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对娃“大吼大叫”的父母,会养出这3种性格的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有所成就。因此从小就会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采取的教育方针也大有不同。有的父母经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对孩子的不满意或者其他行为而大喊大叫。

其实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培养出的孩子也不尽如人意,孩子的性格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未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大吼大叫的父母,会养出这3种性格的孩子

①胆小如鼠的娃

父母经常大喊大叫,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培养。很多孩子胆子很小,听到炮竹等声音都会感觉很害怕,家长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排斥感,有时候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不敢和家长沟通,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胆小的性格。



②脾气火爆的娃

父母大喊大叫是发泄自己情绪或者是自己的一种行为表现方式。孩子经常和父母在一起,其行为的点点滴滴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也有样学样,遇到不开心或者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喊大叫,脾气十分火爆。这对未来同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处理问题能力都会造成困扰。



③不孝顺的娃

父母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擅于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缺乏同理心。儿时的表现为和同伴关系不和谐,不能交到朋友,成年后表现为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缺乏孝心。



如何避免大吼大叫,进行有效沟通呢?

家人矛盾不牵扯孩子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大喊大叫,很多的起因是家庭内部矛盾,家长觉得孩子不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也就毫不顾忌。

在发生问题与矛盾的时候,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的和家人解决问题与矛盾,坐下来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有矛盾并不可怕,家长如果这样做,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影响,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不是冲动,而是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



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值

诚然,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继承人,难免高标准严要求。

但其实不然,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上进心甚至会产生很多压力,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建立适当的目标,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值,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才会让孩子充满动力,进而挖掘自己的潜力与能力。这样不仅孩子学得开心,父母也能放心,一举多得。

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肖汉式教授曾经说过,情绪是人们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情感反应,会影响人的心情与行动。

积极的情绪能够激励人们,积极上进,消极的情绪则会导致人们走极端。孩子们小的时候并不知道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但家长不然,应该在生活琐事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向孩子们树立一种形象,“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沟通与思考



这样会为孩子们的情绪培养打下很好的基础。例如孩子今天发脾气,家长要问孩子问什么,帮助找出问题的源头,并引导孩子如何解决,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和父母在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整体,彼此的点点滴滴都相互影响着。



在这个个过程中,彼此共同进步、共同改变、成长才是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核心。不仅家长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要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3-6岁的孩子正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家长们要抓住这个时期。最后,为家长们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与《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主要针对3-6岁孩子的情绪早教,汇集了孩子生活中容易乱发脾气、控制不好的事情,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更适合3岁左右的的孩子,通过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孩子如何学会情绪管理、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