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心澎湃”到“销声匿迹”,小米自研CPU能否重出江湖?

我心澎湃

2017年2月28日,小米新品发布会,雷军非常自豪的向大家介绍了小米自研的第一代手机CPU——澎湃S1。

遥想当年,澎湃S1首次问世,小米在整个行业的形象和评价不断上升,当时小米官方给出的宣传口号更是:"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和不可能,想到即将面对的这一切,我心澎湃"。

在当时,不止是米粉们,甚至整个手机行业都在"我心澎湃"。在当时,手机自研芯片是一个很难去攻克的行业,彼时华为的自研芯片也没有成长到麒麟990、麒麟980的水准。一个"未知",是对自研CPU和澎湃处境的最合适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小米芯片进军整个行业的心态,充满了不确定性,永远不知道下一脚踩下去的是平地,还是深渊。

处理器已经有了,放在自家的手机上也是必须要做的,在那场发布会上,首个搭载澎湃S1处理器的手机——小米5C诞生,小米5C的意义远不止是一款中端产品,更是标志着小米成了全球第四家可以自主生产手机和手机芯片的厂商,另外三家,是一家独大的苹果、分庭抗礼的三星和尚在成长中的华为。

付诸东流

澎湃 S1这款处理器采用 8 核心 64 位架构,CPU 最高主频可达 2.2GHz。从性能来说,这款处理器超过了当时中端机中很火爆的骁龙 625(虽然超越不大,但也是超越了)。但是由于澎湃S1采用了 28nm 制程,导致澎湃 S1 的发热和功耗控制都不是很好,毕竟同期的中端芯片已经开始使用 16 或 14nm 工艺。

小米5C的销量和市场反馈就此坠入深渊,随后澎湃S1一直没有发布过任何新机,澎湃S2始终等不来一个明确的消息,是生是死都没人知道。

自此,"心如止水",再也无法澎湃。

芯片行业十亿起步,十年结果。果然,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的"做芯片九死一生",在自己身上灵验了。

出师不利

澎湃S1已死,但小米自研芯片之路并没有停止。

关于澎湃S2处理器,有传言称,澎湃S2多次流片(流片:电路设计完成后尝试生产几十片芯片用作测试使用,测试通过后进入量产阶段)全部失败,样品制作出来后全部无法点亮,无一例外。

雷军说得对,芯片行业十亿起步,十年见效,几次流片后上亿费用就这么打了水漂,比烧钱还要快。

有消息称,小米经历了澎湃系列的失败后,自研处理器的版图已经终止。

曲线救国

虽然自研芯片之路非常渺茫,但小米并没有停止。只是换了一个方向。基于小米提出的 All in AIoT 战略,自研手机芯片业务被降级。

既然核心处理器我们做不出来,那就先做一些简单的容易做的积累点经验,比如外围的蓝牙芯片等。而在研发方式上,小米降级了自行研发的进程,改为投资芯片行业。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从进入2020年开始,小米已经投资了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不乏研发蓝牙耳机芯片和射频芯片的公司。

而在过去几年,小米对WiFi芯片、loT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等的领域的公司进行了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的成果也是今年刚发布的小米10上面使用的充电芯片和无线充电芯片都来自于此前投资的公司,此外小米还表示,采用自家投资的WiFi 6芯片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目前小米发展的两大引擎分别是"手机"和"AloT",这两个产业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芯片供应。小米极大可能会使用索尼的策略,使用其他产业的芯片去练手来完成原始技术积累,最终一步步走向核心芯片。

随着小米体量不断扩大,以及通过小米品牌进军高端和小米强大的生态链所带来的盈利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不会完全放弃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发。

是希望还是失望?

去年年底,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的一个微博爆料,再次点燃了米粉们对于小米自研芯片的期待之火。

手机端澎湃芯有新进展了

中端U,明年上

短短几句话再次点燃了期待,只是不知这次是希望,还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