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东北人,煮玉米碴子粥用不用放碱?

杨安玲


大家好,我是家居小吴

一个90后的小伙,老家农村的,小时候真的没少吃玉米碴子,对这道美味还是有很深刻的印象的。

关于楼主的问题,玉米碴子要不要放碱这个问题是有两面性的。

1,放碱是为了能让玉米碴子软烂的更加快,更能成为粥状,但是会丢失玉米原有的营养成分。

2,不放碱,玉米碴子熟的就会比较慢,熬粥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有时间还是不要放碱。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1,选择玉米碴子颗粒比较小的,想吃的时候提前用水浸泡3个小时。

2,下锅之前在用水洗洗玉米碴,冷水下锅,一定要大火煮,大火煮至开锅,放入一些白糖,喜欢吃甜食得可以多放一点。

3,搅拌一下,转小火慢慢的熬,中间一定要不断的去搅拌,不然容易粘锅,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小火熬20分钟左右,就可以闻到香味。这样基本就可以了。

玉米碴子粥配白面馒头,外加一小盘咸菜,一顿美味佳肴就可以了,吃的都是自然的味道。简直不要太香。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楼主和所有人,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一下


家居小吴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不放碱的好吃

我不是东北人,但从小就吃着大碴粥。我是生活在北京的农村,家里也种植玉米。小时候妈妈经常也熬这个粥,我们那里叫棒子粥,后来长大了接触东北人才知道,东北管它叫大碴粥。记得妈妈当时煮粥的时候的确是放碱的,这样煮粥的好处是豆子容易烂,好熟,而且省火(小时候家里都是大锅,烧柴的),熬好了也特别浓稠。

长大了后自己在家做,想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哈哈😄其实是不知道该放多少碱合适怕放多了有害),慢慢的觉得不放碱也能做出小时候的味道,我选玉米是选那种粘玉米,再放些红芸豆,家里要有红小豆也可以放一些,可以掺一些普通玉米,要不熬出来会太粘。之前没有压力锅需要熬2个小时才烂,现在家里有了电压力锅就更方便了,放好米和水,加上电压力锅放气也就一个小时就可以吃上了。另外家里要是有红枣也可以放些,这样熬好的粥有股特别的甜味。

说了一大堆,感谢您的阅读,最后还是觉得不放碱好,仅供您参考,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祈祷]下图是我家的玉米



京郊美食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煮玉米用不用放碱?其实我是一个东北人,东北人比较喜欢吃现在市场上有卖大碴子,小碴子,我觉得大碴子还比较香一点,大碴粥应该放咸,因为碱能保持住食物中的B1和B2维生素,,加了碱就能释放出来,大碴粥容易烂,柔软一些,对于预防胃病有一定的好处。这样煮出的大碴粥,味道非常香浓口感润滑,非常粘稠,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大碴粥的做法,把大碴,多清洗几遍,去掉上面的浮皮,加上一把芸豆是最好的,清洗以后泡上四个小时以上,大查子容易烂,我一般都泡一夜,泡好以后将碴子和豆一起上火煮,大火煮开转中火熬制,加一小勺碱即可再转小火,直到大楂饱满熟透既可。我就分享到这里,不妨大家可以试尝做一做!





木子山海1979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是不用放。加碱煮粥实在是得不偿失。

说玉米粥应当加碱的理由,是因为玉米中的烟酸(也称尼克酸)这种B族维生素是结合状态,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加碱,就能把它释放出来。在过去只吃玉米没有其他东西吃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发生烟酸缺乏,故而在某些地区提倡煮玉米粥加点碱。这样,烟酸倒是足了,维生素B1和B2就被牺牲了。因为玉米里面B1和B2不少,人们只要吃不加碱的玉米饼就能补充回来。

然而,时代变了,说法也该改变。如今有几个人天天除了玉米粥玉米饼不吃其他东西呢?鱼肉类中的烟酸都相当丰富,面食中的烟酸也不少。营养调查发现,国人的烟酸供应还比较充足,而维生素B2倒是普遍不足,维生素B1也有部分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往玉米粥加碱,不会对膳食营养平衡产生任何好的作用。

至于很多人往绿豆粥中加碱,更是暴殄天物。豆粥中本来B维生素含量大大高于大米粥,加入碱会把这个好处破坏掉。这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大宝bapl哥军


你好,东北人回答你首先会纠正一下!叫法就不正宗,东北人称其为大碴粥!搭配浸泡过的红豆,还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放些薏米燕麦什么进去一起煮,我们现在习惯用电饭煲高压锅进行加工,但是最正宗的还是用灶台铁锅的最正宗有味道,在煮的过程中需要加少许碱,这样玉米碴子会更易煮熟方便消化,而且能起到粘稠作用!切记不能多放,碱多了就会发苦了,放的时候一定均匀放别放进去成团了,东北家里一般都这个做法,一些建议请参考!



小徐很迷茫


做为一名西北人,我们煮玉米碴子粥要放碱的。玉米的烟酸这种B族维生素是结合状态,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加碱,把它释放出来,食物比较容易煮。我们整个冬天都是吃玉米碴粥。

玉米碴子粥制作如下:

食材,玉米碴,水,碱

l.先把玉米碴用水浸泡半小时

2.取适量水烧开,分次放玉米碴子,少 许碱。防止糊块, 不停的顺时针搅拌 防止糊锅底

3.煮至玉米碴熟后,关火闷5分钟

4.盛入容器,可以食用了



丫丫27138


小的时候妈妈煮玉米碴子总是喜欢放碱,而我就是反对那一个,因为我觉得放了碱的不好吃,舌头有一种发涩的感觉,而且没有米香味。老妈拗不过我就不放了,慢慢的我们家煮玉米碴子就不放碱了。其实放碱还是有放碱的好处的,一是省🔥烂的快,二是米粥更粘稠,卖相好,米粒不沉底。至于口感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不喜欢的。


专业看帖回不回看心情


你好在东北农家煮玉米渣子粥都是习惯放碱面的,放碱面可以快速把玉米渣煮熟,使玉米渣粥粘度增加,色泽更黄,吃起来口感更好。但是碱却会影响玉米渣粥原本的味道,并会破坏粥的一些营养结构,减少人体的吸收。所以自己家吃的话不建议放碱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快乐胖子的幸福生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东北盛产玉米,农村人的主食就是玉米制成的各种饭食。玉米碴子是玉米收成后打成大小细碎的颗粒,东北人尤其爱喝玉米碴子粥。但古时传下来的习惯,熬粥是要放一些碱面的,这样熬出来的粥香味浓郁粥体粘稠,还快,喝起来口感好。但现在科学上说不要放碱面,会破坏食物的营养,其实个人觉得没所谓的,我在东北生活了三年,喝小米粥都是放碱面的,不过家里有糖尿病人最好不要放,因为放碱面可以增加谷物类的糊化作用,让血糖更高!如果自己喜欢那个口味可以适量放一些啦😄


岳家大小姐


我就是东北人,我告诉你,煮大碴子粥放碱不放碱,这要看怎么说了,放碱的目的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他用时短,成熟的比较快,我个人建议,你若是时间充足,不怕浪费资源,比如燃气,还是不放碱的好,小火熬上3~4个小时,这样熬出来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