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中国最著名诗人,赵丽华卖手书梨花诗800元值不值?

惊龙轩


1、反正头衔都是“自称”的,那干脆就自称“古今中外后无来者”的诗人。

2、800元买不到真正的诗,只能买到屎。

3、只听说过宋代的柳三变卖词(卖给别人唱),就还没有听过谁卖诗。

4、会把诗当做商品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都不是真正诗人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得出真正的诗。

5、风雅无关名利事,只要是把诗和名利扯上关系就不可能会写诗。

结语:可惜赵丽华的是屎而不是诗,真正的诗的价格也不是800元而是:

“从来不言价,言价只倾城。”


天下第一闲人4


十多年前,关于“梨花体”诗歌的争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以韩寒为代表的众多知名作家卷入其中,被称为自1916年郭沫若掀起的新诗运动以来,影响最大的诗歌现象和文化现象。

事实上,彼时的中国诗坛已然是死水一潭,先不说这种极端口语话、重口味的所谓“梨花体”诗歌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那场争论至少还是让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了中国还有诗歌的存在。

有“梨花教主”之称的赵丽华,因为是个脑瘫患者成为著名诗人备受关注。但是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她是如何能成为国家一级作家,还能担任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奖评委?那些网上流行的口味颇重的所谓诗句实在不想在此罗列,这样的口水诗就代表了当今诗歌的最高水平吗?尽管早已不是诗的年代。

对于惊龙轩来说,真正知道赵丽华的存在是在李敖先生去世的时候。就是这位早已沉寂的诗人,在李敖先生去世后的第一时间,发出一段对逝者极为不敬的文字,再度站到了争议的风口浪尖。其实也谈不上争议,因为当时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对她口诛笔伐。

尽管如此,早已被人遗忘的“梨花诗人”还是成功地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回到了大众视野。不少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当年轰动一时的女诗人,现在已经改行卖画为生了。她反复对自己的绘画水准自吹自擂,声称那些实际上就是“行画”的临摹作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云云。


但是这一次的炒作行为只能用“死水微澜”来形容,在一番无聊的嘲讽过后,本想来个华丽转身的赵丽华迅速泯然众人。

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赵丽华的创意和执着。她居然能想到用手书的方式来重新叫卖当年那些所谓的“梨花诗”。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赵丽华终于“谦虚”了一下:我字写这么差,不好意思多要钱,每幅800元……

没看错的话,她使用的是我们平时习惯用来创作小楷和行书小品的卡纸,摆上一些或凌乱、或拥挤不堪的文字,极不协调地配上几个印章,这就颇为自信地拿出来“贱卖”了。

赵丽华说:您收十幅二十幅,挂满墙,也没多少钱。然后诗和远方就到您家了。

我不敢想象,家里挂满这样的“作品”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是向来访的客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还是生怕来人,忙不迭地去“遮羞”。至少,“诗和远方”的意境绝不会在此出现。

刚才有网友发私信问如何收藏我的手书诗歌?我字写这么差,不好意思多要钱,每幅800元,微信转账即可。没我微信的发微博或头条私信给我。您收十幅二十幅,挂满墙,也没多少钱。然后诗和远方就到您家了。

对于这样一位顶着国家一级作家、诗人、画家头衔的昔日“网红”,惊龙轩无意用偏激的语言去贬低她什么。此时却忍不住有一点担心,会不会再关注到赵丽华的动态时,她已经不再满足于自称拥有千万粉丝的“中国最著名诗人”,除了画家,又多了一个“书法家”的头衔。


惊龙轩


这些,给谁谁要?怕扔在大街上都没人捡,既占地方又碍眼。

说句不该说的话,能写出这些东西的人,恐怕在平常跟人说话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能表达的明白了。

如果把这些东西,这些玩意儿说成是诗,写出这些玩意儿的人,和说这些是诗的人,羞是不羞?!

这不仅仅是磕碜的表现,简直就是嫑脸!

这样的人还能混下去,真的不可想象啊!

第一个图片,是她的馅饼,恐怕她这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应该是个秧子货。

第二个图片,雪是白色的,易化的,很轻的。真TM牛逼,比废话还废话,罗嗦到没治的高度了。

第三张图片,每次醒来,你都不在。对此,无语。都不如天底下任何一个孩子,在出生时的哭声有价值。写出这样的东西,被视为诗的,说明她是天底下最不值钱的一个女人。

第四张图片,写的是什么东东?只有鬼知道。这么写,有人说:她在诱导人犯罪。






宋春來


【梨花体•买卖】

买卖

公平合法的

也是约定俗成的

正如

我们关中地区

民间的一句俗语

俗吗?

不是有人说

大俗即大雅

丑到极致就是美到极致

以此类推

狗屎就是最好的面包

高雅还是粗俗

和我似乎没有锤子关系

在我们农村

大家都明白

集市上

有卖💩的

那么

肯定就会有吃💩的





兵法天下


《自由体诗》

——(诗,有风格的诗,大多是遭辱于当世却名耀于后世)

白也诗无敌,言来放狗屁。

当日诗如屎,人饿荒野死。

诗好与诗坏,生时论不开。

入得百岁后,从者若水来。



如若天风


毫无疑问,能让诗兴膨胀的赵丽华歇歇脚的,我看只有她大骂过的李敖了。有意思的是二者确有相似之处,都大胆出位口无遮拦,都异想天开,桀骜不驯。然而文人是要凭文章说话的,要想像李敖那样著作等身成为一代才俊可非易事,想学李敖那样出口成“脏”又不觉尴尬还得看火候。赵丽华作为一个诗人和晚辈,显然是靠不上李大师的身的。

李敖特立独行,风流倜傥,博古通今,才艺多面,咬文嚼字是为了臧否人物,借古喻今。才子李敖有足够资本直抒胸臆,连爆粗都显得十分动人。

赵丽华则不然。她是个女人,又还是个仅凭短句断句残句抛洒绣球的现代诗人,平淡的人生使她全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资本,可她却喜欢大胆出位的文风,把自己打扮成个多情种。她太拼了,拼命博出位,忘了那份矜持和坚守。

仔细读她的诗,发现连押韵都顾不及,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也有字字珠玑,但这种有一句没一句接了上句没了下句的所谓丽华体,要是定义为现代诗歌怕是很多人不同意。事实上,如果拆散了看,倒不失是一首首火锅般滚烫的散文小品。赵丽华该向着散文诗方向努力,别再当什么低吟浅唱慷慨悲歌的诗魂。

无论如何赵丽华该明白,现代诗本就处在风雨飘摇的失落状态,仅靠一两条“爆款”“金句”就想独领风骚永续辉煌不太可能,毕竟诗歌创作不能只靠一时兴起的满血喷洒咆哮嘶吼,需要的是浅吟低唱中的优美旋律。

别忘了我们看腻了不断排比的琼瑶体,但愿朦朦胧胧的梨花体不要步其后尘。





娱公娱扇


有人愿意买就值,没人理睬没人买还值吗!也许,就应该等待了,等待花开花落几个春秋,或者更长一点的日子……

那就要看她的耐心和坚守,其实她的这种自信心,也许就是成就她自己的力量。

时间,只有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给自己时间,给别人时间。成就的也许是她或者是你,

不管是什么体,梨花,杏花,桃花,只要有人买有人欣赏。

花开花落几春秋?





红珊瑚66


看到过不要脸的,没看到过真这么不要脸的!

赵丽华被人熟悉,不是因为她的诗歌多么好,而是因为垃圾似的口水诗。这就像一个良家妇女可以默默无声,但是一个站大街的窑姐却是村上的名人。

有些东西可以卖,有些东西不能卖!!


我的名字一叫真


手书梨花体卖钱的赵丽华,确实声名远著。值不值钱,另说。梨花体诗,是一种腔调,一种存在方式,总有一部分人没有其他选择而赖此活下去,不可抹杀!


相马的诗文摄


赵丽华女士也不容易啊,开始出书卖诗,诗不好卖了,又学习画画,改为卖画。卖了一阵子画可能也不怎么样,后来又卖台湾膏药。为了生活,还真不能只有诗和远方,还得有钱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1973dba04404a57832d85718cc3a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