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现在家庭有无储存粮食的必要,为何?你家存粮了吗?

团长江


我对这个问题回答,大多数会和我一样想法,希望有条件或者没有条件的都需要存粮,空间有限那就少存粮,空间大的最好多存粮,因为大家都经历了2020年新冠状病毒疫情,有钱不一定有吃的,也许会买不到您需要的东西。粮食比任何物质都高贵,有吃的才能生存。无论后期有什么灾难,没有比粮食重要的东西了。这是我的观点。


人生悟语58980650770


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我年年存粮,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就今年来说,前几天我刚刚把小麦和玉米卖掉。

再过两个多月,又该收小麦了,目前看长势,亩产还是1000斤左右。虽然说是年年存粮,这些年还真没有自己磨过面,因为现在不同于以前了,农村的小型磨面机基本上都没有了,几乎是家家都用面粉厂生产的面。

从这些年存粮的情况看,还是不存粮的好。现在 水利条件基本建设好,灌溉比较方便;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好,产量高;没有严重的病虫害危害;粮食价格比较稳定。

今年虽有疫情,虽有西亚遭受蝗灾,我国粮食生产不会受到多大影响。我国有治蝗经验和措施,可以确保粮食丰收。


存粮多有不便,主要是鼠害。前年和去年,我存了两年的小麦没有卖,去年春上卖的时候才发现有一仓进了老鼠,天长日久,足足发霉600多斤。今年,我一家邻居,去年小麦入仓时,因为没有晒干,4000斤全部发霉。


现在不少农民仍然按照老黄历存粮,存来存去不是发霉掉价,一年的辛苦有时候付之东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经不适合个人存粮了。国家政策好,在存粮上无需“居安思危”了。

城市家庭更没有必要存粮。所谓存粮,不少于30斤50斤一袋米一袋面足矣。

以上回答仅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评论区留言!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大家觉得现在家庭有无储藏粮食的必要,为们?你家存粮了吗?我觉得现在社会非常有储藏粮食的必要,大家想必从今年的突发疫情中,就可以感觉到存粮与不存粮的区别。

我国古话"存粮度饥荒""老鼠也存隔夜粮"”家有余粮,心不慌"等等,都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对存粮的认可。我还记得08年大冰雪灾害的时候,那个时候由于全家都在外打工,刚回到家准备过年,粮食生活物资什么都还没有采购,就遇上了百年难遇一次的冰雪灾害,路上全是冰渣子到处打滑,白菜长到5元一斤。一大家子从打工城市回来,家里没有粒米,只能挨家找邻居帮忙,这家买点米,那家买点菜。这当中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只有自己知道,我胳膊上至今还有一个大的疤痕,就是那时候背米摔跤时伤到了手,留下来的。而看着别人一家在烤火,我们还要外出奔波买米、买菜时,那种滋味确实是不好受。

自从经历08年冰灾那件事后,我们每年在还没有进入冬季前,就会联系家里的堂哥,帮我们准备过年的生活物资,一般都是三个月左右的,这不今年不又遇到了疫情吗?说实话,由于今年准备充足,除了青菜少点之外,今年农村封路、封村对我们影响不大。看来以后,存粮这事还得一直延续下去,太有必要了。

上面说的二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如果家里不存粮,遇上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你就会慌了,会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求人,还不一定能解决,就拿今年疫情时来说,家家都是在求自保,哪有多少富余资源帮助别人。其实求人不如求己,早做一点准备,存点粮食还是非常必要的,遇上什么问题,都能做到心中不慌。


坏男人说小龙虾


我是小媚、日常喜欢囤货的宝妈、和你分享我家的做法和现状

关于家里有无储存粮食的必要、我觉得取中间值、需要合理的分配。

米:现在米一袋有不同重量、我家一般买的是10kg或者5kg的、一次性会拆一袋储存两袋也保证在一两个月内吃完、

油:我家买的都是大桶油5l的、我们平常生活两种油搭配着吃、会拆开两瓶、也会储存一瓶或者两瓶、

厨房调料:都是拆开一瓶用着、储存一瓶

家里生活用品、也会多额外储存一到两个月的用量、我觉得这是一种好的习惯、需要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到用、如果真的遇到突发事件也不至于家中断粮、这次疫情宅家的日子对我家就没有影响、我们也没有怎么出去、

同时网上买的多也比一件一件买划算

小媚的做法就是合理的储存是个好习惯






小媚爱生活


囤粮个人观点就是针对目前的世界局势报有不乐观的态度所作出的反应,一个是蝗灾,一个是新冠。

蝗灾造成的结果是粮食短缺,物价上涨。

新冠造成的结果就是物流及物资体系紧张,买不到粮食。

按照现在中国的情况来说,疫情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控制,一切都慢慢复工,蝗灾也暂时影响不到中国,所以如果想囤粮食的话,根据自家人口的情况,也是可以的,可以囤积米,油这两类食物,保质期要长一些,米在12个月左右,油在18个月左右。

谢谢😜,上面是个人看法。


钱庆猛子贡


看到您的问题我看了一下我们家的存粮 大米是二十斤的小包装 面也是十斤装小包装 冰箱里的蔬菜肉蛋 最多能维持两天不到 细思恐极啊 想当年我小时候 在农村老爸老妈 存粮都是用麻袋装的 白菜土豆都是论堆数的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家庭不在储存过多的粮食了呢 我反复想了想 造成这个局面是什么原因

后来我想明白了 是便利 离我们直线距离不超二百米就有一家生鲜超市 方圆一千米内就有两家大型购物超市 这还不算单独的粮油蔬菜店 和小型超市 还有某东某淘一键下单 米面粮油直接到门口了 过多的便利条件是造成我们家不储备粮食的主要原因

真的是时代不同了 科技和基础建设的发展使人们 摒弃了很多从前的观念和消费方式 真的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是一样的感受。








小钢盆夫妻开饭


存粮。往哪存?存多少如果?这对于每一个城市人来说,都是个问题。但对于农村人或者父母还在村里的话还好说,我岳父今年70多了,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从我20年前第一次进他们凉房,就吃了一惊。大大小小的袋子从地上一直几乎挨着房顶,最底下还垫着木头,每年新粮下来卖点去年的,我们也说少存点就行了,他总说,人一辈子不一定会遇到什么事,以防万一。你别说,我们也心里挺踏实,就像今年疫情。我回来的时候,土豆,萝卜,米,面等拉了满满一车,省心多了,所以我家不用存粮,正常情况下随吃随买就行了,如果一个国家到了人人存粮的地步,不是大的疫情,战争,就是经济出现了大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这种情况。


梦回我的小村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为一个农民,我觉得心中得有“忧患意识”。自家种的小麦,自家去磨面,吃着放心而且营养丰富,更不要说有个歉收年自已不用饿肚子。非洲蝗灾、地贪夜蛾危害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农民朋友们还是要存够自已一年的口粮,以备不时之需!

从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饿的滋味是什么!不可否认,那时候粮食产量低。现在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种子也是频繁的更新换代,特别是袁隆平先生研发的高产水稻,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粮食产量增加了不少,人口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粮食自给率可能达不到60%,所以还有40%粮食依靠进口,这就是我国至少有一半的人口饭碗端在别人手里,这是相当危险的!

最近非洲的蝗灾和南方的地贪夜蛾危害巨大,自然灾害的频发也造成了粮食在很多地方已造成了危机。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我们很有必要加大家庭的存粮,如果万一有不测我们总不至于饿肚子!所以,老祖先警告我们的“手中有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是有充分道理的”。

人活着是要有忧患意识的,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回答仅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评论区留言!


三秦庄稼汉


我认为飞:民以食为天,各家应该适当储备一些粮食。至少保持一个月以上。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来之突然,又赶上春节,各家应有所储备。时间之长,控疫措施之严厉也让人们措手不及。我有一老乡,春节时正在老家陪老人,原本想吃完饺子回城里,正月初一接到了居家隔离通知,不能吃回城了,带回家去的一袋面很快吃完,后来靠老家兄弟接济,才等到售粮店送去的面粉。

这次阻击战,显示了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优势,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团结。虽然我国粮食比较安全,但对变化不定的国际形势,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藏粮于民,站在国家安全着想的高度,各家各户也要储备一些粮食。


择日启程123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颇有几分道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毕竟粮食是大家所不可或缺的物质,人们生活的最基本物资,一旦真的闹起了粮荒,那么瞬间市场也就乱了起来,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核心也就是当前我们的国家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粮食供给,保障人们最基本的民生物资需求,如果说可以的话,那么所谓的粮荒也就不可能了。反之,我们就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备粮荒的问题了。

从古至今农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存粮的习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的粮仓,储存的粮食最起码能保证一年的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的发展,储存粮食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许多人地里面都不种粮了,相信这次事以后人们又能正确的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