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回答长期以来颠覆人们常识的房地产问题:为何空置房极多而房价却极高?

人民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其实是现在的开发商绑架了银行,一旦这个套被解开后,炒房者会死的很,难看。


手机用户56729760736


空置房越多且房价居高不下,让人立马想到的是炒房团,安置房

记得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租房这么这么贵啊,到了晚上发现一些小区入住率一半都没有,非常纳闷为什么房子那么多没有人住,而且租金还是那么高呢,后来逐渐有买房的想法,第一次走进售楼处,简直是菜市场,人声鼎沸,队伍排的还是有点长的,后来因为不喜欢这个小区,买了其他地方,几年后的一个晚上再次路过这个小区,发现黑灯瞎火的,一点人气都没有,和当时售楼处的火爆场面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和朋友闲聊提此事,他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看到的情况有2种,一个是开发商花钱雇人来排队,目的是造成抢购的场面,买不到才能涨价,买不到才天天放在心头,说的有点像某手机厂商一样,搞得饥饿销售

第二个就是炒房团,进来直接买空半个小区,就这样一直放着,过几年到了心里价位集体卖房走人,弄得小区和鬼城一样,

还有就是安置小区,特别老的房子一直等着拆迁,动迁后集体安置,一家2套以上,还有3-4套的,本身他们也不缺房子,也不进去装修入住,这类小区要等到5年后才能进入市场交易,有的就直接放了五年,多恐怖啊。





每日房讯


空置房极多而且房价还很高,这个楼市现象的确很怪,违背了市场供求关系理论。按说房子供过于求,房价应该下跌才对,但楼市的反应刚好相反,房子越多,房价越高。

其实静下来思考一下,当剖开表象,深入本质,稍加分析,就明白了为什么空房越多,房价越高的怪象。

中国楼市历经二十年高速发展,楼盘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时不时有“鬼城”传出,大量空置房涌现。依据专家的说法,当前有6500万套空置房,空置率达22%,数字是不是有点吓人,得安置多少家庭才能住完。

楼市上的住房是多了,住不完空置了,但是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虽然多数家庭都买了房,但还有少数家庭没有买房,也正是这少数家庭的购房需求支撑起了高空置率、高房价。

房地产发展速度太快了,每年都有大景楼盘崛起,二十年内就开始出现“鬼城”了,房价飞速高涨,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造成购买力不足。不是房子多了,需求过剩了,而是需求还有,只是购买力不足,买不起了。只要有需求,高房价就难以落下。

虽然购房需求还有,但需求量已经不大了,当前的空置房满足剩余的需求量还是绰绰有余的,高房价也不会长久维持。

根本上说,高房价是在人口红利下,住房需求大,市场过度快速拉升起来的。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下,中国楼市也曾回落,房价下跌,但在8万亿的刺激下,房价短期内出现逆转飚升,就是因为人口红利支撑,略加刺激,需求就恢复了。

高房价还能走多远?中国的楼市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前十年60、70后是购房主导力量,后十年80、90后是购房主导力量,也是当前房价最高阶段,人口红利已经所剩无几。80、90后能买起房的都买了,买不起的短期内也难买了,00后崛起还得5~10年,接下来是人口老龄化,人口开始逐年减少,购房需求快速下滑,高房价下跌势不可挡。


股海追浪


还记得N年前经济学家很担忧的事情吗?说中国的储蓄率太高了,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迟早会跑出来危害中国经济的,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在银行工作真记得这种观点在当时很流行,N年后我们发现这只猛虎被不知不觉关进更牢固的钢筋水泥的楼市里了


w懒散闲人


这是我2018年底的前瞻!

为了抑制过快的房价涨,抑制炒房,国家出台政策,调控维稳。因此,房地产这个,货币蓄水池(吸纳货币的地方),的作用,被,减弱了。那么,投机的资金会去向哪里呢?

看如今,蔬菜,水果,药品,等,的价格大涨。例如,救命药,硝酸甘油的价格翻了四番(四元涨到60元,连医院也要卖三十多),却,没人管,也没人骂。这是为什么?

2018年冬季,羊肉42元/斤,2017年冬季,32元/斤,涨了31.25%。如果你去年存银行的利息是4%,就羊肉而言,大约要亏27%。

基础商品类,价格在大步抬高。只不过,资产类,的房价先行一步,现在,其,原地踏步,似乎等待基础商品类,小伙伴们跑步到来。

明明是货币的问题,却,让房价背锅,房地产充当了替罪羊。

你要是想降房价,货币就得浓缩才行,你想,这是可能的事吗?

如果,房屋下跌50%,会导致你的工资下降20%或更多,乃至失业。你的感觉如何?这不是危言耸听!

房地产板块,牵动着国民经济的三条神经,

‌一是,居民买房贷款,加了金融杠杠。

‌二是,开发商买地建房贷款,加了金融杠杆。

‌三是,地方政府储备用地贷款,加了金融杠杆。

‌所以,打压房地产一定要适度,一定要慎重。

‌不然,将会引发通货紧缩,会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到时,房子不值钱了,地不值钱了,家具不值钱了,民工不值钱了,家电不值钱了,钢铁不值钱了,建材不值钱了,等等。

‌到时,地皮流拍,卖不出了,房地产行业萧条,建材行业萧条,家具行业萧条,家电行业萧条,失业增加,贷款违约风靡 ,银行摇摇欲坠。

‌房子行情,可分为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假如,房子大跌了50%,是早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买入都得赔钱,所以,买家寥寥无几,卖家砸盘销售,形成踩踏事件。

‌到时,事与愿违,买不起房的人更不会出手买房的。

‌难道,你指望,那些对房地产大跌,叫好的人,来承担责任吗?

房价大跌不是什么好事,会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假如,就算富人,在房屋下跌过程中,亏损几百万,但,对于他们来讲,也就是九牛之一毛!但是,一般老百姓,可能在经济下行中,失业,本来就买不起房,这下子,雪上加霜了。

所以,古人白居易感慨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唱空房地产的人,和,希望房地产崩盘的人,观点诧异!

‌难道,房改二十年的决策,错了吗?难道,房改二十年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错了嘛?难道你们看不见吗?

‌每个买房人,为政府的直接贡献率超过70%。并且,带动了,金融,环保,建材,钢铁,装饰,家电,钢铁,军工,运输等,实体产业,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试问,什么样的产业,能为政府提供70%的直接贡献率呢?什么样的产业能带动40余个实体产业共同发展呢?什么样的产业,能够解决大量人口就业呢?我相信,希望房地产崩盘的人,是一脸茫然的,是哑口无言的。

‌军工,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和综合实力的完美体现。

‌房改的20年间,创造了良好宽松的经济建设环境,得以余下的财力,发展军工,歼20,航母等尖端武器成军,成为捍卫国家的方天画戟。

‌有些国家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羡慕嫉妒恨,总想釜底抽薪,雇佣网络水军,制造舆论,唱空房地产,总想把中国的经济,说,灭了火,真是痴心妄想。所以,不明真相的人,不要,人云亦云!

‌严格地说,凡是贷款买房者,贷款建房者,贷款拿地者,贷款储备地皮者,都是客观上的炒房,人。因为他们都加了金融杠杆,10年,20年,30年贷款的,就是长线炒房者。

‌房改二十年,M2增加18倍,也就是说,当年,你十万元买的房,如今,就必须值一百八十万,才能保值,所以,你没有赚到钱!但是,如果,当年你缴了两万首付,贷款二十年,如今,你最少能赚一百万(当然房子卖了的话)!

‌当,人们看到了M2的发展趋势,并判断它,不可能急刹车时,于是就,蜂拥而至地贷款买房了。

‌贷款买房,贷款建房,贷款拿地,贷款储备地皮,都是加了金融杠杆。凡是,加金融杠杆者,对房地产预期都是看涨的,所以,才敢加杠杆。要是预期看跌,谁会加杠杆呢?!!!当然,银行,对房地产也是看涨的,所以,才敢借贷给你30年!如果银行,对未来房地产看跌,银行是不会借贷给你一分钱的!

‌所以,不知是,M2抬高了房价?还是房价绑架了M2?

‌房地产板块,牵动着国民经济的三条神经,

‌一是,居民买房贷款,加了金融杠杠。

‌二是,开发商买地建房贷款,加了金融杠杆。

‌三是,地方政府储备用地贷款,加了金融杠杆。

‌所以,打压房地产一定要适度,一定要慎重。

‌不然,将会引发通货紧缩,会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到时,房子不值钱了,地不值钱了,家具不值钱了,民工不值钱了,家电不值钱了,钢铁不值钱了,建材不值钱了,等等。

‌到时,地皮流拍,卖不出了,房地产行业萧条,建材行业萧条,家具行业萧条,家电行业萧条,失业增加,贷款违约风靡 ,银行摇摇欲坠。

‌房子行情,可分为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假如,房子大跌了50%,是早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买入都得赔钱,所以,买家寥寥无几,卖家砸盘销售,形成踩踏事件。

‌到时,事与愿违,买不起房的人更不会出手买房的。

‌难道,你指望,那些对房地产大跌,叫好的人,来承担责任吗?

‌现在,稳住房地产市场是当务之急。

‌支持,既不主动刺破也主动不吹破泡沫是为上策,横盘消化,用时间换空间。

‌但是,客观讲,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是物价的稳定器。

‌数据表明,房地产增速下降,CPI增速加大,它们是逆相关的规律。

‌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是通胀的稳定器。

‌因此,在通胀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本月数据表明,房地产增速放缓,CPI增速加大)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其他人的收入,这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何罪之有?

‌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是通胀的稳定器。

‌在目前的货币政策下,房地产增速下降,CPI上涨,这两个指标,是逆相关的规律。

‌难道,我国的统计部门,教授,经济砖家,都是吃干饭的吗?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吗?

‌例如,我吃了好几年的金胆片,前几年都是10元一瓶,今天,突然发现涨到13元一瓶,一下子就涨了30%。针对这种药品来讲,我的消费水平,陡生了30%!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拉动消费吗?

‌如果,房地产突然涨了30%,希望房地产崩盘的人,又会如何批判呢?

‌如果,靠通胀,拉动消费,那一定是表面文章,是形式主义,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可是,目前,对于药品,水果,诸如此类物品暴涨的情况,那些舆论,媒体,砖家,对此,不感兴趣,却,对房地产下死手,推波助澜,不嫌事大。

‌他们懂得,大众所不知道的,以上的规律,却,误导舆情,意欲何为?居心叵测也。

‌因此,抛开,货币,在流通领域里的增减不谈,而,妄谈,房地产的涨跌,不是,庸人自扰,就是,耍流氓!

‌我不是全款买房者,也没有能力贷款买房,我是一个旁观者,不希望蓄水池,垮坝,冲击每一个无辜的人,当然包括我。就像白居易所说,心忧炭贱愿天寒!

‌治理经济是手段,繁荣经济是目的。嗟夫,房价维稳,才是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啊!


法由缘生


马克思说资本家把牛奶倒大海里,也不会白送给饥渴的人的。不信你我都会看到这么一天,等某个人领导了,他就会下令把烂尾楼炸了回复做城市花园也不会送给苦逼的人的。当然他有一千万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能是跟班的人想的主意,这是英明的!


军事2208684863727


这问题。大家都心里明白,谁敢摊在桌面上说呢?你知道资本家宁愿把东西扔到海里,也不让老百姓吃到或用到的道理吗?你就明白,空置房那么多为啥不降价让人住的道理啦!用最笨的脑子也能想来呀!。


一帘幽梦一安永连


最关键的就一句话,买房不住的人都不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决定房价


芝麻开门17861072


对于这个话题,和尚只谈三点逻辑性看法:

1、市场永远是对的

房子是商品,那么房子的市场价格一般由供需关系决定。市场有成交量,就证明市场有购买力,在购买力充沛的状态下,房价也会涨高。当前房价是经过了20年的走牛,站在当前价格高度回望二十年,已是”会当凌绝顶“的体验。

房价高,成交量也高。成交量高得让人们认为空置房极多,这个逻辑至少在当前来讲,和尚觉得不合理。为什么说不合理?道理比较简单——当你买了件耐用品回家,只是有时用一下(或根本不用,只当收藏品),而大部分时间搁在一边,能说你的这件耐用品没有用吗?!显然不是的。

对于空置率的问题,有许多版本见诸媒体,大体上在20%~30%之间,这个估计数都是一些专家或分析人士报出来的。可是有一个奇怪的现实——住宅消费者并不买所谓”空置率已 达多少多少”的账,消费者依然在哄抢住房,这么多年来应当是事实吧。

市场不会欺骗人,市场永远是对的。

2、存量住宅流动性较小

房子空置率20%或30%也好,和尚不相信这个大约数,但可以质疑空置率到底有多少?在完成全国不动产登记联网正式运行前,应当没有人清楚空置率的准确数字。和尚在现实生活中体悟到,一二三线城市住宅出租率非常高,并不是无人居住。

据专业人士不完全统计,目前存量住房的市场流动性大约1%左右。也就是说99%的存量房没有在市场上流动,出现这种状况,和尚认为合理的一种解释就是:住房兼有居住属性和金融属性。

如果按没有在市场上流动的存量房,去估计空置率多少,未免过于想当然。消费者有多套房可以出租收取租金,这同将钱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是一样的逻辑,对于消费者来讲,只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而已。

因此,存量房市场流动小,并不能代表说空置房多。

3、全国楼市仍处于上涨周期趋势中

退一步讲,手上有多套房的人,想通过投资方式获得较好回报,也是资本游戏的正常逻辑。住房是商品,可以流通交易,那么交易者当然希望卖个好价格,在购买力没有缺失的情况下,这也是消费者投资理财的精明之道。

当前的楼市仍处于上涨趋势周期中,这个市场大环境也可以用来诠释存量房流动性一直不大,房价高成交量高的一个基因。

面对住房的金融属性,而不是居住属性时,说空置率高有点不通。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房子空置率越来越高,空置房越来越多,而房价也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中国人都已经彻底糊涂了,而且越糊涂,越是钻牛角尖,还拼命想把空置房(用房产税、空置税)逼出来,想让空置房住人而降房价,实际上都没清楚空置房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房子最关键的的不是避风避雨睡觉功能,房子本身建筑物价值很低,反而是房子所拥有的资源价值决定房子价值,决定房子价格。

所以房价不是和房子数量成供求关系,而是要和完善配套资源的房产成供求关系,和这个地区“居住资格”成供求关系,也就是说:目前北上广大城市“居住资源和居住资格”已经严重供应不足了,多建房子只能使它空置,无法居住生活就无法降房价。

很多国人都把房产消费理解成房子消费,实际上房产消费不是和普通商品一样的单个商品消费,它必须要有一个人、一个家庭一辈子生活所配套的资源才行,这就是土地资源,就是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所以并不是说北上广缺少土地资源,其它三四线城市更缺,而农村就根本没有建房土地资源。

所以真正要降房价就必须大力发展房地产,但绝对不是多建房,而是要多建资源,使城市有更多适合百姓工作、学习、生活资源的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