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认真成绩前几名,家长评价也不错,但不会和领导打交道,评优没我,怎么办?

走遛狗去


首先必须清楚,学校评模评优的规则是怎样的。如果是按成绩排名,则一目了然,没多少操作空间,你没评上,自然是排在你前面的人数,超过了评优比例。

如果是领导一言而决,那么在确定评优名单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就很复杂。

不过,工作认真,成绩优秀的老师,只要不是跟领导交恶,并不会在评优的时候吃亏。

我们先假定,你的学校评优方式是后一种——也极可能如此,否则你也不会质疑。领导在确定评优名单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各种关系户、校委会成员、中层干部,刺头、提拔对象等等,但主要还是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再没有底线的校长,也不会将真正努力工作的老师全排斥出评优名单,否则就是拆自己的台。一般情况下,每学期评优,最多照顾两三人。但因为这类人在工作上毫不出色,却也上了评优名单,会引起群众非议。这对校长的个人信用会造成很大伤害,校长不得不谨慎从事。

事实上,真正有头脑的校长,在评优评模这种敏感事上,一定会按制度章程办。如果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照顾了这个,那个不满,难免会得罪人。还要落下一个坏名声。

不过,我不建议青年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评优评模这类虚的事情上面,应该确定一个发展方向,沉下心来研究教材教法,致力于个人成长。即使评了优秀,能离高级职称更近。但空有一个高级的名头,其实不符,终究走不远。

教师的职业成长,并不仅有评职称一条路。深耕某一个领域,获得核心技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成长。2016年,我参加国培计划的时候,学员中有一位湖北孝昌县的语文老师,功底深厚,特别擅长评课,文笔也非常好。虽然他每年带班成绩一般,但国培结束后不久,县里的语文教研员调动,立即推荐了他接班。因为在语文教学研究方面,全县语文教师无出其右,舍他其谁?

还有很多老师,因为教学能力出色,专业功底深厚,被好学校直接挖走。这时候,优秀模范和职称,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根本不用费多少心思。

这个道理,我也是很多年后才悟出。之前一直为评不上高级职称耿耿于怀。这几年做自媒体写作,接触到很多同行中的牛人。这些老师以出色的专业技能,在各大平台上混得风生水起,挣到的钱,比评十个高级的钱还多。才终于幡然醒悟,看到了自己的狭隘与短视,深悔这些年蹉跎了岁月,错失了机会,浪费了大好年华。

所以,不要为没评上优秀耿耿于怀了,也不要太把职称当回事。专心于个人成长,当有一天,你成为无法替代的唯一,那些你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名利,都会滚滚而来。


毫米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我有切身体会,仿佛就是我的“工作写照”,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不知不觉,从工作至今,已经干了好几届班主任工作。从“细皮嫩肉”到“皱纹疙瘩”,从“飘逸秀发”到“聪明绝顶”,从“苗条瘦削”到“大腹便便”,从二十来岁的帅气小伙到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我已经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成熟”和“变化”。

刚刚工作的那几年,工作经验不足,总是把握不到“火候”,但是因为自己年轻,精力旺盛,所以在晚上,我往往都是备课做课件一直到十二点或凌晨,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又起床上早自习。虽然累,但觉得充实。



因为我的“勤奋”,领导终于“发现”了我。于是,在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把我喊到办公室让我带“三个班”,说是因为我“年轻且能干”。我一听,高兴极了,虽然作为语文学科来讲,两个班是“标准配置”,超过两个班便难以胜任了。

但是,我听见领导说我“年轻且能干”,就爽快地答应了。那时我想,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应该排除万难,努力奋斗!通过“超工作量”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展示自己!

没想到,这“三个班”一带就是一届,我把累的够呛,很多时候连早饭都没有吃。学生毕业了,我想下一年应该轻松一点了,回归两个班吧!没想到,领导又把我喊去,说我“三个班”带得辛苦,但是上得好,于是又给我安排“三个班”,我一愣,还没来得及反应,领导就已经给我布置好了!

又是“三个班”,好累啊!但是同事说,“你这是深受领导器重哟!”,当时我并没有听出这句话里面的深刻意味,我只以为是真话,还心中一乐,又开始埋头苦干了。



随着生活的积累和经验的增加,我发现“我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一线老师”,而有的老师则“懒惰好玩”,这种对比越来越强烈!

我进一步发现,那些“懒惰好玩”的老师全都当了中层领导,像我这样的“兢兢业业的一线老师”仍然在讲台上“比手划脚”“唾沫横飞”!

那一刻,我愤怒了!我在心里面骂了一句:去你妈的三十三哟!

都是些什么人?什么环境?勤奋刻苦的得不到认可和提拔,那些游手好闲懒惰好耍的人反而得到重要!这样的领导不值得老师们为他们“奋斗终身!”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异常消极,我不想再那么努力奋斗,踏实工作了!我也想像那些游手好闲懒惰好耍的人那样“出工不出力”,应付了事!



然而,最终我还是保持继续奋斗的姿势,“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我不但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分层教学,而且还进一步思考这个学校应该如何“革除积弊”,如果“激励团结”,如何“创新变革”。

我把我的思考写成建议,然后提交给校长,校长们看过之后,都一致夸赞我“不但有才华,而且有思考”!不过,仅此而已!没有一个校长提拔我,任用我!

但是,每一个认真教书的老师,都会仔细思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也不例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外在的机遇,一个是内在的修炼。当校长们不提拔我,不任用我,都没有关系,现在我需要做的事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

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待:等待一个“有智慧眼光”“有实干精神”的校长!



由此,我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作为领导,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老实人”就是指那些踏实苦干的人,他们体现出来最为可贵的是“实干精神”和“责任意识”,他们是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也是最拥护领导的那一帮人。无论是出于“勤奋精神”还是“支持工作”,领导们都应该肯定并重视这一帮人。

世界上的“潜规则”太多,但是生活的秩序往往都是这些“老实人”在维护遵守,“老实人”作为维护遵守秩序的中坚力量,务必要得到认可。让“老实人吃亏”,实际上就是领导的不作为、乱作为!



反过来,如果总是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也有底线,“老实人”也有变“聪明”的那一天。当“老实人”都不再踏实工作了,那么领导们又能指挥谁呢?单位的重要工作又由谁来做呢?

当然,“不让老实人吃亏”,其本质上还是领导的用人思维和单位的选拔机制。让“老实人”吃亏,“卖乖者”的便宜,这样的思维终究会被淘汰,这样的机制终究会产生腐败。



二、班主任的成长之路不能只靠领导,更要靠自己

如上所述,一个要想有所成就的人必定要有所追求。通过自己的追求,来实现自我的成长。班主任的成长之路,不能只靠领导,更要靠自己。当领导是一个“务虚主义者”,是一个“假大空”的形式主义者,你怎么能够寄希望于他来提拔自己?

所以,即便是领导不赏识,不肯定,不提拔,不任用,都没有关系;我们需要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去努力,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

换一个角度讲,难道所有的领导都是“务虚主义者”“形式主义者”吗?当然不是!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还怕领导们不会认可自己吗?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领导的心思你别猜”,你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达到了这两点,我想评优评先都不是问题。



三、唯一办法: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哀叹自己“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其实,在生活中,无需叹“生不逢时”,只追求“潜心修道”。



从古至今,无论各行各业,如果能够遇到一个赏识自己并提拔自己的人,无疑是“知音”,是“恩人”。古语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到这样的“知音”或“恩人”,谁又不愿意为他卖命呢?

但是,当我们尚且未遇“知音”“恩人”之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答案是:“锻打成玉”。无论外界的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先将自己“变成一块玉”,然后等待时机。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说,“机遇容易稍纵即逝,需要及时把握”。换句话说,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我们不先将自己“变成一块玉”,随时做好准备,那么有朝一日机会来了,又能抓得住吗?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飞鱼劝学


似乎说的是我😂

不过我是幼儿园老师,更难看到成绩。我不喜欢接近领导,更不喜欢想尽办法恭维他,领导办公室极少见到我的身影。领导知道我的工作风格,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家长信任度也最高,无奈可怜的我总是与优秀绝缘。😓

我们这里凭评优秀没有具体要求标准,有的老师会主动拉票,可能大家就把票给她,如果你不好意思张口,优秀就与自己绝缘了。

去年领导暗示我主动争取,有的同事也跟我说评优前跟她说一声她帮我拉票,无奈死要面子的我还是没有勇气走出那一步。

虽然现在说“不让老实人吃亏。”但是做到真的很难。年轻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会有点心理不平衡,现在人到中年终于想明白了:老实人不吃亏,那谁吃亏?任何单位、任何领导都要顾及“难缠“的人吧?即使是我可能也需要这么做。

为何?

因为老实人吃亏,表面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计较的人吃亏,就可能立马闹得你不得安宁。

想明白了,就顺其自然吧?


妈咪老师


首先,你先自我分析下,其他获评的老师是否是实至名归,如果是,那么只能说僧多粥少,评优名额也就那么多,难免会出现表现优异却没有被选上的情况。

其次,搞清楚你们学校评优的规则,是靠成绩说话,还是由学校几位领导拍板决定的。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别心有怨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下次评选上。如果是后者,那么你确实得懂点脑筋。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助长这种风气,不过既然大环境是那样,那么你就得找机会和领导们,打打球,吃吃饭,聊聊天,多增加一些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样在评选时,人家脑子里才会想到你。

然后,自我分析下这个评优对你而言是不是非有不可?有的人对这些名利看得轻,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看得比较重。如果评优势在必得的话,那么搞清楚规则后就得做出相应行动了。至于你们那儿的大环境节假日会不会送礼,这个我不清楚,但是像我第二点所说的,想办法增加一些和领导在一起的机会,让领导对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顺其自然。

好了,暂时就说这么多。希望你能早日被评为优秀教师。最后提醒一点,不管结果如何,别忘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初心。

我是豆豆老师,你的学习伴侣,欢迎关注我!!



教育很有料


这种情况不能说很普遍,但也不同程度存在。

首先,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流汗者流泪……,诸如此类振奋人心的话,似乎真正能做到的领导并不多。

哪个领导不喜欢听好话啊,所以,可以不说恭维话,但一定不能说领导坏话。

其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学会表达个人诉求,也是职场的一项基本技能。

虽说细心的领导不一定把奶优先给会哭的,但遇到这种领导的几率相对要少得多哈,除非你特走运。


第三,不仅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常规工作做好后,留意下学校的重点工作。比如,一个阶段中心工作是扶贫,那么你就要偏重抓扶贫,另一阶段重点工作是防溺水,那你就得在防溺水方面做点文章,下点功夫。这并不是迎合领导,而是工作需要。

给题主几点建议:

一是我们需要的是既能干又会说的人才,不是只干不说的老师。

因为你做出成绩,有了经验,我们是需要你介绍并加以推广,达到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的目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是不仅要干好工作,更要处好朋友。

说句心里话,起码在学校领导班子里有你知心朋友,这样关键时刻有人为你主持公道。水至清则无鱼,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不一定算得上好汉,所以需要的朋友更多。

三是找准表达意愿的时机很重要。

(1)不要在领导不在状态时“说事”,至于什么时候不在状态,就要靠自己观察和判断了。

(2)要有自知之明,明明知道优秀排不到自己而硬争,只能说你不识时务,还给领导留下个不能顾大体的不良印象。

(3)时机成熟,当仁不让,一击中的,水到渠成矣。

总之,题主还是要多看些相关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EQ水平吧。祝你好运!


教育ABC


绩效考核是按我们教学中的考试成绩来拿奖金的。评优秀老师那是你们学校内部的事情。一个学校有多少老师?怎么个评优法?这是学校校内领导根据教育规矩以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变通的。比如我们有的老师没有评上,是不是我们优秀老师的评选的人数太少?如果我们老师在评优方面有不公平的,我们可以向上面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