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养女有区别,教育也要根据"性别"而定,可别一视同仁


小李和老公都是当年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轮到他们组建小家庭的时候,二胎政策开放,所以已经生了一个儿子的小李选择又生了二胎女儿。

在有了一双儿女,可把家里人高兴坏了,全家人几乎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这两个小家伙身上来,给小夫妻的育儿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

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夫妻两个人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从心底里面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觉得不能差别对待两个小孩,以免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心理阴影因此,不管是穿衣吃饭,还是玩具图书,小李都会买双份同样的东西给两个小孩。

此外,为了方便管理孩子,小李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也会尽量让两个孩子玩一样的活动。虽然小李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渐渐发现两个小孩的成长和自己的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儿子隆隆作为一个小男生,却经常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流眼泪,常常要爸爸妈妈抱着才会安心,依赖性特别强;

而女儿凤凤则越来越像一个女汉子了,汽车是她的最爱玩具,户外运动也是跑跑跳跳特别擅长,而且不会总是黏在大人身上,独立性比隆隆强了不少。

虽然现在"男女平等"是时代主流,"芭比娃娃不只是女孩的专属玩具"之类强调男孩女孩应该平等对待的口号层出不穷,但是,在育儿过程中,家长朋友们还是要把握好男孩和女孩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采用正确合理的育儿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不搞性别歧视,但是养儿养女也要根据科学知识、依据"性别"因材施教。

首先,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知道"男女有别"。这个观点和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是不同的,而是强调男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家长要注意这些差异,并更具这些差异选择适合孩子的育儿方法来教育孩子,从而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为一个健康全面的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男生和女生存在哪些差异吧!

1. 身体差异

小男孩的精力一般都比较旺盛,在幼儿园里,跑跑跳跳、打打闹闹、大喊大叫的一般以男孩子为主。

男孩子的体力一般来说比较强,所以他们会一般不太容易专注到一件事情上,常常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被另一件事情吸引走了注意力。而小女孩与男孩相比,一般比较文静,不如男孩子那么爱"闹腾"。

2. 心理差异

男孩子的心理一般比较"粗放"一点,而女孩子就相对"细腻"一些,所以小女孩更易出现一些"小情绪""小别扭"。因此,小女孩对于友情会比男孩子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多亲密的要求。

如果遇到了困难,男孩子一般会有"隐忍"的倾向,他们不那么愿意同家长诉说自己的困难或者痛苦。这其实和父母给男孩子平时灌输的"男孩子要坚强"等言论有一定关系。碰到同样的情况,女孩则更可能会向父母或其他长辈倾诉痛苦,除了女生的语言系统发育比较好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原因外,这和女孩没有社会对男孩子的那种"坚强"的压力的原因也有很大关系。


那么,在明白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存在的一些差异之后,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呢?

1.不要"重男轻女",也不要"重女轻男"

虽然男孩和女孩在身心发育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社会角色上也有不同的大众期待,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家长区别对待孩子的根据。

上文我们说要差别对待男孩和女孩,目的是为了找到男孩和女孩发育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而不是为了迎合"重男轻女"矫枉过正的"重女轻男"。不论男女,每个孩子在家庭的地位、在父母眼里的重视程度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只有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被父母爱着的,是和兄弟姐妹享有同等的爱,他们的心态才会阳光健康、积极向上。


2.对于女儿,要疼爱而不失锻炼

对于"女儿要富养"这句话,很多父母或多或少地曲解了它的意思,他们认为就是字面意思,养女儿就要在孩子身上多投入金钱才算是富养。殊不知,"富养"的真实含义不是给钱花这么简单,而是要丰富女儿的见识、增长女儿的智慧、培养女儿的能力,做到这三点,女儿才是从精神上、从根本上被富养。

因此,对于女儿,家长朋友们在疼爱的基础上,也不要忘记培养女儿生活的能力和智慧。因为女孩子易敏感、依赖性强等特点,家长在生活中可以试着培养女儿的独立性。这样,当孩子以后进入集体生活之后,甚至走入大学、走进社会,都会因为有较强的独立性而保持自我。


3. 对于儿子,要锻炼而不失疼爱

同样的,对于"儿子要穷养"这句话,家长朋友们也不要只是理解为"让孩子多吃苦"这种简单的想法。男孩子在社会认知里,会有比女孩子更严苛的社会期待,"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俗语都在说明男子汉必须作为一个坚强的人而存在。

这些在激励男孩子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同时,也给男孩带来了一些压力。所以,家长在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外,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孩子适当的疼爱,让孩子明白男孩子有苦有累也可以倾诉,缓解压力。


总之,养儿养女在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必要时候也可以不一视同仁。好了,今天关于科学育儿就分享到这里了,各位家长朋友们有更多的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