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是怎麼划進沙俄版圖的?中原王朝和西伯利亞有何淵源?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王朝版圖很大,除了元朝疆土一度擴展到歐洲之外,其他朝代的領土也很廣闊,直到清朝晚期很多土地才被分割出去。諸如邊遠荒涼的西伯利亞地區,據說當年跟我中原王朝有著很大幹系,後來因為多種因素才被劃成沙俄版圖。

中原王朝跟西伯利亞到底有何歷史淵源?

遠古的西伯利亞是一塊溼漉泥濘的荒涼之地,在蒙古語中的“西伯利亞”是指寧靜之地的意思。其方位在蒙古跟俄國交界處,北方屬北冰洋,南面是蒙古地區,西達烏拉爾山,東臨楚科奇島嶼,可算是世界最東的地方,按文藝青年的話說簡直比上海舟山的“東極島”還要東,絕對是觀日出的好地方。

而西伯利亞總面積約為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土地遼闊,蘊藏著大量豐富資源,該面積跟現今的俄羅斯國土相比有過之而無比及,畢竟以領土大而出名的俄羅斯總面積約為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如果減去東歐地區的400萬面積,那麼西伯利亞就成了俄羅斯的主要面積。很少人知道,古代的西伯利亞其實跟我中原王朝有著莫大的聯繫。

西伯利亞的發展經歷

首先得從正確歷史角度看待該事情,古代西伯利亞,人煙罕至,極度荒涼,土地由於常年寒冷根本無法種植農作物,所以沒有人想跑去哪裡居住以及生產。除非像蘇武牧羊這類型的人,才有可能被流放至此當做懲罰。

所以當時的西伯利亞地域雖然非常廣闊,但一直被中原勢力、蒙古勢力、沙俄勢力等忽視,各方都不曾想把西伯利亞佔為己有。根據《漢書蘇武傳》記載,漢朝時期中原王朝的疆土已經涉足到西伯利亞的南方,即是現在的貝加爾湖,當年那裡湖水清澈,面積遼闊,總給人一眼望不到邊的錯覺,因此漢朝人探察完畢後就把貝加爾湖定義成“無比遼闊的大海”,由於它處在中原北方,故此漢朝就稱貝加爾湖為“北海”。

當年蘇武被流放到貝加爾湖養羊後,漢朝人就說蘇武被北方部落的野蠻人關在北海放羊了。此事在後來還被人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導致一些後世之人誤會蘇武當年去的是廣西北海。漢朝時期由於中原人對地理認識不多,故才把西伯利亞稱為“北海”,後面有了新認識之後又改叫“小海”。

隨著時間推移,中原王朝改朝換代進入的大唐盛世年代,此時的唐朝人人安居樂業,朝內一片繁榮,經濟上去了就有實力對外擴張了。於是唐朝軍隊分三路大軍向中國以外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征討,其一路旗開得勝,所向披靡,可是當大唐軍隊殺到北方的西伯利亞地域後,卻意外停止了侵略的腳步,原因很簡單,唐朝人也認為西伯利亞屬於無邊無際的荒涼世界,甚至還有海,所以不值得繼續進攻。

唐朝滅亡後中原王朝被更具野心的元朝掌控,而蒙古鐵騎是出了名的侵略魔鬼,其所到之處皆為蒙古人的土地,殺到歐洲就造成大範圍恐慌,連當時的歐洲人民都稱蒙古人是“魔鬼”。另外元朝軍隊入主中原後把版圖一擴再擴,而對於北方的領土蒙古人更是眷戀,元朝曾經四次派出過勘察隊到北方荒涼地區進行探察,經過奮鬥後終把元朝的領土擴大到了北冰洋。

雖然蒙古鐵騎的擴張能力很強,但缺乏的守土能力。

時間來到十五世紀左右,由成吉思汗嫡系發展出來的各大蒙古汗國開始鬧分裂,跟著獨霸西北亞地區跟東歐地區的欽察汗國被解體,共分成4個小汗國,分別叫克里木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國、西伯利亞汗國。然而蒙古大汗國的分裂引來了沙俄的虎視眈眈,他們早就想吞掉蒙古各大地區來擴張自己的疆土跟勢力。

後來,伊凡四世上位,強勢的他推行了一系列大改革,終把當時的大公國發展成更強大的沙皇俄國,隨後伊凡四世正式把俄國權力集中起來統一管治。而俄國在他的領導下一改昔日的鬆散局面,整個國家逐主分為貴族管控區跟特轄區。從公元1565年開始,沙皇大力發展特轄區,歷經七年左右時間逐把貴族權力以及所管區奪走,據說當中有四千餘名俄國貴族被解決,事後沙皇總算完成對俄國統一,跟著就萌生了對外擴張的侵略想法。

16世紀中葉,沙俄露出侵略嘴臉,出兵進攻伏爾加河中間流域的咯山汗國,該汗國分裂後成了小國,實力有所減弱,最終被強悍的沙俄軍隊征服,並且吞併了領土。之後,沙皇伊凡胃口大開瘋狂的揮軍南上,其沿著伏爾加河一直殺到下游,把所到之地全部列入俄國版圖,而地處南高加索地域的阿斯特拉罕國曾力圖抵抗,可最終還是敗給俄軍。之後俄國軍隊掃蕩周邊的蒙古部落,完畢後就向烏拉爾山脈進軍,而此行目的就是想把東面的西伯利亞給吞下來。

當年在沙俄軍隊襲來之時,西伯利亞草原由西伯利亞汗國掌控著,他們雖然擁有廣褒的疆土但汗國居民僅有20萬餘人,這些人當中還區分為上層人種突厥人跟韃靼人,而下層人都是一些居住在原始部落的人,大部分能作戰的人員所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後,有的人甚至要帶著木矛跟石斧上戰場。

然而沙俄大軍不屑於跟這支原始軍隊對戰,轉而花錢僱傭了一批哥薩克探險隊員,並讓把西伯利亞人征服了。然而被輕易打趴的西伯利亞人不甘心領土就這樣被佔,於是發揮耐勞耐苦的精神繼續吶喊,可惜因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太落後,根本不是沙俄的對手。

西伯利亞被劃入俄國版圖

公元1598年,蒙古大草原的汗國除了偶爾小規模的抵抗沙俄後,最終大批量被滅。而沙皇伊凡也因此被國人稱讚為“雷帝”,他的身世可能被追隨者過渡神化,傳說其誕生那日,天空雷電轟鳴,在雷霆大發之際,伊凡就出生了。伊凡帶著雷電光環降世,並非最大的亮點,重要的是他長大後當了沙皇,就開始推行新革命,最終沙俄人在他的帶領之下,一直侵佔蒙古領土,最終把整個西伯利亞地區佔為己有。

我國中原歷代王朝曾有過把西伯利亞納入版圖的機會,可惜認為這個地方沒價值而採取了忽視處理。試想漢朝時期就有中原人到過西伯利亞,還把貝加爾湖稱為“北海”,唐朝時派過大軍北進,抵達西伯利亞後,望見野茫茫一片貧瘠地區又因此止步退回去了。

其中原因之一,中國曆代都是農耕朝代,百姓們以耕種為生,所以希望土地要有肥沃的土壤,這樣才能盛產糧食,所以在古人眼中,北境的戈壁荒漠跟寒冷地區根本不值得去佔有。諸如漢朝的戰神霍去病就帶兵去過西伯利亞,但目的是為了驅趕匈奴等遊牧部族,不讓他們來侵擾漢朝邊境,等完成任務後,霍去病就回來了,其根本沒想過在哪裡侵佔領土,可能他覺得那邊並沒有值得留戀的東西,而且離中原都城還非常遙遠。

所以中原的百姓們還是喜歡春夏秋冬都很鮮明的地方,習慣過一些春暖花開,夏涼秋收的美好日子,而西伯利亞地區根本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