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平菇的管理技术

平菇是目前全国和北京主要栽培的食用菌菇种,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好,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平菇多数是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小拱棚内种植。春季是平菇的重要生长期和采收期,应该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现就春季平菇管理措施提出下列建议,供种植户参考。

1、温度调控

平菇属变温结实菇类,拉大昼夜温差在10℃以上,能够促进子实体分化,形成菇蕾。平菇子实体生长出来后,中低温型平菇一般温度控制在5~20℃都能正常生长。菇房温度最低不要低于3℃,最高不要超过25℃。其中,以菇房温度控制在8~18℃之间最有利于平菇生长。

根据这个温度要求,适当调节棚上覆盖物的厚度和面积来实现。

2、水分管理

出菇期菇房要保持湿润,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最为适宜,不要低于80%,也不要高于95%。

为保持菇房适宜相对湿度,关键是要向地面多喷水,一天内要喷水2-3次水,干燥天气可多喷。要经常向菇房空间喷雾,喷雾时,不能直接往原基和小菇蕾上,否则容易引起烂菇和发生病害。

在出一、二茬菇后,菌袋内含水量低于50%以下时,要用补水器向袋内补水,或者覆土栽培,增加菌袋内含水量,使其继续出菇。

3、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有两个作用,一是供给氧气,二是调控温度和相对湿度。

菇房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1%时,有利于出菇。低温季节,在中午通风换气;高温时宜在早、晚进行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同时考虑。菇房温度高,或者湿度大时,要多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方法:掀起日光温室前边的塑料布80-100cm宽,打开温室后墙通风孔。

4、光照调控

平菇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保持黑暗环境最好。

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条件,光照强度在200-800勒克司之间,有利于诱导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

出菇期阳光直射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应该避免。

光照一般采取调控日光温室或大棚上面的覆盖物厚薄或覆盖时间的方法来实现。

5、适时采收

平菇从原基到长成子实体需5-7天的时间。当平菇菌盖边缘没有内卷、孢子尚未大量弹射时及时采收。

当前,为了防治新冠病毒侵染,所用采收塑料筐用必洁仕5000倍稀释液擦拭消毒。产品包装和外出运输车辆需要使用上述消毒剂喷雾消毒。

6、采后管理

采菇后应清除菌袋上的菇脚和老菌皮,保持料面湿润,并继续按菌丝培养期的要求进行养菌管理,过10天左右可出现第二茬菇蕾。一个栽培期可采收4-5潮菇,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100%-150%。(京科惠农专家 陈文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