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和家里的“神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期待孩子开学?

薇霆


在听话的孩子,也会手足无措的时候。在董事的孩子,也会有想要拉过来揍一顿的时候。再好的老师,也不教自己的孩子。幼儿园,学校,承担了替我们教育孩子的责任。现在,网课,特长,写作业,陪玩,讲道理,都集结在家长身上,红脸白脸都得唱。

能够安全的开课,让孩子平安的返回校园是所有家长希望的把!


小圆鱼


现在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赶紧开学,因为家里的“小神兽”每天除了上网课,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就开始在群里呼朋唤友的开始联机游戏,不是玩王者就吃玩吃鸡……再有一个就是吃完了也不去锻炼身体,所以也从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变成了一只圆滚滚的“小肥猪”了。


李柒月


疫情期间,你和家里的神兽是怎么相处的?这句话里面包含了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我是从这三方面展开思考和行动,然后跟家里的神兽进行相处。疫情期间,安全健康是第一位,在这期间,首先在生活中,确保神兽的安全,并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社会大众健康安全,尽量少给社会添乱,让疫情早日结束,回归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取得天时之利。其次,疫情期间我们是居家学习,引导神兽一起布置好居家环境,让神兽在整洁干净有序的居家环境中,获得好心情。还可以在家里bore摆放一些神兽喜欢的一些小玩意玩具等等让让他获得喜悦感,营造地利之利。再次就是跟神兽相处,在尊重倾听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少说话,多观察,多以行动引导,尤其是处以青春期叛逆期的神兽,多听少说,多行动,引导他们或者是引诱他们多干家务,从而取得人和之利。总结一下,与神兽相处,宽容,耐心,平静,赞美尽量多一点。




看了又看IT


每天都会按正常在校时间起床,跟着网课时间走,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放松的时候就出外运动一会,锻炼身体,其实网课有他的好处,能让孩子更自觉学会自己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能培养孩子自立自主能力!当然也希望能回校上课,毕竟人是群体物种,回校能增加与人交流!


娱乐快讯小知道识


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是希望孩子上学的,因为在家学习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是不利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啊,在学校每个学科都由专业的老师讲学,有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家基本是做不到的,家里毕竟不能代替学校这个功能。还有孩子学习也是需要一个环境。需要一个约束力,但在家孩子的随意性太强,约束力太差。另外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陪孩子在家里学习。我是希望孩子早日开学。


牛回头


特别讨厌把孩子叫“神兽”,那称呼者就是“禽兽”。发明这词儿的人本身就很傻&逼,草“你们“妈。什么是个“神兽”?解释一下,你们媒体人不要和社会上这些人瞎学,出来个词就当网络新词去新鲜的用。我断定小编你没有孩子,也不一定结过婚,别瞎学哈,叔奉劝你


春无及


在小区内和小朋友们自由玩耍!

放养式。

都开学就上学。

每个愉快的当下决定孩子的未来

而不是学习成绩决定孩子的未来


用户3531221200288868


家里没有“神兽”所以不需要跟“神兽”打交道。但是,很期盼开学。


令狐青云89088282


疫情期间,我们和神兽们有非常美好的相处过程。

1 仪式感。

不要因为是在家学习,老师看不到,所以可以睡懒觉到大中午。当然,偶尔一两次没关系。每天依旧7点半起床,吃饭,早读,广播体操。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一切照旧,只是学习地点和方式不一样。

2 学习清单,有效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每天睡觉之前罗列出孩子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和作业。做完一项打一个勾。并要求孩子做好时间记录,每天都可以看出哪些做得慢哪些做得快。

3 培养阅读习惯

平常作业量太大,孩子阅读时间被挤压,刚好可以趁着疫情时期让孩子痛快阅读。我家第一个孩子5年级,根据部编语文教材,我们读了萧红《呼兰河传》,还模仿写了一篇作文。看了《俗世奇人》,模仿写了一篇作文。第二单元教四大名著。孩子阅读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睡觉之前听书,现在对四大名著一点也不陌生 而且兴趣盎然。

4 学做家务,锻炼身体。

因为3个孩子都居家学习,我更加忙碌,于是制定家务带薪制度,比如拖地板收入1块钱,做饭2块钱等等,鼓励孩子争做家务。

5家长带头养成好习惯。

这个疫情期间,我自己本身不刷朋友圈,拿起书本,30天读了10本,孩子看在眼里,也纷纷学习,就连3岁的老三都要拿本书装样子呢。




海外老师妈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这个寒假笼罩在

紧张和焦虑的气氛之中。

随着假期的延长,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充裕,

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

度过这较长的亲子假期?

如何做到高质量地陪伴?

如何利用这个假期

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线上“志渔家长学校”来了!

这里有免费开放家庭教育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小班到九年级每学龄段五节专业家长课,帮您了解本学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指导家(园)校互动、引导孩子学会做人、教孩子学会做事、培养孩子交往技能。

想在线听课?

扫码听课

课程表

一、做个智慧父母

二、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三、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四、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五、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疫情来了

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传统春节安定祥和的气氛,不断变化的确诊病例和扩散范围,令每一位中国人感到极度的揪心与不安。作为家长,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父母,这个特殊时期更需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令人手忙脚乱,家长不能自乱阵脚,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1

保持稳定的情绪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和网络上的各种谣言,很多家长都处于焦虑、恐惧、担心中,在家里开始尝试各种防护的“土方”。这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与其焦虑、不安、担心,不如科学对待疫情。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可能不理解这个寒假为什么只能待在家,不能出去玩;爸爸妈妈放寒假前承诺的旅行为何会临时取消,无法兑现……这正是给给孩子做科普的时机,教孩子用科学的方式了解疫情,做好防护。

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陪孩子做作业、玩游戏,家长都要以一种平和愉悦的情绪,静下心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情绪稳定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减少焦虑和担心,更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的滋养。

2

不过度干涉

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的活动范围都只能在家里,家长容易过分地关注孩子,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想着改变孩子。这种没有界限感的陪伴,父母觉得累,孩子也觉得烦。

过度的重视和控制都是一种溺爱,反而会干扰和拖慢孩子成长的进程。高质量的有效陪伴不是做“保姆式父母”,而是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这需要爱和情感的投入。

蒙台梭利有一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除了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在其他时候,父母不应一厢情愿地干涉和控制孩子。

3

父母以身作则

家长可以思考自己是否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去学习和模仿。专注做自己的事,本身就是一种示范效应。

家长在家如何处理家务,做室内运动;如何工作、学习,自我成长;如何做好防护,帮助疫情中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潜移默化的学习与影响。

看到家长的行为,孩子能感受到家长在做这些事背后的情绪与态度。家长的以身作则和勇敢担当,就是 “宅”在家的疫情期间,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利用疫情长假

培养孩子的能力

疫情期间,孩子出不了门,不能跟其他孩子玩,时间长了,自然会烦躁。但家长不要仅仅是如何让孩子在家各种乖,让父母如何省心;而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提高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

这里说的能力可不仅仅是指孩子的学习能力,还包括孩子的情感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并不能完全通过学习来获得,而主要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来获得。长假期间,父母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交流和互动,所以是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的好机会。

1

提高孩子的情感能力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总发脾气很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就是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在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可能都会重视为孩子解释发生了什么,也会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嘱咐孩子要注意什么、该做什么,但往往会忽视跟孩子交流感受。其实,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有人真正关注自己的情感。当孩子在家出现不当行为时,家长不要马上责备孩子或教孩子怎么做,可以先从孩子的情感入手。

比如孩子无聊发呆,家长需要教孩子认识到无聊也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每个人都有。同时,如果孩子认识到他要为自己的情感——包括无聊——负责,而不是总认为需要别人来解决他的无聊,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所以,当孩子说自己无聊的时候,父母可以同情地听,真正地表示理解,但不急于马上给孩子出主意,而是关注地说:“无聊是有些难受呀。”然后搂搂孩子,等待孩子自己表达。

2

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与前面说到的情绪管理能力一样,都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用什么方式培养呢?很多家长会跟孩子讲道理,会督促孩子定计划,但往往发现这些方式都收效甚微。其实,有一个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就是做游戏。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是发展各方面能力最好的方式。

比如告诉孩子:“我们现在的家要变成一艘太空飞船,去很远很远的太空里营救其他人。在到达可以停靠的空间站之前,我们不能出飞船。现在,我任命你为飞船船长,你的责任是负责飞船的安全。要让飞船安全快速地完成任务,你觉得我们要做哪些安排?我们每个人要做什么事?”

现在,冠状病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难题。生活就是教育。我们的生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对孩子真正好的教育,是将各种问题情况作为教育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教孩子理解,以及为孩子留下什么样的记忆。

3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这个悠长的假期,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时间表由孩子自主制订,家长宏观指导,对于幼儿,作息时间表可以由孩子口述计划,时间点上“粗线条”些即可。哪个时间点起床,哪个时间点睡觉,约定好用餐、锻炼身体、做游戏的时间,家长和孩子大体有个规划就可以了。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原来在家也需要作息时间表。

研究表明,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色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需要从小练习。假期孩子的行动相对比较自由,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安排一下生活节奏,学习如何制定和执行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希望这个假期家长和孩子都能平安健康,还能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并为孩子留下一个温暖、积极的长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