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中考越来越难?

誉满苍穹


我在北京工作,从2018年中考大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北京中考怎么考?

 语数外必考,物理、生物(化学):二选一或二 \t \t  历史、政治、地理:三选一或二

满分580分。

北京中考参考人数逐年降低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报名参加2018年中考的考生中,京籍考生5.3万人,非京籍考生1.2万人;应届生6.5万人,往届生200余人。这将是近5年来人数最少的一次中考。


人数少了,录取比例高了吗?

2018年北京中考具有中考升学资格的考生人数为:5.6万,其中京籍考生5.3万,2018北京普通高中预计招生人数为:4.8万

(补充说明:非京籍考生不能在京申请普通高中)

2018年中考生考入普通高中的概率为85.7%



参考人数逐年减少,学校逐年增加,在北京上高中不难,上示范高中难不难呢?

看数据

在东城、西城、海淀这样示范校扎堆的区域,师范高中的录取率不低,但向丰台、朝阳、石景山甚至郊区,考示范校竞争压力很大。

此外,北京统招是不允许跨区的。郊区的孩子可以通过名额到校等方式读市区的好高中,大多时候分数要比统招分数高。


一小时老师


一位伟人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啊!任何事情,不会就感觉很难;但你如果钻研透了,积累够了,就一点也不难了?中考也是如此啊!

何为才能不难呢?有句戏剧界的俗语,讲得太妙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即道出了,难而不难的真谛。就拿中考几科目里的,重要一科的语文来说吧,那非有滴水穿石之功,这就在平时,必须多读,多思,多写,多练。教育园苑还有句俗语,叫做平时不学习,考试干着急,一急一头汗,考个大鸡蛋……如此即道出中考时,感觉难的根源呀?

以上首提的多读,即平时多读唐诗宋词明清章回小说,选些古今中外名著读其精华,并都一一写读点评和读后感。思其段章篇,为何好,妙笔好在哪,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读后之思,或边读边思,都很重呀!

所谓多写,即读思过后要留成果,眼看千遍,不及手过一遍。写感受,写心得,舒畅遐想,最后坚持每日一记,把每日见闻,人和事及所见所感,写下来,留有读思看后的结晶轨迹。

最后谈点上述的练,即练基本功,练模仿,比如人和事的记叙、夹叙夹议文体,或议论文体等……如上你平时打下如此坚实的,读思写练基本功,何愁中考他难啊?平时积累的枪炮子弹,全深深贮存在你脑海里,中考时,真是有备而战,战必胜矣!

至于中考时,其它数英政等科目,也是触类旁通,皆要打好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你如以上所述,在平时重视考敌,考场战时藐视考敌,即各种困难,定然战考成功!

预祝天下众多中考学子,今年中考,定然金榜题名!





宏宏老师


为什么会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感觉现在的中考越来越难呢?主要原因如下

①中考的录取名额有限,按照成绩从高到底只录取一半学生,所以每年有一半孩子没有考上高中只能被分留到职高和技校

尤其是当家长看到身边亲朋好友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没有考上高中,更是让家长感到深深的担忧,害怕自己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考不上高中,既然我们知道中考只录取一半学生,那么显而易见家长就要让孩子初一,初二学期平时的成绩保持在中游水平,各科成绩保持在70分以上,最低不能低于60分不要有不及格的科目保持班级排名在20名以前



②择优录取,大家都想上高中,所以竞争激烈

众所周知大学本科学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孩子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在当下各行各业只招聘大学本科生的背景下,作为家长都清楚的知道孩子只有上了高中才有机会考大学,考上大学了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前景,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大型公司企业工作的家长更加希望孩子能够上高中考大学,比如下图中的这位初中生家长所言


同时事实也证明不但作为父母想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接受大学更高的教育,作为孩子
本人也特别想上高中考大学,家长可以让孩子好好看看下图中我与初中生关于上大学的对话,也让自己的孩子也坚定上高中考大学的信心
让孩子明白上高中考大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目前成绩比较低的初中生要赶紧行动奋力追赶,不要执迷不悟

作为一名目前为止成绩差在班里排名中下游25名以及30名以后的初一,初二学生,你要好好想想,既然你也知道录取名额有限,班里其他比你成绩好的同学都在奋力争取,而你现在的学习成绩又很差,如果还不赶紧好好学习的话,那么你想考上高中的希望就会越来越渺茫!因此你要从现在开始悬崖勒马主动学习

以上内容和图片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更多关于中考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家庭教育感悟


根据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是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学校,学生单靠老师上的课本往往是不够的,回家孩子还是要多看课外书,多关注新闻,增加自己对课外知识的积累,考试之所以难,是因为考试的题型不只是上课的内容,有些东西学生都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得很少。刚好验证了一句话;考的全不会,会的全不考


33厚德载物


都是手机惹的祸


用户5344833489056


人类在进步

一代比一代优秀

很多时候总觉得有点经验,

倚老卖老,殊不知孩子们都明白,不说而已

不难的话个个一百分。


圈子2352333652


现在追求和社会融合


小马乡村


现在孩子越来越聪明,头脑灵活,自然考试题会增加难度。


卢沟晓玥


那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吃穿已不愁,缺乏最原始的读书动力


苗彊边城汉子


不要死读书,多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现在的学习都往综合的方面发展了