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子哭闹要玩具,妈妈学会4招“制敌”,开心收获“天使宝宝”

我国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曾推崇过这个育儿手法:是否满足孩子,这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满足他并不是因为他喜欢闹,而是家长愿意满足,这一点非常关键,倘若每次孩子胡闹,家长就顺从,他们的脑子里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胡闹=得利。

作为一个成熟、理智的成年人,做事应该稳重,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很多人,特别是当了妈妈之后,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没有耐心。

孩子一哭闹,怒火就很容易被点燃,情绪非常不稳定,起伏很大。如果孩子不听话,一直吵闹,你会怎么办啊?

3岁儿子哭闹要玩具

有些家长会选择耐心和孩子沟通,跟她讲道理。有些家长会很生气,经常指责,打骂孩子,而小丽就属于后者。

小丽有一个3岁的儿子,结婚前,她脾气就不是很好,很多人都以为她婚后会收敛一些,但没想到更加严重了。特别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她就像个定时炸弹,很容易被点燃,一不小心就生气了。

周末她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孩子一进入到超市里就直奔玩具区,跑得很快,怎么拦也拦不住。丁玲跟在她身后,孩子在玩具区逗留了很久,左挑右选,这个玩具想要,那个玩具也喜欢。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耐心地跟儿子说,自己要买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玩具了。但儿子看中了一个遥控汽车,一直拿在手里,怎么说也不肯放下。

她劝说了10分钟,孩子还是听不进去,不肯放下手里的玩具。这时她作势要走,本以为孩子会跟上,但他还一直呆在原地,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她非常生气,大手一挥,一巴掌打在儿子脸上,还踢了他几脚,嘴里一直骂骂咧咧。很多人听到动静都跑过来围观,但又不敢阻止她。

有些比较大胆的人小声喊了一句,不要再打了。但她觉得很丢脸,更加大声呵斥孩子了。

相信有不少家长平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孩子因为一些诉求没有被满足,会产生的叛逆的反抗情绪。那么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去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一话题。

面对孩子哭闹,2种方式不可取:

说教型

平时孩子吵闹的时候,最好不要一昧在旁边说教,这个时候他是听不进去任何话的,还会觉得很烦躁,情绪更难平静下来。

最好在他旁边做自己的事情,当他哭累了就会停下来。这时再用纸巾帮他擦干净眼泪、说些话,他会更容易听进去。

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还会让他明白哭是没有用的。

哄骗、恐吓型

当孩子在哭、吵闹不听话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为了稳定他的情绪,就说谎欺骗他。比如说买一些东西给他,如果事后没有兑现,他以后就不会再相信你的话了。

在以后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碍,慢慢他也会变成一个不守诚信的人,不利于他的人际交往。

孩子不听话、哭闹的时候,不要恐吓他或威胁他。也不要留他一个人在原地自己离开了或把他单独关在一个房间里,这样对他的身心是非常不好的,孩子会没有安全感。

还容易出现亲子关系很紧张,不肯轻易打开心扉,对他以后择偶、建立亲密关系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妈妈学会4招“制敌”,开心收获“天使宝宝”

1.控制自己脾气

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波动太大。就算孩子家长吵闹,也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耐心和他沟通。

不要那么容易生气,经常这样,孩子会模仿,长大后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和你沟通,还会变得很暴躁。要理解孩子,有共情能力,问题才能够更快、更好被解决。

引导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自己的一些困扰和不开心的原因,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对他的人际交往和维持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也有很大的好处。

2.蹲下来,安抚孩子

如果孩子哭得很凶,可以蹲下来和他交流,这会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不要小瞧这一个动作,当你蹲下来后,身体的姿势会告诉孩子,你是真诚的。

孩子会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和疏离。和父母的关系不再是隶属关系,更像朋友。

这种关系的转变会让孩子感觉到更舒服,会更容易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更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他的情绪也会更快稳定下来,更容易听进你的一些建议,更想亲近你。

3.解释理由

提出解决方案当孩子哭够停下来后,可以引导他说出内心不舒服的点在哪里,再耐心跟他解释。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看他的表情是否释怀。

当他不生气后,再提出几种方案让他选择。一般他都会选择其中一种,也会不会吵闹,这样的沟通方法是非常高效的,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4.和孩子约定一个买东西的条件

当孩子产生了购买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要一味的打破孩子的想法,你可以尝试着跟孩子有一个约定,比如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买下整个玩具店的玩具,但是如果你达到了一个约定或者你做成了某一件事情。

那么作为奖励,我可以让你在其中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玩具,这样会培养孩子的一个承诺意识。而且家长一定要诚实守信,当孩子做到的时候,一定要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子才能让孩子信任你。

从而下一次跟你沟通的时候才能更加理智,而不是只会哭闹。而且孩子自己也能够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努力,在另一方面也培养他凡事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意识。

所以其实世界上没有熊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爸妈。当我们面对孩子的哭闹和逆反心理的时候,我们家长需要冷静理智的去耐心教育孩子,这样子孩子才能够学会更好、更科学的去和你讲述他的诉求。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现为:叛逆、顶嘴、孤僻、暴力。面对这些,父母可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妨试试通过阅读绘本来引导,双管齐下,会省力的多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我家的孩子前段时间也是这样,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套绘本故事《情绪管理情商培养能力训练绘本》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帮助,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套,每天睡觉前对给孩子听,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小编现在分享给大家,该套绘本一共有10册。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可用作培养高情商、提高表达能力的工具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10册不过是4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把握孩子人格培养关键期

孩子的品格影响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为人父母,我们不完美,也不一定要追求100分,但最起码该做个及格的父母,别辜负那个爱着你的孩子,也别辜负孩子叫你一声爸妈。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任何自我控制手段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上,才会有效。

如果,你真的有很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相信我,坚持这么做下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就做到了。

我们承认自己不完美,偶尔发一次脾气很正常,发脾气但不极端是我们的底线。

在和孩子的"较量"中,家长遇事有定力,有变通力,那么,孩子又会差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