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999起的Redmi k30pro?

胜利在招手


款产品只看参数和价格是很单薄的。尤其是重量级产品,需要放到历史发展轨迹和市场体系里看待。

K30pro在2999起售价格外,值得说道的地方还有很多。

1

2019年Redmi独立后战绩:note7、note8系列,出货均超过2000万;k20pro也身披出货500万的荣光在上个月退役。

这两款note系列和一款K20系列,一个成功帮助Redmi摆脱了过去红米廉价低质的形象,另一个则意味着Redmi品牌在市场是被认可的。

过去一年Redmi的市场表现无疑亮眼,但他的问题也很明显:Redmi虽然独立运营,可仍然是一个活在小米之下的品牌,市场独立性太差。

之前关于小米2019年表现里写的:

2019年战略性放弃,用一年时间培养用户期待。同时避免价格带冲突,把性价比的路让出来给红米走。然后在2020年5G市场全面开启时,争夺高端市场。这就是红米在过去一年里表现抢眼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新品牌没有历史包袱的束缚,另一方面能够使用着曾经的性价比小米的资源。

某种意义讲,2019年的Redmi,就是换了马甲的小米手机。

说白了,Redmi2019年所谓的成功,就是接住了小米撤退所留下来的市场空白而已。小米9生命周期出货没超过300万,小米9pro划水,CC9pro也没打算认真卖,整个2019年小米品牌都在走过场。这才让Redmi有机会站稳脚跟。

整个小米集团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大约是10%,如果Redmi继续作为小米的替代品存在于市场,不管小米冲击高端成功与否,天花板都隐约可见。

2019年Redmi“小米替代品”的市场策略很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要想打破桎梏,比起品牌在形式上独立,更至关重要的是——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独立。

2

其实对于k30pro,除了高刷新率以外,卢伟冰鸽了我们的还有挖孔屏。

19年年底发布K30的时候,卢伟冰就已经煞有其事得表达挖孔屏会是新趋势了。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很高兴的,因为面部解锁很方便,我觉得很实用,而弹出摄像头不利于面部解锁。

结果他给我来了个弹出全面屏。

只是吐槽毫无意义。连普通消费者都知道高刷新率和挖孔的优缺点,他们更清楚非常。既然如此,那就不经要问:放弃高刷和挖孔的旗舰新趋势,真的只是单纯给米10让路吗?

当然不是。

我发现之前我们都对性价比有所误解。所谓的性价比并不意味着减配和妥协,它的实质意义是同样的价值却更低的价格。这属于一种市场策略,而不是对价格极尽地压榨。

独立Redmi绝不是单纯地让他接替小米性价比市场的。小米集团更需要Redmi自己成长起来,自成体系。以两种不同逻辑的市场策略,和小米品牌一起完成双品牌战略。

这样才能建立更多元立体的产品线来应对市场变化,要不然跟当初的红米系列有什么差别嘛?

3

我们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看k30pro和米10主要区别在哪里:

真全面屏

耳机孔

刷新率

双ois防抖

HiFi音效

蓝牙5.1

33W快充+4700电池

发现没有,k30pro对比米10,在产品逻辑上其实更多是互有取舍,优劣各异:你是挖孔,我是真全面屏;你有一亿像素,我就上双ois防抖;你是对称双扬声器,但我有耳机孔。

除此之外还有HiFi、蓝牙、散热、三明治主板等等,我们可以看到,K30pro是在努力制造差异化,而不是单纯地为米10减配让路。

缺失高刷新率很遗憾,但我们不能被60hz一叶障目,忽略了这些不同。

只有当我们以更加独立的视角去看待Redmi和小米品牌。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消费者画像和产品设计逻辑,那双品牌战略的战斗力才算是全部释放。

到那时候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一下Redmi使用双旗舰的产品策略。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建立在Redmi以独立的品牌形象存在于市场,存在于消费者心智。

如果只是给小米让路,那双品牌战略的意义就失去了一半。

所以说,去年k20pro是Redmi在实体市场中打了一场品牌独立的关键战,那么今天k30pro则是将品牌独立的战场转移到消费者心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