头,给他们带来了工作压力,对当过兵的抱有厌烦、不满情绪,甚至讽刺为“傻当兵”、做事“有勇无谋”,导致了感情上的蔬远,距离拉长;

三是自尊心强,面子观点重,不顾及他人感受,也容易造成对别人的伤害。部队相对地方思想较为单纯,信息封闭,导致当过兵的思想较为保守、固执,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喜欢独来独往,哥们义气严重,地方却人心复杂,尔虞我诈,竞争激烈,笑里藏刀,这样当过兵的人过分的强调自我,不深谙地方的人情世故和为人处事,不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横加指责,往往触及到别人底线,伤到别人的自尊,导致很难走进地方人的心理和融入到地方群体生活中去。

图片釆自摄图网

二、工作环境不适应,业务技能在短期内很难达到与地方一致

作为年长的转业干部来说,他们年少就参军到部队几十年,学的做的都是部队军事领域的事情,部队封闭式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技能与地方管理、工作是脱节的。脱下军装,下到地方工作,面临诸多的不适应。一是业务技能、专业特长是短板。地方上的人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相比之下,当过兵的人在这方面是短板,缺乏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容易导致无所适从,心理茫然,望洋兴叹的局面,必须要有一个学习转变过程,才能逐步适应地方工作和发展;

二是工作关系在短期内很难与地方同步。当过兵的人工作雷厉风行,责任心、事业感强,地方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较松散,积极主动性不够,导致当兵的人一时在工作中看不惯地方的人做事风范,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和悲观失望;三是少数当兵的人骄傲自满、高高在上、倚老卖老的负面情绪很难适应地方工作。少数当兵的人仗势在部队受奖立过功,认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丰献了青春,下到地方待遇不高,很难与地方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也是不适应地方工作的一方面。

三、生活习惯不适应,短期内很难融入社会

部队严格的一日生活制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铸就了军人本色,听惯了部队的番号声、哨声,习惯了部队的生活规律,到地方后,面对社会、家庭事务繁琐,松散的生活制度打破了原有生活规律,改变了生活轨迹,诸如操练、内务等都得靠个人自觉约束,还有社会上五颜六色的人和事,都必须要有更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审视,去适应。

总之,离开部队到地方,面临很多的不适应,但这些都是一个暂时的过程,适应的过程,关键是我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在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永葆军人本色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闯出新天地,铸就新辉煌。


浩海宏图


你要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才能维持一个更好的状态:

在书籍中,修好自己的气质;

在运动中,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在善良中,遇见同样的善良。

在简单中,找到简单快乐的世界。

愿,你我认真年轻,也认真老去。

愿,你我在变老的路上,越变越变好。


木子门耳


没有起床号,睡过头。

思念我战友,泪常流。


勤思少话


是自己要找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