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租车都把滴滴卸载了生意会不会好一点?

大兵9178


滴滴又出事了,司机与乘客双双撞死(死因不明)!!滴滴网约车火拼,用车撞车,给路人带来安全隐患,(给社会带来危害)司机点燃车辆燃气罐,火烧营运管理中心!!(又一次给社会带来危害)滴滴司机给小学生发淫秽图片,滴滴司机强吻,摸胸女学生!!(扰乱社会秩序)滴滴司机与女乘客开房被曝光!(破坏家庭)女大学生乘坐滴滴网约车,司机摸大腿可为女大学生免单!!(不正之风)滴滴网约车司机被滴滴公司所逼,跳桥自杀,(滴滴公司该倒闭)乘客喝酒乘车,被滴滴司机用刀砍伤进公安局!!(给社会带来危害)以上所诉,有截图为证,珍爱生命,卸载滴滴,希望网民为了自己安全!为了家人的平安!伸出援助之手,点评转发!!还老百姓一个和谐社会!!











冷血断情剑


如果出租车都把滴滴卸载了生意会不会好一点?我不太明白,这个问题到底要问什么?

出租车卸自己手机上装的滴滴软件?出租车坚持巡游,拒绝网约派单,坚持走传统路线?如果是这样,估计生意也不会转好。据我多次打车询问,现在很多出租车已经卸载滴滴软件,仅有一小部份在用。但这样依然生意难做,因为现在有车的人多了,自己开车的人也多了,不开车的人也习惯网上叫车了。

如果是大家都卸载了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软件,预计出租车生意依然难有起色。没有平台,仍有黑车,就像顺风车下架后,一夜之间冒出无数顺风车群、滴滴车群,大家都习惯网上叫车或预约叫车了,积习难改。我就加了不少群,手上也有几张黑车的名片、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网络名言,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随着公共服务措施的提升、完善,比如城市间高铁、市内轻轨建设,公交车、乡村绿色车增加等,出租车生意愈发难做,网约车也好不到哪去。

网上截了一张图,以供诸君一笑。



小朱33360529


这个提问有点小问题!

第一,传统的出租车本来就不应该使用滴滴软件,且不说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的交通违法行为,这本身就是在给出租车自掘坟墓,因为这种类似的软件与出租车的初衷背道而驰,缺少了巡游,缺少了对每一个需要用车的乘客的公平,最致命的是让乘客渐渐发现,打车“招手即停”不好使了!

第二,没有打车软件以前,作为一个驾驶员,会开动脑筋,哪里会有乘客,哪里会交通拥堵,哪里会有警察……也就是说,驾驶员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也处于敏捷的状态,这样不仅会有助于安全,同时也会自觉遵守行业内的相关规定,提高服务质量。如果使用了打车软件(有很多驾驶员同时使用多个软件)那么驾驶员关注手机的时间会极大的增加!安全没有了保障、自主思维受到了限制、服务质量下降(因为导航产生的绕道投诉)等等等等,就会出现满大街的空车有人招手就是不停的荒诞现象,增加空驶而浪费能源、过长等待而加重拥堵、利益至上而缺失公德(因为基本上老人、孩子、还有不会使用手机的人就很难打上车)所以,出租车应该禁止使用软件!

第三,出租车作为营运,收益是关键,而据我所知,这个行业有其独特的不确定因素而影响收入,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乘客坐的距离越长或越短更划算。但是,乘客要去哪里没上车之前是不知道的,而打车软件里的目的地都知道,所以我认为,全天候使用软件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会更少,支出会更多!(相信我)

最后,每个行业都会有佼佼者,而佼佼者的一贯作法就是自信和坚持!放心卸载打车软件吧,让自己淡定的回到以前那种状态,这个可能是出租车行业特定的情况,因为任何时候,在客运行业,安全才是根本,而驾驶员整天都处在烦躁的情绪,谈何安全,谈何效益?我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送各位辛勤工作的出租车驾驶员一句话:开出租车只能养家糊口,不可能发家致富!


辉哥47935


我的观点是不会更好,只会更差。至于为什么,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来看:

1.滴滴的网约性质是出租车巡游接客方式的有效补充。我相信所有出租车司机的滴滴平台不会是全天打开的,只会是在偏僻地带、少客时段等情况下打开以提升接单率。所以,出租车接单虽然并不依赖滴滴,但去掉之后确实会影响到低峰时段或少客地带接单率,自然也就影响收入了。

2.网约方式是人类生活方式进步,也是文明进步,不与时俱进只会被淘汰。滴滴几乎成了网约打车的代名词,个别传统出租车司机可能对滴滴们是持对立甚至是仇视情绪的。但是我们要明白,网约打车方式的盛行,不仅是因为价格低,更重要的是主动而且方便快捷。打传统出租车,是乘客等车,而且不知道车什么时候到,或者车上是不是已经有人了,不知道我要等1分钟、10分钟还是半个小时,不确定性太多。但网约车呢?让乘客事先知道车牌、司机姓氏、到达时间、行驶轨迹,乘客享有了上车前的知情权和服务完成后的评价权。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进步和进化,如同人类通讯方式由固定电话到BP机、到手机,手机由2G到3G再到4G的发展进化一般。现在的年轻人,还有谁不用网约方式打车(当然也用传统出租车)?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原有的不会用智能手机人将会越来越少,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网约打车的人口将会是全年龄段的,那时传统出租车你还只靠巡游接单么?所以说,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从业者们,应该要拥抱历史进步,主动跟上发展,而不是期待历史倒退。

3.滴滴不过是网约车行业、共享出行发展的众多企业中较大的一个,目前有很多不足和问题,这也是行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要经历发现并改善的。不顺应历史,不考虑需求,滴滴也会被淘汰,会有更完善的网约车企取而代之,或者有更多的企业并存促进行业更良性发展。比如现在的曹操专车、神州优车、首汽约车以及部分城市上线的美团打车、斑马快跑等,都是网约出行方式的代表,所以说传统出租只有融入到历史进步中去,才会有未来。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回答,其实也是对传统出租未来的一点建议,个人意见,如有不同,欢迎提出批评!





风起堂主人


好不了多少!因为小轿车进入家庭这是社会发展得大趋势,中国目前已经有几千万辆小轿车。在城市中高收入人群中,坐出租车只是人们出行方式的一种补充,再加之这部分人现在健身意识比较强,长途一般开自己的车,短途有急事才坐出租车,没有急事就走路健身。

前几年出租车的消费群体是社会的中高收入者,这几年乘客的消费层次不断变化,逐步转向社会的中底收入者。出租车这一行,整体行业已经走过最兴盛时间,目前如同午后的太阳。

这一行不管有没有网约车地出现或者“滴滴”地出现,都和万事万物地发展规律一样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未来城市出租车的整体发展趋势,就是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大融合。谁看不到这一点必将被社会和行业抛弃!




李海康59656921


不会,肯定是不会!

因为滴滴出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一种乘客出行的习惯。如果卸载了滴滴,只会降低司机的营运成绩,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然并卵”。不要说现在卸载滴滴一点用没有,即便是当初滴滴推广的时候全体出租车司机共同抵制也只是延缓网约车的推广速度,因为谁也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不要试图阻挡时代潮流,出租车司机应该顺潮流而动,在新的形势与政策下找到自己准确的新的角色定位。毕竟,出租车的铁杆用户还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你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好自己的固定客户,以优质服务争取更多的客源,而不是考虑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此外,出租车司机也不要过于悲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审核通过了(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将在七月份正式施行。无疑这是一个各地政府将要着手整顿网约车市场的有力信号。以前车皆可滴滴,人皆可司机的日子快要到头了。这对于传统出租车和广大出行群众无疑都是个利好消息。试想,在毫无规则,毫无秩序的混乱不堪的时代出租车已经“触底”了,等到政府插手整顿后有了秩序和规则,大家都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上竞争,出租车难道不会“反弹”吗?我认为会的,至少会比现在的杂乱无章强的多!

所以,不要无谓的去仇视和诋毁滴滴。出租车应该积极的去顺应和适应它,让它为我们的工作服务。我相信,出租车有它存在的价值。政府和出行群众都不会让它消亡。大浪淘沙之后,它只不过会以另一幅面孔出现在需要它的人群面前。




烟雨江南1573


本来出租车是有机会的,滴滴才开始的时候就组建一个全国性的出租车联盟,开发一个叫车软件,升级车辆和服务水准!可惜了!垄断的钱太好拿了,司机是辛苦的,那些趴在司机身上吸血的就不愿意改革,因为那样他们都要失业了,作为出租车司机,他们开网约车也一样赚钱,但是出租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所谓的后勤保障人员怎么办?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来教训它了,飞信不作为,微信就取代它,出租车不愿意改革,那就网约车帮它进步!


秘密225786059


滴滴作死,没有经过司机的同意扣保险

而且再没出车的情况下也一样扣保真他妈的

单价又低。现在一家独大,他就是王法,他说的算







平平淡淡Rw520


不过最近出来了嘀嗒出行好像是,只有出租车可以注册成为司机,是面向出租车的,而且现在好像推广还有奖励,如果不想跑滴滴了,可以试试这个。


动脑思考


出租车把滴滴卸载了,乘客对滴滴的依赖度会大大降低,扬手招车的习惯随之也会回来,这对出租车的生意肯定是有帮助的。

但是也不能说出租车就可以回到没有滴滴打车软件之前那么好生意,因为滴滴平台已经培养了乘客使用软件叫车的习惯,平台上即使没有出租车,还有比出租车数量多几倍的网约车(大部分还是不合规的)可打。有很大一部分网约车的忠实用户,很难让他们再回去打出租车。

当然,出租车如果把服务质量提高,至少不要比网约车差,有相当一部分重视安全的乘客就会优先选择出租车。

另外,卸载滴滴后,如果有一款面向全国专门服务出租车的叫车软件,取代滴滴给那些习惯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出租车的生意就基本可以恢复到没有打车软件之前生意的百分之七八十。

所以,在没有能够取代滴滴的出租车专用打车软件之前,要不要卸载滴滴并不重要。出租车司机们只要把服务质量提高,坚持不懈地取得乘客的支持和信任,提升自己与网约车的竞争力,弥补出租车的不足之处,相信总有一天,乘客会用脚投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